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博弈论初探
杂志文章正文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博弈论初探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71        返回列表

■刘 超 云南省昆明市乾和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普熙芮 云南勤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摘 要:中小企业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由于中小企业自身条件限制及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其融资难问题已成为阻碍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融资难问题的具体成因,通过简单动态博弈模型进行说明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对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难 博弈模型 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猛。截止2012年底,全国中小企业数量达到5651万家,相比2011年环比增长9.2%,约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8%以上。没有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也不可能取得长足的进步:中小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占全国总量的份 额 较 大;中小企 业大约 提 供了80% -90%的城镇就业机会。近年来的出口总额中,有60% -70%以上是中小企业提供的。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要求大量的资金作为其发展的源动力,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条件以及其所处环境的限制,其资金需求旺盛但所需资金资源及渠道却极其匮乏,造成了如今许多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的定义

中小企业(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

在现实社会中,不同的国家对于“中小企业”的界定不同,甚至不同的行业对于“中小企业”的界定也不尽相同。目前世界各国制定的企业类型标准有两类:一类是定性标准,是以企业的经济特征和控制方式加以定义;另一类是定量标准,即以若干数量指标衡量企业规模的大小。目前全世界80%以上国家采用的是定量标准,我国采用的也是定量标准(篇幅所限,请参考2011年9月2日国家统计局下发的《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标准中不仅包括雇员人数,还包括行业所属类型,年营业额等指标。

二、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及融资现状

1.发展现状: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步伐大大减慢。国内GDP增速放缓及预期降低、人民币升值、国际对于我国产品需求下降以及其他一些贸易保护措施地实行使得国内一些以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面临不小的生存压力,造成一部分企业出现停产、半停产的状况,从而进一步造成中小企业人员失业增多。

除此以外,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的集体哑火增加了我国后续经济的复苏压力:5月宏观经济主要数据陆续公布,投资、出口、消费均低于市场预期;全国社会融资规模为1.19万亿元,环比降幅逾三成之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工业增加值等数据更是创下近期新低。现处的宏观经济状况使得国内中小企业的生存境遇也不容乐观。

2.融资现状: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来讲,融资难以及融资渠道狭窄是阻碍其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其中,融资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自身条件有限--大多数中小企业自身实力不强,产品结构单一,企业内部管理以及账务管理不规范,不科学,信用度较差,融资所能提供担保条件有限,多数不能提供硬性资产抵押,从而造成银行因风险顾虑拒绝直接融资要求。(2)融资成本较高--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综合融资成本高达10%-12%,而大企业通常在8%左右。这就造成了许多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无力承担高昂的融资成本而失去进一步发展的机会。(3)货币政策的不断调整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我国为抑制通货膨胀先后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国家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和控制全年信贷额度使得商业银行放款能力受到限制,从而进一步约束了中小企业获取资金资源。(4)银行自身对于中小企业的歧视也是造成中小企业不能获得资金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使银行更愿意将资金借于那些资质信誉较好,还款风险较低的大型企业,而对于一些有发展的潜力的中小企业则采取“一刀切”的原则拒绝借款,从而使企业失去了发展的机会。(5)缺乏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 --现在银行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大多数是宏观指导性的意见,缺乏相关法规的配套、衔接,使中小企业不能得到公平竟争的机会。加之由于社会总体信用缺乏的原因,银行在维权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加剧了银行“恐贷”心理,从而也造成“企业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的现象。融资渠道狭窄主要表现在以银行为融资主体,缺少融资创新意识,再主渠道不畅通的情况下主要以民间借贷为主,从而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动态博弈分析

1.模型一的动态博弈分析假设前提:

ⅰ.假设中小企业、银行都是理性经济人,能够获得对方的收益函数且自身利益最大化。

ⅱ.假设中小企业、银行都是风险规避者。

ⅲ.假设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数额为D,其申请贷款的成本为CE,需要支付的利息为I,企业成功进行投资所获得的收入为RE.银行贷款D所获得的收入为RB,银行通过吸收存款或其他途径获得M的成本为CB,当企业违约银行维权所花费的成本为A,当追究成功企业所收到的惩罚为B.,银行维权成功的概率为P,不成功的概率为1-P。

2.模型一的动态博弈分析:(见下图)

通过博弈树图我们可以看出:

(1)当企业不申请贷[来自wwW.Lw5u.coM]款时,企业和银行所获得的收益为0.即收益函数为(0,0)。

(2)当银行不同意贷款时,银行获得的收益为0,企业所支付的申请成本为CE,即收益函数为(0,-CE)。

(3)当企业按照约定归还贷款时,则银行所获得的收益为RB-CB,企业所获得收益为RE-C-I,即收益函数为(RB-CB,RE-CE-I)。

(4)当企业没有按照约定归还贷款且银行没有进一步维权时,银行所获得的收益为-(D+CB),企业所获得收益为D+RECE,即收益函数为(-(D+CB),D+RE-CE)。

(5)当企业没有按照约定归还贷款且银行进一步维权时,分为两种情况:①银行维权成功,此时银行的收益为RB-CB-A,企业的收益为RE-CE-I-B,即收益函数为(RB-CB-A,RE-CEI-B)。②银行维权失败,此时银行收益为-(D+CB+A),企业收益为D+RE-CE,即收益函数为(-(D+CB+A),D+RE-CE)。

由银行维权成功的概率为P,不成功的概率为1-P可知,在维权阶段银行的期望收益为P×(RB-CB-A)-(1-P)×(D+CB+A)。由于在现实生活中缺乏保护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且保护银行合法追缴企业所欠贷款的法律法规执行度较差,银行很多情况下虽然获得法律的支持但仍然不能成功追缴企业所欠贷款。基于上述考虑假设银行维权成功的概率很小,趋近于0,则维权阶段银行的期望收益率近似转化为-(D+CB+A)<-(D+CB),则银行选择不维权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

在企业是否还款阶段,企业还款时的收益为RE-CE-I,不还款时的收益为D+RE-CE >RE-CE-I,且理性的企业知道银行会选择放弃维权,则企业的最优策略为不还款。

在银行是否同意贷款阶段,由于银行拒绝贷款的收益为0,理性的银行知道如果银行同意贷款则企业不会还款,那么对于银行最优的策略是拒绝贷款,否则其损失为D+CB。

在企业是否申请贷款这一阶段,理性的企业知道银行会拒绝贷款,那么其最优选择为不贷款,否则其损失为CE。则此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均衡解为(0,0),也即是企业与银行博弈所获得的最大收益。企业因了解贷款申请不到而主动放弃。

3.结论

(1)在现实社会中,银行与企业信息完全对称的情况比较少见,大多数情况下企业了解自身的情况,而银行对于企业是否能按时还款存在不确定性,这就要求银行在与企业的接触中尽量搜集企业经营状况,管理情况以及还款能力等方面的各种资料,做到知彼知己,把对于企业的不确定性降到最低。

(2)通过现有与申请贷款企业类似企业的评级对该贷款申请企业进行评价,从而减少主观评价所带来的潜在风险。(3)银行应重视相似企业贷款追缴案列,通过以往案例结合实际情况预测追缴成功概率,从而为银行早期风险评价以及最优策略选择打下良好的基础。

4.模型二的动态博弈分析假设前提:

ⅰ.假设中小企业、银行都是理性经济人,能够获得对方的收益函数且自身利益最大化。

ⅱ.假设中小企业、银行都是风险规避者。

ⅲ.假设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数额为D,其申请贷款的成本为CE,需要支付的利息为I。企业按约定贷款用途成功进行投资所获得的收入为R1,投资所需成本为C1,企业将贷款投入其他用途成功进行投资所获得的收入为R2,投资所需成本为C2。银行贷款D所获得的收入为RB,银行通过吸收存款或其他途径获得M的成本为CB,企业按约定贷款用途进行投资成功的概率为P1,不成功的概率为1-P1。企业将贷款投入其他用途进行投资成功的概率为P2,不成功的概率为1-P2。假设企业不论投资成功与否都需要还款。

5.模型二的动态博弈分析:

(其中M为(RB-CB,R1-CE-I-C1),N为(RB-CB,-CE-I-C1),J为(RB-CB,R2-CE-I-C2),K为(RB-CB,-CE-I-C2),通过博弈树图我们可以看出:

(1)当企业不申请贷款时,企业和银行所获得的收益为0。即收益函数为(0,0)。

(2)当银行不同意贷款时,银行获得的收益为0,企业的收益为-CE。即收益函数为(0,-CE)。

(3)当企业进行投资时,分为两种情况:①企业按照约定贷款用途进行投资,当成功时银行和企业的收益函数为(RBCB,R1-CE-I-C1),失败时收益函数为(RB-CB,-CE-I-C1)。其期望收益为P1×(R1-CE-I-C1)+(1-P1)×(-CE-I-C1)。②企业把贷款用于其他用途进行投资,成功时银行和企业的收益函数为(RB-CB,R2-CE-I-C2),失败时收益函数为(RB-CB,-CE-IC2)。其期望收益为P2×(R2-CE-I-C2)+(1-P2)×(-CE-I-C2)。

企业是理性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目标。

因此企业会把贷款用于收益更高风险更大的其他用途上,即R2>R1,P1>P2。由于其他用途投资风险更大,可以近似地认为其成功投资的概率P2趋近于0且投资成本也较大,则其期望收益变为(-CE-I-C2)。此时企业按约定用途贷款所获得收益大于其他用途贷款,即P1R1+(C2-C1)>0,则企业会选择按约定用途贷款。

在银行是否同意贷款阶段,理性的银行了解到企业会按照约定用途贷款,此时银行同意贷款获得的收益为RB-CB,大于不同意贷款时的收益。此时银行会选择同意贷款。在企业是否申请贷款阶段,理性的企业在了解到银行同意贷款时申请贷款能够获得收益大于不申请贷款的收益,则企业会选择申请贷款。

6.结论

由模型可看出理性的企业按照约定用途贷款的情况下银行同意借款。但现实中,由于社会信用度降低且银行追缴欠款的难度加大,成功率较低。许多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更倾向于投资收益高的项目,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增大,从而加大了银行拒绝借款的可能性。

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解决对策

1.深化内部改革,提高企业效益及信用度

企业应从深度及广度两方面不断深化和拓展产品结构,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降低生产管理成本,健全内部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财务信息的真实度,提高企业自身的透明程度。在经济活动中坚持诚信交易,诚信借贷,不断提高自身信用水平。

2.融资渠道的拓宽与创新

鉴于高昂的民间融资成本以及银行融资的高门槛,企业应积极拓展更多的融资渠道,在现有的融资渠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中小企业集合融资开创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渠道。

3.发挥政府职能,降低融资成本

政府部门应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拨出更多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并减免税收,同时利用自身的优势搭建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平台,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4.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力度,提高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加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建设,对银行企业贷款形成一套完善的约束机制和平衡机制,使银行能够公平地对待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提高银行追缴欠款的法律法规执行力,能够对信用不良企业采取严厉惩罚措施从而降低银行追缴风险。

5.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预警机制

针对国内外经济走势以及国内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整,能够形成一套中小企业融资预警机制。当环境、政策不利于且不能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时,能够以政府为主导发出融资预警,提醒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程度并提供相应对策及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米厚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博弈论分析及其解决对策.中国商界.2009.12.

[2]王敏燕.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来自WwW.lw5u.com]的博弈论方法研究.商业经济.2010.7.

[3]刘昶伶,陈东升,邹树梁,陈甲华.中小企业融资的博弈论分析.价值工程.2008.10.

[4]梁君.破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研究.改革与开放.2011.7.[5]陈子静.刍议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对外经贸.2012.7.

作者简介:刘超(1983.11-),男,山东省平度市(籍贯),现职称:无,学历:硕士,研究方向:风险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