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兰州发展生态经济对策研究
杂志文章正文
兰州发展生态经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4-07-03        浏览次数:41        返回列表

■燕 彬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摘 要:兰州作为重化工城市,资源的有限性和进行环境保护的艰巨性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发展生态经济势在必行。本文利用生态经济指标分析了兰州目前的生态经济现状,并剖析了其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兰州发展生态经济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指标 对策建议

自然资源资源日益稀缺现已成为世界趋势,未来经济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制约。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缓解资源稀缺性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同时,伴随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矛盾不断凸显。在发展的同时,如何协调好经济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找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点,值得关注与研究。生态经济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经济发展思路。

一、生态经济及其衡量指标

生态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为核心,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经济规律,把区域内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的恢复与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及城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评估生态经济成效,须有一套完善的指标体系。衡量生态经济的指标按划分标准的不同主要分为四类。曹俊文曾对生态经济效益指标设置原则做过研究,但未提出具体的生态经济指标体系。浦月秀在其研究中,对农业生态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做了简单罗列,并未用其对农业生态经济效益做进一步的衡量和探究。目前,应用具体指标对整个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评价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多是采用某一指标对其探究。本文将研究区即兰州作为一个整体,主要采用依据反映生态系统层次所划分而来的指标对兰州生态经济现状做一探究。反映生态状况的指标选取了森林覆盖率、有害物质排放量、生态可持续状况。反映经济状况的指标选取了产业结构、收入这两项指标。

二、兰州生态经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兰州市位于青藏高原东北侧的黄河河谷盆地内,地处中国版图几何中心,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土地[来自wWw.lw5u.com]面积为13085.6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323.2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09.06万人。

1.生态状况

森林覆盖率。依据近几年兰州年鉴,兰州森林覆盖率一直保持在12.21%左右。据2002年的统计数据,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就已达到16%,最近的一次统计为20.36%。可见,兰州的森林覆盖率还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有害物质排放。一方面,可吸入颗粒物未达到国家标准,工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排放量为排放主力,扬尘、煤烟和机动车尾气为城区空气污染主力。依据兰州统计公报(2012),虽然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达到国家标准,但总体而言,兰州空气质量不容乐观。另一方面,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呈上升趋势,工业固体废弃物、医疗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为主要排放来源。再者,水环境方面,城市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量过大,生活和其他污水排放量高于工业废水排放量。

生态可持续状况。根据师晓娟和石慧春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兰州生态可持续状况的研究,兰州生态可持续状况不容乐观。兰州市人均生态足迹从2005年的2.0223hm2上升到2009年的2.1072hm2,增长了4.15%,人均生态容量由2005年的0.5627hm2下降到2009年的0.5240hm2, 下降了6.88%,平均生态足迹约为生态容量的3.8倍。即自2005年起,兰州市人均生态赤字不断增加,人均生态容量小幅下降,人均生态足迹总体而言呈上升趋势。兰州市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超过承载力3.8倍,差距仍在逐年增加。草地退化是导致生态承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

2.经济状况

产业结构可以反映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从产业结构来看,2010年兰州三次产业之比为3.07:48.09:48.84,2011年三次产业之比为2.95:48.27:48.78。经济增长主要靠二三产业拉动,三产占比略有下降。虽然第三产业占比最高,但相较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优势不明显。由于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工业增长速度较于其他年份有所下降,低于10%外,其他年份,工业年增长速度都高于10%,并在2011年达到15.2%的增长速度,创四年来新高。第二产业的高速增长,是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基础。而第二产业对资源的依赖度高,对环境的影响较大;相较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资源的依赖度明显降低,为环境友好型经济。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兰州市201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952.57元,比上年增长13.45%;从2008年到201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676.77元增长到15952.57元,且连续四年都以高于9%的增速平稳高速增长。

3.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水平有一定提高,但兰州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完善与调整慢于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的改善。城市绿化率低,人均占有量不高;工业污染物净化能力低,污水、垃圾处理能力不高;生态可持续状况不容乐观,人均生态赤字不断增加,人均生态容量小幅下降,人均生态足迹总体而言呈上升趋势;产业结构不合理,须进一步调整;人均GDP过低,不能为生态经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兰州发展生态经济的对策建议

发展生态经济,涉及诸多领域。针对兰州市目前生态经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再借鉴其它能源重化工城市生态经济建设举措,对策建议如下:

1.普及生态经济知识,培育生态消费观

虽然生态经济学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引入我国,但生态经济观念并未真正得到普及。在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市场经济中,其需求决定了企业的生产决策。生态消费观的普及,从源头上遏制了企业非生态产品生产动机。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发布公益广告,号召政府与高校合作,普及生态经济知识,使生态消费观真正建立起来。

2.完善排污治理工作,提高废弃物处理率

兰州为河谷城市,对污染物容纳率低,生活和工业污染程度又不断攀升,且种类日益多样化。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治理污染方面的费用支持,引进先进处理技术,提高气态废弃物处理率,增加非气态垃圾的循环利用率,充分利用资源;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行业,减少甚至替代居民燃煤供暖、汽车用油,从源头对其防范。

3.加大相关部门监管力度,制定准入制度

组建兰州各企业污染度、耗能量的数据库,实现对其全面监管。在招商引资方面,应着眼于由此付出的生态代价。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来自wwW.lw5u.cOM]应制定严格的准入制度,对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进行改建。在此基础上界定环境产权,减少企业在环境领域所造成的外部不经济现象,使其主动进行生产工艺改造和加大污染处理力度。

4.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兰州为西部黄河上游城市,地理位置重要,生态环境脆弱,必须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调整现有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转变原有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完善空间和产业布局,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区,将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作为基点大力推进,使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黄玉源,钟晓青.《生态经济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赵桂慎.《生态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3]兰州年鉴编篡委员会.《2011兰州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4]师晓娟,石惠春.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兰州市生态可持续评价[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2,(3).

[5]宋超英,朱院利.基于生态经济学的兰州市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