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让大赛更良性让学生可持续——职业院校财会专业技能大赛的反思
杂志文章正文
让大赛更良性让学生可持续——职业院校财会专业技能大赛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5        返回列表

徐晓云 南京财经学校

摘 要:技能大赛在职业院校间掀起的空前热潮,已覆盖了所有的职校人,作为一名技能大赛的亲历者,在备赛和参赛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感受,每每在热潮退后时产生诸多反思,现就财会专业技能大赛方面作一些冷思考,提出笔者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职业院校 财会专业 技能大赛 反思

一、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发展历程

2008年始,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举办了第一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讲话中指出,定期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从而使得技能大赛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设计和创新,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推进器。其中会计专业技能项目的设置从2011年开始。

江苏省是职业教育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在全国技能大赛上也连年夺冠(也是笔者所在地区),自2007年发轫的江苏省职业教育技能大赛,设置财会专业的项目是从2008年开始,至今有5年多的时间,已越来越受到各职业院校的重视,每年一次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经常态化。

从国赛到省赛的亲历中,笔者强烈感受到,没有哪一项实践活动在职业院校间像技能大赛一样,能够如此深入、持久地影响着职业学校的教育与教学,影响着职业学校的各项工作;能够促使广大教师甘愿投入如此众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潜心地准备、深入地钻研、不计时间地备战;能够吸引学生投入如此众多的精力和热情,去刻苦地学习、夜以继日地训练、积极地参加比赛。

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和被重点观注的热点,我们得充分认识和承认技能大赛的功能价值,但与此同时,也不能不在热潮背后进行一些冷静的观察与反思。毕竟我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历史毕竟尚短,制度也尚未建全,自然也会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二、职业院校财会专业技能大赛的反思

1.技能大赛项目组织制度尚不完善

(1)技能大赛项目设置不能与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尽管大赛也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或行业标准要求增加新内容,但与现实的职业岗位技能不完全对接,存在与企业岗位要求标准脱节的现象,对培养学生岗位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有效作用不强,难以适应市场的就业需求。

(2)技能大赛评价方式不够科学。比赛的命题和评判多是专家或领导一部分人就说了算的事,没有进行具体细致的调研,尤其是对一线的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的调研,也没有探索具体理论依据,再加上评定的过程不公开透明化,让竞赛成绩总是有点像雾里看花。

(3)技能大赛的内容与形式与现有教学体系的冲突。大赛虽说是一种创新,但毕竟也只是一些人另起炉灶做的事,不管是比赛的内容还是形式上与现有教学体系和要求是有冲突的。

2.技能大赛热潮背后强烈的功利性

(1)“精英教育”、“应赛教育”的出现带来教育公平反思。参赛选手的限制和比赛内容的限定让参与技能大赛成为了个别拔尖人才的展示舞台,也就造成了的片面性教育,从而将本是普众教育的职业教育也推上了“精英教育”和“应赛教育”[来自WwW.lw5u.com]之路。

(2)“公关辅助”倾向带来的弄虚作假风气反思。自上至下的金牌指标压力下,各学校想尽办法通过各种关系和手段从命题组那里打探信息和题目,甚而不排除暗箱操作的现象。

(3)重技能、轻理论的教育倾向影响学生后续发展。比赛项目的有限性和比赛观赏性的要求下,学生只训练几项技能和片面性的理论知识。部分职业学校只抓实际操作和技能训练,忽略对此起着支撑作用的理论知识以及关键的人文素养的培养,职业教育又走上了单一的“技能教育”,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职业院校财会专业技能大赛引发问题的对策研究

1.合理构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各项制度

(1)公平公正的竞赛制度。建议大赛应公开赛题和评判标准,财会专业技能大赛中手工账务处理和会计电算化的比赛赛题和评判标准应公开透明化,并且应允许有对成绩产生质疑的选手可查阅成绩,这本是一项正规大赛的基本要求,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学校在专业学习方面的提升,而不是闷在葫芦里摇。同[来自wWw.Lw5u.coM]时应对命题人进行有效的监督,避免泄题,从而让大赛更良性地发展。

(2)合理的奖励制度。大赛对选手的奖励应有度有方向性,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优惠政策上都要合理。财会专业技能竞赛的获奖选手应相应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或者在就业方面给予推荐到需要这种高技能性岗位的单位,而在升学优惠上加以限制,因为技能水平高并不能替代文化基础理论知识的。

2.有效对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关联方

(1)与行业标准无缝衔接。既然是职业院校的技能大赛,那么自然与行业中的岗位技能要求和标准要无缝衔接。学生在走出校门时就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适应岗位要求。这就要求技能大赛设置的比赛内容和比赛的形式要与行业的岗位要求相一致。目前的财会专业技能竞赛比赛内容中会计方面的内容显得片面,而单一个人的比赛形式也与实际工作中的情况不符,应增加会计知识和操作范围,建议增加团体赛,至于其中的翰林提和点秒比赛内容应降低其比重或删减。

(2)与专业教学体系有机融合。职业学校一方面热闹地进行着技能大赛,另一方面又在轰轰烈烈地进行教学改革,这两者间其实应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可以针对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进行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与设置,但学校的专业教学毕竟是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的,也有其系统性和规律性,因而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也应考虑到学生在校的正常教学,现在的财会专业技能大赛中的中职组学生也有电算化项目的比赛,而这在大部分的学校里,三年级的学生是还没有开设的课程,而是在高年级才开设,因而比赛的学生多是学校另加派老师给专门比赛的选手们开小灶的,这必然打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因此,建议中职组取消电算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