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凉山州昭觉县三次产业结构探析
杂志文章正文
凉山州昭觉县三次产业结构探析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41        返回列表

陈建军 西昌学院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科联重点基金课题《凉山彝族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昭觉县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SC10E031)

摘 要:本文通过对凉山州昭觉县三次产业结构的分析,表明昭觉县产业结构仍以农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还较薄弱,提出了昭觉县三次产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三次产业 结构 分析 昭觉县

一、引言

根据产业结构演化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首先提出三次产业的分类,把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三次产业。一般说来,第一产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狩猎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矿业、和煤气、电力、供水等工业部门;第三产业包括商业、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服务业、其他公益事业和其他各项事业。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等进一步研究产业结构演化规律,把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国家统计局字[2003]14号《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对三次产业划分范围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昭觉县是农牧结合的边远山区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昭觉县地处大凉山腹心地带,西距州府西昌100公里,东邻美姑、雷波县,南连金阳、布拖、普格县,北靠越西县。全县总面积2699平方公里,辖47个乡镇,彝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97%以上。

二、昭觉县三次产业分析

1.昭觉县“十一五”期间,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昭觉县2006 - 2010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见表1所示。

由上图表可见:

“十一五”期间,昭觉县国民生产总值增长60.23%。三次产业比例由2006年的51.42:10.66:37.92发展为2010年的36.68:24.04:39.28;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下降了14.74%;第二产业比重增幅较大,增长了13.38%;第三产业比重略有增长,增长了1.36%。

昭觉县农业产业结构比重虽逐步下降,工业产业结构比重逐步上升,服务业产业结构保持增幅不大,但仍存在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目前尚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结构调整过于迟缓,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对动态产业结构的发展需求。具体体现在:第一产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缓慢。2.昭觉县2006 - 2010年乡村从业人员按国民经济行业比重分析

昭觉县乡村从业人员按国民经济行业划分,见表2所示。

由上表可见:昭觉县乡村从业人员按国民经济行业来分,随着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的小幅增长,昭觉县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绝大多数,近年来昭觉县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有所下降,说明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

3.昭觉县2006 - 2011年人均GDP增长幅度分析

昭觉县与凉山州2006 - 2011年人均GDP增长幅度分析,见表3所示。

由上表可见:昭觉县与凉山州人均GDP贡献,均呈上升趋势;昭觉县增长幅度低于全州的发展水平;随着凉山州整体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昭觉县人均GDP增长幅度有所减慢。

4.昭觉县第一产业分析

凉山州与昭觉县2006 - 2011年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与农林牧渔服务业所占第一产业的比重,见表4所示。

由表4可见:昭觉县第一产业构成中,畜牧业产值占据昭觉县农业产值的半壁江山,2011年畜牧业产值达到62.1%,作为省级现代畜牧示范县,畜牧业在昭觉县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

昭觉县2010年占全州总土地面积的4.46%,人口密度为103人/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199平方公里,反映出昭觉县土地资源少,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不足的特点。

三、昭觉县三次产业发展对策

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改造传统农业

昭觉县绝大多数农户以畜牧业和农业为劳动对象,针对现状,需要优化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发展现代农业。

以西奥多·w·舒尔茨(T.W.Schultz)为代表。舒尔茨强调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在农业中引进现代生产要素,传统农业不能提升农业产值,只有现代农业才能带来效益。昭觉县高山、二半山适合种植马铃薯、苦荞麦,按照优势优先发展的原则,以自然生态为基础,实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以名优特新农产品品牌创建为依托,将昭觉县建成全省马铃薯、苦荞麦特色农业创新示范区。

以自然生态为基础,按照优势优先发展的原则,实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以名优特新农产品品牌创建为依托,建成全省特色农业率先发展区、粮食增产战略后备区和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区。

(1)特色种植业。稳定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重点发展马铃薯、苦荞麦产业,加快发展七里坝反季节蔬菜,三棵树(核桃、花椒、白杨树)等产业。

(2)特色畜牧业。以构建现代化畜牧业产业体系为核心,着力发展种养结合的循环经济,加快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优化、加速发展昭觉乌金猪、西门塔尔牛、半细毛羊、龙土阉鸡等优势产业,提高良种覆盖率,完善支撑保障体系,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3)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马铃薯、苦荞麦等农产品加工业,培育环太、必喜、跨克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带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4)通过“基地+协会+农户”等方式,做好农产品市场预测,减轻农产品市场风险带来的影响。

2.发展[来自Www.lw5u.com]二、三产业

结合昭觉县的资源优势,努力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加快制造业、建筑业,加快商品流通与商品流通服务业,稳固提升三次产业的发展。包括:

(1)农产品加工、建材、食品加工、矿冶、水电等重点产业,重点抓好昭觉金鑫水泥厂100万吨水泥生产线技改扩能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2)加快各在建水电站的建设进度。

(3)加大园区建设力度,不断增强园区发展后劲。

(4)在昭觉县尼地乡马古火普山上,建立四川首座山地高原风电场——特口甲谷风能源建设项目(风能、沼气),整个风电场200兆瓦的规划容量,一期动态总投资5.4亿元。

(5)昭觉县具有浓郁的彝族文化资源,可通过彝族服饰节等宣传彝族文化,建立四川省首家高原汽车营地,带动旅游业发展。

3.改善教育卫生条件,提升劳动力素质

(1)要大幅度增加昭觉县基础教育资金投入,强化对贫困人口、民族人口的直接教育投资,扩大人们获取知识、吸收知识、交流知识的能力,提高运用和传播知识与信息的能力,缩小昭觉县的教育发展差距,增强民族地区贫困人[来自www.LW5u.coM]口的发展能力。

(2)全方位关注贫困人口,关注民族生活质量的提高,切实为贫困人口、民族的发展谋福利,财政支出要增加对教育、卫生、计划生育等“软件投资”,重点增加公共服务投资与人力资本投资。推行以解决“生育保健、医疗卫生、生活基础设施”等为主要内容的关怀政策,使民族、贫困人口、社会弱势人群优先受益。

(3)努力提供有效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机会,定期培训农民工,使其掌握一定的就业技能,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大力促进昭觉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4.加快城镇化建设

推进昭觉县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加速县域经济现代化;可以推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加快县域经济产业升级;有利于转移农村人口,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做好昭觉县城镇从规划,推进城镇化建设,完善昭觉县城区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具体包括“四枢纽”、“三高速”、“二重点”。“四枢纽”指与昭觉县近邻的喜德县与越西县、美姑县、金阳县、布拖县的央摩祖乡、庆恒乡、日哈乡、地莫乡乡镇建;“三高速”指规划中的乐(山)攀(枝花)高速、宜(宾)攀(枝花)高速、西(昌)昭(通)高速,省道103庆恒乡、省道208库依乡、日哈乡与格吾乡、省道307哈甘乡乡镇建设,均过昭觉县境内;“两重点”指昭觉县城到西昌市的树坪乡、四开乡、洒拉地坡乡、解放乡、碗厂乡、普诗乡、竹核乡乡镇建设。

5.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扩大招商引资力度

加大对昭觉县交通设施、通信设施、城市基础设施、水利与防洪设施、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硬件投资建设,“筑巢引凤”,切实改善投资环境,推进昭觉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地方企业的良性发展。包括:华能新能源股份公司,好医生药业集团,昭觉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水、电、路、通讯等基础项目引入的企业,食品加工集中区引入西昌环太、西昌芝元、四川跨克等企业。

发展物流产业,是企业第三利润的源泉。加快昭觉县物流新城建设,有利于货物的流通,变“过路经济”为“通道经济”。昭觉县城到西昌市一般在3 - 4个小时左右公路车程,规划中的道路建成后可四十分钟到达。打造昭觉县现代物流新城,可以按照规划先行、现代物流新城选址、招商选资、严把企业入园门槛、政务服务等环节。

6.加快技术创新,推动科技入户

加快推进技术创新。重点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构建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

科技入户工程把科技送到农民家。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实施,不仅形成了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行政推动体系、专家网络体系和技术指导与服务体系,还探索出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机制,促进了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乡政府引导,强化培训,推行彝汉双语技术宣传。成立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和示范项目技术领导小组,采用宣讲、会议、资料、标语等形式,加强宣传,强化培训,组成宣传团深入村、社和田间地头开展科技宣传,成立技术推广小组,建立覆盖乡、村、社、户的技术服务推广体系,定期召开群众大会,更新农民观念,做到了示范区每户种植户都有一个科技明白人。

7.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应加大省级专项资金对规划区的支持力度。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科技专项资金、产业技术研究与技术创新研发资金、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旅游发展资金、环保与治污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民生工程等专项资金优先安排规划区发展项目。包括:

(1)争取国家比照中央财政对产粮大县的奖励政策对马铃薯、苦荞麦生产大县给予支持。加大省级财政贴息资金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支持力度。扶持发展种养业农业保险,对保费予以补贴。

(2)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大信贷支持。全面落实中央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奖补力度,积极扶持地方金融机构健康发展。推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提高金融服务供给能力。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把在当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支持当地发展。争取农业发展银行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中长期信贷支持。

(3)创新融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培育股权投资机构,探索设立和引进股权投资基金。鼓励国内外企业围绕优势特色资源开发,设立各种投资基金。

(4)构建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设立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提升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能力。

8.加大区域合作

昭觉距西昌100公里,汽车是主要交通工具,四小时行程(自驾2.5小时)。2011年,西昌市进入西部百强县前八名。利用西昌市陆上铁路、公路与航空的交通优势,扩大昭觉县与外界交流的通道。配合凉山州“一核、一极、五区、多点”发展战略布局,促进昭觉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