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对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的几点感想
杂志文章正文
对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的几点感想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5        返回列表

范晓晨 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响应中国证监会要求,我公司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经过多次评估测试我们发现一些问题。其中有些问题也是诸多企业都共同存在的。以下我针对资金控制及固定资产两大方面对企业日常管理中容易出现的内控风险及不规范操作进行简单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资金控制 固定资产

一、资金控制

1.国家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明确要求:“出纳人员不得[来自wwW.lw5u.cOm]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而实际工作中不相容职责未分离现象屡见不鲜。由于人手问题,企业经常存在一人担当多角的情况。比如出纳进行收、付类帐务凭证编制及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不相容职责未进行恰当分离可能导致舞弊发生。尤其是出纳做账将使得敏感度很高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出现漏洞。

笔者认为公司应通过增设人员或改变分工的方式解决不相容职责的分离问题。如条件允许,各个公司可以增设财务人员。如条件不允许,则可通过调整分工的方法。如出纳不能接触现金及银行存款账务处理,但是可以接替其他财务人员不涉及货币资金的账务处理,如固定资产,存货等。

财务部编制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凭证均应由财务会计负责。在取得银行对账单之后,每月由财务部会计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勾对未达账项,并查找原因。

2.结账流程没有书面规范及检查机制。缺乏书面的结账流程将导致结账工作没有[来自www.lW5u.Com]具体时间安排,结账时间无法保证。没有具体负责人和复核人的设置,将导致结账流程缺乏有效监控。

因此建议企业应以书面文件形式对结账流程作出规范,由财务部下发正式文件或工作指令,规范各个分公司的财务结账流程,同时编制正式的关账检查清单下发各分公司财务部,由相关执行人员填写。关账清单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关账方法,财务软件的操作规则,每一个关账环节的执行负责人,审核负责人,执行和审核时间点,完成关帐流程出具报表的日期。为做好监督,财务科长每月一次核查,检验执行人员结账时间和签字确认。全部事项完成后由财务部负责人对关账清单进行复核并最终签字确认。

3.未保留书面的现金盘点记录。虽然出纳核对现金日记账并盘点现金库存。但是未登记现金盘点表,也没有留下正式书面证据不利于现金实物管理。建议财务出纳进行现金盘点之后登记现金盘点表,并签字确认;财务会计每月监盘现金盘点也登记现金盘点表,并分别签字确认。

4.票据管理有待完善。通过查阅公司《财务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及《会计岗位责任制度》等相关财务制度,其中未要求出纳定期盘点票据,登记票据盘点表。票据管理制度不完善,会因日常工作缺乏统一的规范指引,导致工作混乱。对应收应付票据缺乏有效的管理,可能导致资产损失。

建议财务部完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中对资金、票据的管理规定,要求出纳严格执行票据盘点:每月核对已领用及作废支票及空白支票的数量,定期盘点汇票,并登记保存票据盘点表,确保票据的安全。并由财务主管会计现场监盘盘点,且在盘点表上签字确认。

二、固定资产流程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对企业运营和财务核算有重大作用。企业通常会对资产的购买审批有比较规范的制度和流程。但是细节不完善会导致管理失效和财务核算的混乱。

1.公司对固定资产入账的及时性没有预防性和检查性控制,有可能导致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通常固定资产的购置和审批是由企业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发起申请经领导审批同意后财务付款。财务人员并不直接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状态。何时入账通常是根据收到发票时间。对于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而又未及时入账的固定资产,会对财务报表的资产分类列报产生影响,同时会导致折旧费用的计算错误。

公司应在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加入保证固定资产及时入账的措施,并要求固定资产采购部门根据运输单,验收单或试运行报告等凭证确定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形成书面报告,交由财务部门,于当月记账。

同时,公司要每季度对新增或新转固的固定资产进行检查,结合运输单、验收单等检查固定资产转固的及时性,如发现转固晚了的固定资产,及时进行账务调整。

2.没有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实物盘点,而仅是定期进行账面盘点。这可能存在账实不符的情况无法及时发现。也无法对资产运行状态,有无丢失或毁损进行有效地监测。企业应每年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盘点,并按季度进行抽盘,制作盘点表和盘点差异汇总表。盘点工作应有生产部人员和财务部人员同时在场进行。如有需要,有技改部专家对固定资产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盘点结果应包括数量,运行状态是否良好,技术指标是否正常等描述。盘点结果应由参与盘点各方签字。如发现数量差异或由于损坏造成的减值迹象,生产部应查明原因,并对上述差异进行汇总汇报,经生产部部长签字后交由财务部进行会计处理。对于有减值迹象的固定资产,应结合外观和技术淘汰问题评估,确认减值损失。使资产账面价值正确体现实际价值。

此外,企业还可以每年出具一份是否有市场因素和技术因素导致出现固定资产减值迹象的报告。

3.公司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属于费用化支出还是属于资本化支出规定不明确。无法正确区分资本化和费用化的支出,将无法对应资本化的支出做出其对产能和使用寿命的分析,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真实。所以建议在进行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时,由技改部对可能增加固定资产产能或使用寿命的支出出具一份固定资产改良报告,报告应列示出,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发生前后的产能和使用寿命数据。报告结果为增加产能或延长使用寿命的,财务部应做改良支出做增资处理。如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未能增加产能或未能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则财务部应做费用处理。

总之,以上问题是企业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虽然我只涉猎了两个具体方面,但却涉及财务,生产,技改等多部门。企业应制定详细合理的制度来规范运作并适时调整。这样相关人员才能在执行过程中有章可循。在保证正常业务运转的情况下,同时对企业内控风险做到细致全面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