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国际货币体系重建的路径选择研究
杂志文章正文
国际货币体系重建的路径选择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8        返回列表

黎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基金项目:本课题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年研究生科技创新资助项目资金资助,本论文为研究成果

摘要: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引发对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反思,如何重建国际货币体系成为众多国家及学者关注的焦点,文章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入手,认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主要有以下缺陷:国际储备体系不稳定、汇率制度安排不合理、全球金融监管不全面,并总结了未来国际货币体系重建的三种可能性:超主权货币、新金本位制以及多元国际货币体系,并分析了各个路径的可能性,最后认为在国际货币体系重组的关键时期,中国应抓住机遇,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 新金本位制 超主权货币

一、引言

国际货币体系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1873 年到1944 年的国际金本位体系,二是1944 年到1973 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三是从1973 年开始到现在的牙买加体系,国际货币体系建立的目的本是维护世界经济发展,协调和监督各个国家经济的运行。但是从过去的金本位制到现在的牙买加体系,都存在着无法克服的问题,从而带来一次次危机。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仍是以美元为主导或者说以美国为主导的货币体系,其缺陷及不利从金融危机中就可以看出来,关键是如何重组,有多大的可能,这是许多经济学者都在研究的问题。

二、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

1.国际储备体系不稳定。美元作为世界性货币,是大多数国家外汇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国通过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给自己的经济带来极大的好处,而其他国家则要蒙受储备资产缩水等一系列损失,2013 年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和日本采取的“安倍经济学”,以期快速恢复经济,给新兴经济体带来较大的冲击,中国也受到较大的冲击,人民币在2013 年汇率连创新高,出口骤减,经济复苏乏力,有学者甚至认为中国现在处于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所以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非常不合理及不公平的。

2.汇率制度安排不合理。牙买加体系的汇率安排是美元、欧元等核心货币自由浮动,其他外围国家根据需要选择钉住其中一种或几种核心货币。由于核心货币的自由浮动,导致汇率制度缺乏一定的稳定性,也给国际贸易带来较大的风险。而且正是由于这种制度,使得美国可以肆无忌惮的超发货币,实行其赤字财政。同时,浮动的汇率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一国的政策效应。

3.全球金融监管缺失。随着各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的逐步实现,使得资本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流动的障碍越来越少,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动规模越来越大。然而伴随着金融全球化与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金融投机猖撅、货币危机和银行信用危机频繁爆发。而各国的监管措施已经无法对高度全球化的资本运作和国际间的信用关系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各国实力的悬殊,IMF 等机构也无法对全球金融监管采取有效措施,使得金融监管只是纸上谈兵。

三、国际货币体系重建的可能路径分析

1.超主权货币。(1)超主权货币构建思路。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是指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学者提出可以构建超主权货币替代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对构建超主权货币的呼声最大。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一文指出,金融危机爆发给全世界带来极大的危害,反映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因为作为一种特殊的复合型储备资产,SDR 具有任何一种主权货币均不具备的优势,不仅可以发展一种新型的储备资产,缓解储备不平衡,而且可以减少汇率波动,提高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2)可行性分析。超主权货币的构想虽然是很好的,但从现实说,很难实现,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美国及其它发达国家不会支持SDR 或其它超主权货币的扩大发行。SDR 的扩大发行,必然会危及美国的霸权地位,撼动其地位及损害其既得利益,美国在IMF 中拥有一票否决权,所以当任何提议对美国的利益造成威胁时,美国就可以对其表示否决,使SDR 或其它货币的发行受阻。

第二,超主权货币要替代美[来自wWw.lW5u.CoM]元成为储备货币,必须要有足够的信用,这样才会在各国普遍使用。但是超主权货币其本身没有内在价值,也没有债券、股票、房地产等作为它的依附载体,而只能以IMF 或世界中央银行的信用及威望作为担保,而IMF 和世界中央银行并没有雄厚的实力及很高的信用保障,所以SDR 很可能成为危急时刻的空头支票。

2.新金本位制。(1)新金本位制思路。有学者认为金融危机爆发解释了信用货币的缺陷,必须实行金本位制,但传统的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代表的旧金本位制是无法克服其缺陷的,需要实行一种新金本位制,代表性思路是:第一,缔结国际公约,建立世界货币组织WMO(可由IMF 改组而成),按金本位方式,发行世界公币。世界各国可自由选择是否加入WMO,成为WMO 的会员国。各会员国依照经济实力向WMO 认缴黄金,WMO 据此作为储备基准,按金本位方式,发行世界公币。第二,国际货币由世界主要经济体发行。世界各国可自主选择实施原有的货币制度,或者实施局部的准金本位制。第三,世界公币和国际货币的发行,受国际公约约束,并接受WMO 监管。WMO 定期对国际货币的发行进行评估和监控,并建立各国之间的收支清算系统,必要时应对国际收支出现困难的国家进行救济。

(2)可行性分析。新金本位制实际上是一种变了形的金本位制,仍带有金本位制的问题,在实际执行中也极具困难,目前来看很难实行:首先,经济利益的博弈背后是政治的较量,美国作为超级大国,是不会允许威胁其利益的存在的;其次,即使建立了新金本位制,由于美国拥有大量的黄金储备,很有可能在向金本位制转化过程中再次确立其霸主地位的;最后,由于黄金分布的不均匀、差距大,黄金储备量少的国家很难融入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中。

3.多元国际货币体系。([来自www.lw5U.com]1)多元国际货币体系构建思路。大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将是多极化的,单一美元本位制或美元- 欧元都无法满足经济全球化以及经济发展区域化联盟的需要,但是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路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内,美元仍然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唯一核心货币;在中长期内,首先欧元等主要货币将更多的发挥国际货币的作用,形成简单多极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之后再逐步建立起区域联盟或者货币区以及国际金融组织机构,最终建立起有层次,有秩序的多极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主要思路是:第一步,调整各国经济结构与政策,改变世界经济失衡的局面;第二步,抑制美元霸权,推进区域货币一体化;第三步,完善国际金融监管与协调机制。

(2)可行性分析。金融危机暴露了以美元为核心的单极化货币体系不符合世界经济、金融发展变化的要求,未来的多元国际货币体系建设是有极大的可能性的:首先,次贷危机充分暴露出了美元霸权的诸多内在缺陷,反映了单一货币体系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这在世界上已基本得到共识。其次,日趋多元化的世界经济结构变化为多元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中国的崛起、各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说明世界经济正朝向多元方向发展,一国独霸已很难实现。再次,多元国际货币体系下,强化的国际协调合作也能替代霸权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且操作性更强。

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多元货币体系仍是以信用为基础的货币,仍带有信用货币的缺陷,缺少稳定其币值的锚,而黄金这个天然的货币,在多元货币体系中又将有怎样的定位,笔者认为黄金未来仍会作为各国重要的储备资产,黄金能否再货币化、以怎样的形式引入进多元国际货币体系,仍亟待商榷。

四、结论

通过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必然要改革的,但是以何种形式、多长时间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多方利益的博弈,但就目前形式来看,多元国际货币体系将是主流,欧洲主权危机的爆发给中国带来了机遇也有众多思考,如何在国际货币体系重建中分一杯羹是我们应重视的问题,笔者认为中国应积极推进人民币的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改革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抓住机遇,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实现由经济大国想经济强国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张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背景、原因、措施及中国的参与[J].国际经济评论,2010(1).114-137

[2]朱珠,李松梁.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缺陷分析及改革方案评述[J].货币理论,2012(2).46-49

[3]沈晗耀,于跃进,崔长峰.新金本位与二元货币体系[J].上海经济,2009(01).13-16

[4]周小川.用“超主权货币”重构国际货币体系[J].前瞻,2009(05)

[5]徐洪才.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缺陷及其改革.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178-186

[6]张云,刘骏民.未来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的可能方案[J].理论参考,2009(10).16-18

作者简介:黎莎,女,(1989.12- ),河南省驻马店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