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试论我国运用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杂志文章正文
试论我国运用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118        返回列表

余仁义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摘要:公允价值在西方国家已经得到较好的发展,我国会计行业引用公允价值时间不长,但公允价值的运用在我国还存在着问题。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公允价值计量为代表的计量属性是会计计量改革的方向,在我国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将成为会计发展的必然。本文关注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运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及会计准则的最新动态,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系统论述,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关键词:公允价值 企业利润 题建议

会计准则全面引入公允价值到底如何影响到那些行业的利益,又使哪些企业把操纵会计信息而获利的动机变为实际行动,以及在应用公允价值时如何防范及控制企业操纵利润为基础。本文采用实证和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等方式收集资料,结合会计学、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财务管理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本文关注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运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及会计准则的最新动态,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系统论述,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一、公允价值运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及案例分析

公允价值计算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几个计算量,一是对公允价值计量之金融资产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二是公允价值计量之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是公允价值计量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四是公允价值计量之债务重组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五公允价值计量之投资性房地产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展示公允价值计算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我们选取了2008 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年报,进行公允价值的计量。

我们根据2008 年沪深1503 家上市公司年报,具体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统计如表1:

分析: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2008 年沪深两市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公司有437 家,这些企业占据了全部上市公司总数的28.94%,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总额为-478.13 亿元,占上市公司净利润的4.68%。总体而言,对上市公司业绩的负面影响并不大,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仍存在较大的潜力,上市公司的业绩虽有起伏,但也在合理范围之内。我们可以看出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运用,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企业财务报表上变化。

在实施新准则之后,我们可以利润表中所设置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来看待它对企业税前利润的影响。具体见下表2:

在上市公司中,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发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公司中,绝对金额最大的是中国银行168.8 亿,中国银行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占据了最大的份额,除此之外其他相对影响最大的是钱江生化约70%,所占比例也较为不小,其他平均约为4.9%。在沪市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公司中,其中发生亏损的公司中绝对金额最大的是63.87 亿,其中相对影响最大的是信雅达约53%,平均约3.6%。

二、公允价值运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虽然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许多方面是匮乏的和不完善的,综合看来,我国市场体制中的要素市场的发展比较落后,许多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充分的市场竞争尚不能完全展开,不正当竞争和恶意竞争的事件多有发生,而从公允价值的发生机制来看,活跃的要素市场是形成公允价值市场的基本条件,而我国还没达到这一要求。目前情况下,我国企业的产权关系较为复杂,极为不清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公平、公正、公认的市场价格很难形成,这样看来公允价值就难在现有市场条件下加以取得。公允价值会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我们可以看作它是一个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技术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很大一部分是基础性技术的不完善。综合看来,造成我国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就要包括以下两个主要个原因:

第一,缺乏一个完善的市场环境,市场不够活跃。市场条件的不成熟导致公允价值运用的基础不稳固,尤其是要素市场没有充分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治国方针,逐渐走向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我们虽然初步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利用市场机制来发展我国经济,但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没有得到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承认,我们还属于初级市场的地位,市场经济出于低层次阶段,虽然我国早已加入世贸组织,进入国家市场,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第二,我国市场环境不完善也是公允价值难以有效运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某些资产在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时,由于受到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其计算数值不能通过活跃市场环境取得公允的数据,通常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一些评估的方法进行计量,这种计算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偏差,反观我国的相关资产评估技术也存在诸多问题,如:起步比较晚,发展比较慢,我国的资产评估机构发展也是参差不齐,打个比方同样的资产,由于评估机构不同,其结果有时候大相径庭,差异很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多有发生比较常见,如此看来这就严重影响到了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也可能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手段,获取不法利益,误导投资者。

2.我国会计行业合理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相关对策

(1)增加公允价值应用层次

按照我国的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从市场活跃程度角度考虑,一般将公允价值计量划分为三个级次,可比市场交易的资产,要素市场不活跃,这种条件下我们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存在一定的估值偏差。我们在重新考虑在特殊市场环境下,比如经济危机时期计量属性的应用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在上述划分的三个级次基础上,我们可以考虑试着增加一个级次,这一层次称之为第四级次,所谓的第四级次是指在特殊市场情况下,如遭遇经济危机,市场泡沫比较大,市场极度不稳定时候,企业可以不按照按前三级次的顺序来确定公允价值,因为虽然此时也存在一定的活跃市场,但是已经不是一个正常交易市场,此时的交易价格已经远不能再真实的反映资产、负债价值的情况,企业可以直接通过第三级次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

(2)提高我国资产评估行业水平

公允价值的确认依赖资产评估,它的的完善离不开资产评估的发展,资产评估对公允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虽然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也存在较多问题,我国的市场秩序不够规范,市场经济法律不够完善,市场环境不够稳定,就资产评估行业而言,起步比较晚,发展比较滞后,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在新会计准则下实施下,我们又比较迫切需要尽快在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在这种高要求条件下,这就要求培养和使用一批能适应市场经济变化和行业发展要求,应变能力较强,法律意识强烈,重要的是要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具有较强职业道德操守、职业素养比较高的专业评估师队伍。这一队伍的建设既能更好地为我国市场经济服务,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发展,缩短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允价值运用上的差距,解决我国在评估市场行业不足的问题,建立比较健全的市场环境,又能提升整个会计行业的社会公信力,改善人们对会计行业的偏见,在未来发展时期内,我国的评估行业的重要程度更加显现。

(3)促进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系统化

在新实施的准则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就有17 个具体准则运用了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运用,一方面说明了其计算对企业利润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存在有些问题,由于公允价值运用但根据其计量与披露的规定和阐述,虽然已有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一些问题,这些阐述比较分散,存在于各项具体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中,缺乏可操作性,而且从整体性上来看,没有系统性和纲领性。因此我国应该大力开展对国外有关公允价值的准则的研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适时推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强的公允价值计量应用框架,这样一来就有一个实质性的整体性的公允价值应用体系。

除此之外,还有加强会计从业者的职业素养,会计从业者的素养包含许多方面,其中就包含法律素养、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等诸多方面,会计的职业素养是会计人员的内在本质,它的从业道德关乎到会计行业的整体形象,对会计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会计从业人员自身素养的提成除了对个体大有裨益之外,对整个会计行业的提升也大有帮助。在公允价值[来自Www.lw5u.com]运用过程中,还应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和模式,吸收外国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如:借鉴FASB 的经验,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推广运用公允价值。

三、结语

通过公允价值的运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的研究,发现公允价值的运用对企业操纵利润留有一定的空间,通过案例分析、图表分析等方法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在我国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将成为会计发展的必然,未来会有一大批资产评估的人才队伍。二是部分企业可能会利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来操作利润,但2006年准则的修改中很多地方增加了限制条件,旨在减少企业操作利润的可能性,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三是为了减少有些企业利人为地用公允价值计量操纵利润的这种不规范行为,在现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当采用多种措施防止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人为调控利润的发生。最后,随着我国对公允价值理论上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市场条件的日益成熟,我们的企业利润会不断增加。

参考文献:

[1]公允价[来自wWw.lW5u.Com]值应用的意义及制约因素分析[J].会计之友,2008·10

[2]汤卫忠.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的探析[J].特区经济,2008,(11)

[3]常勋.公允价值计量研究[J].财会月刊,2004(3):3-4

[4]陈敏.公允价值的本质及其理论缺陷浅探析[J].财会月刊,2006(1)

[5]施颖.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及影响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09)

[6]许云川.解析公允价值的运用对企业的冲击和影响[J].时代经贸,2008(8)

[7]王史.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6)

[8]陈兆芳.公允价值运用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财会月刊(综合),2008(1)作者简介:余仁义,(1992- ),浙江省温州市人,本科生,会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