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大学文化的解构与建构
杂志文章正文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大学文化的解构与建构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8        返回列表

■孙国秀 山东建筑大学

■王志鹏 山东中医药大学

本文系山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3RKB0131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高校是大学文化的传承者、发展者和创新者,担负着培养人的神圣职责,大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按照教育生态学的原理和规律运行。建设高校大学文化,需要对其全面解构,并分析其组成因子,寻找其中的限制因子,以期能够对大学文化进行重新建构,寻找建设大学文化的新途径。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大学文化;解构;建构

大学作为教育的高等学府,担负着培育人的神圣职责,同时担负着传承文化、发展文化和创新文化的职能。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种亚文化,它具有文化的共性,受社会文化的制约,同时又体现出对价值文化的认同。大学文化的建立和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而且有其特定的文化载体和环境条件,按照教育生态学的原理和规律运行。所以,将大学文化放在教育生态学视野下进行全面解构,分析限制其发展的因子,建构新的大学文化形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文化

教育生态学是将教育及其生态环境相联系,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科名称首先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Cremin Lawrence于1976年在《公共教育》(Public Edulcation)一书中提出的。教育生态关注教育环境,而大学文化的形成是受到纵、横两个维度以及时空、人物等大环境影响的。纵向——强调传承性:一所大学的的历史积淀,包涵不同时代的建筑、规章制度、师生言传身教等,都会通过一代代大学人传承下来,而且文化主脉络上会有不同时代的创造,这样一直延续下来。横向——强调关联性:高校的外在环境、师资力量、生源质量、规章制度等都会影响学校的文化建设,并在学校文化发展的长河中留下印记,延续和发展学校的文化。将大学文化置于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全面解构,从而进一步了解分析大学文化发展的限制因子,尝试寻找解决限制因子的途径,促进大学文化的良性发展。

二、大学文化的解构

文化本身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一个解释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它和一定区域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传统习俗、行为方式、思考习惯、价值观念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文化”一词的内涵与外延,我们认为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文化载体,通过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简言之,大学文化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如下图)。

物质层面主要是教学科研所用的物质设施和物理环境。这其中,物理环境包括校园环境、宿舍环境、上课环境等。这些都可以看做物质文化因子,是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元素。制度层面主要是学校各种规范性、系统性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在规范和约束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种规范使得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而这种规范的作用,如同在制作盆景过程中使用的剪刀、铁丝,把一些不适合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不良习惯修剪掉,用铁丝让其超规定的方向发展,按照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各具特色的人才。精神层面是学校成员共同追求的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情感、心理状态、思维习惯以及人际关系等在内的东西,这一层面的文化是形而上的,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简单按照内容来分,可以分为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层面,其中内层和中间层的制度和精神都是属于形而上,处于外层的物质文化是属于形而下的。

三、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限制因子

解构大学文化是为了更好的寻找大学文化建设的途径。按照大学文化的构成因素,在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寻找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限制因子,以期达到重新建构大学文化的目的。

1.物质层面的限制因子。教育生态学中的“耐度定律与最适度原则”要求教育的发展要在一定范围之内,不可盲目扩大规模,要符合教育的耐度定律,教育生态的个体、群体、生态系统在自身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上、下限幅度之内,教育生态的主体都能够很好的发展,否则将走向反面。

目前存在的限制因子主要有:(1)教室资源紧张:大学扩招幅度较大,造成教室资源紧张,大部分学校学生没有固定的教室,班级概念淡化,班级在形成“花盆”过程中作用减弱,从而导致班级的“花盆效应”减弱。相反,以宿舍为单位的“花盆”数量增多,导致“宿舍花盆效应”扩大,宿舍小环境功能显著。

(2)娱乐和活动场地有限:由于学生数量激增,学校娱乐场地和活动场地不能及时配套发展,学生把活动时间和场地更多地花在虚拟空间,大学生沉迷网络现象严重,形成独特的大学网络文化。

(3)教学设备资源紧张:学生数量增加,还会对实验教学构成压力,学生的课程安排在晚上或者周末,增大了教师的工作量。而这种周末或者晚上上课(实验),容易挫伤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积极性,形成一种特有的“周末课堂”环境,成为大学文化发展的限制因子。

2.制度层面的限制因子。大学每年都会有教育生态结构的变化,这就是教育生态群体的迁入和迁出。高校每年都会有生态结构的变化,都会有能量流的正常波动。其中每年毕业生离校、新生入校、师资队伍的变化(老教师退休、新教师的加入)、甚至教育经费的变动都属于能量流的正常变动,这种变动会对大学文化的形成产生影响,特别是大学文化的主体,即教师和学生变化,对大学文化影响巨大。这种能量流的变化要维持在一个正常波动幅度之内,保持正常的迁入和迁出,就要靠制度的制约。制度就是要保证这种正常的能量流入流出不因能量流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保持大学文化的稳定性和传承性。所以,大学文化中制度文化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存在的限制因子主要有:(1)制度与社会脱轨:教育的发展也必须和社会同步,甚至应该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但是现在往往存在教育发展落后于社会发展的现象,这是不正常的。教育具有社会性,制度的制定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同时,教育制度要保证生态群体的迁入和迁出在正常的波动范围之内。

(2)制度传承性欠缺:制度是要保证教育按照既有的教育规律发展,使教育生态个体的身心获得健康发展。大学制度要保证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稳定性和传承性,稳定性是保证传承性的重要因素,传承才能继续稳定大学文化的发展,大学文化最好的传承性是无意识和自发的。

3.精神层面的限制因子。在微观生态环境中,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最重要的体现。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不仅仅注重学校规模、资金投入等硬实力,同时也要加强在悠久历史、办学理念、广为流传的校训和校风以及在师生中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等软实力的培育。还要注意挖掘和发现大学中的英雄式人物,他们对大学生的世界观、核心价值观、道德观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目前存在的限制因子主要有:(1)办学理念不明确:有许多学校经过合并、重组,办学规模扩大,但是由几所不同办学理念的学校整合在一起,没有很好的提炼出新校的办学理念,追求学科的大而全,而忽略了自身办学特色。另外,校训等不能很好反映大学文化的精髓,其中提炼的成分少,引导的成分要多。

(2)英雄式人物欠缺:大学阶段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刻,大学中的英雄式人物,如著名教授、大学校长(书记)、著名校友等,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起到精神引领的作用。

四、大学文化的建构

教育生态学要将教育放在生态学的视野下,用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观察教育与教学。大学文化建构中既要注意社会环境,也要注意校园生态环境,包括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同时也要关注每个独立个体的生态环境,包括他们的家庭教育环境等。

1.社会环境与大学文化的建构。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校园这个小环境必然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的办学方向不仅仅要适应社会,更应该有超前意识,而不是为社会环境所左右。另外,高校培养的学生必须为社会所接纳,能够与社会接轨,这就要求在大学文化建构过程中必须关注社会环境,将学校放在社会大环境中,不是关起门来搞教育,要注意教育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2.校园环境与大学文化的建构。校园环境是相对封闭的环境,大学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校园环境中,包括了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针对这三个层面存在的限制因子,关注到校园中能量流的正常迁入和迁出,以及这些能量流的迁入迁出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正常波动和震荡。

首先,学校的硬件建设要与学校发展相吻合。学校的硬件发展要跟上学校的发展速度,要跟上学生的增长速度。这些硬件设施包括教室数量、实验设备数量、活动场所数量等。与学生数量相配套的硬件设备是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重要保障。高校在关注学校硬件建设,保证正常教育教学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将思想和文化教育寓于硬件建设中,不仅注重环境幽美,还有注重历史底蕴和人文涵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除了正规的课程以外,学生置身于其中的[来自wwW.lw5u.com]环境也是一种教育要素和反教育要素。一个肮脏的环境培育不出环保意识和美学意识……”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学校的总体设计布局是 “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校在林中,楼在绿中”。在这样总体设计理念中,引进人文景观,增加大学的人文底蕴。比如“请”诸子百家、学术先贤塑像进校园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来自www.LW5u.coM]说话”,雕塑虽然是无声的,但是传达的却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是校园文化大乐章上的不可或缺的音符。

同时,各个高校还要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彰显出来,培育各具特色的不同类型的人才。还是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该高校是一所以工科为主,以土木建筑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为了发挥建筑学科特色,建设了以老别墅、雪山书苑、凤凰公馆、海草房等为代表的建筑文化景观带和以地契、地图、古代建筑、火车文化等为主题的建筑博物馆,并在特定时间向广大学生开放,让大学生在举步浏览中欣赏大学风景,接受特色大学文化熏陶。

其次,制度的制定要有传承性,大学文化才能够一脉相承。大学制度是使大学文化能够生生不息,绵延传承的重要保障。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建构,离不开制度的相对稳定性。如果“朝令夕改”,则制度缺少了传承性,文化会因为制度的不稳定而变化发展,轨迹变得复杂。大学的制度一般是经过学校师生的共同选择、共同遵守的一种规范和精神,一旦为师生所接受,就会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行动准则,规范着师生的行为,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比如,一所大学的培养目标、教育教学制度、校规校纪等,它具有强烈的、鲜明的规范性和组织性。久而久之,这些制度会形成一种制度文化,渗透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价值观,并能够在师生中代代相传,也就形成了大学文化的一部分。

再次,精神层面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大学文化的核心就在于大学精神,这种精神的力量是巨大,它有时候决定着大学的发展方向,决定着所有大学人的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而精神层面的文化包括了价值观,大学的校训、校风、办学理念等。也会受英雄式人物的性格的影响,如著名的校长(书记)、教授、校友等。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该校的校训是“厚德博学 筑基建业”,“厚德”,犹言大德,高尚的道德。语出《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唐·孔颖达疏:“君子用此地之厚德容载万物。”“博学”意为拥有广博的知识;“筑基建业”取自建筑工程施工中只有打好基础,建筑物才能稳定坚固的因果关系,借喻人才培养也要打好基础,注重人文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锻炼,才有利于学生走向社会后建功立业。“厚德博学”就是“筑基”,有了“厚德博学”,才能“建业”。此条校训是对该校大学生的为学、为人、立世、创业的鞭策和激励。这条校训具有强烈的学校文化特色,既彰显了建筑的特点,又表达了学校的育人目标。

另外,大学文化还会受到一些英雄式人物的影响,这在教育生态学中群体动力和群体之间的关系表现比较突出。其中群体动力现象反映的关系之一,就是社群领袖(Social GroupLeader),教育社群中的领袖以智力和能力素质为主,他们往往有见识,善于判断,是群体的核心。在高校中,这样的英雄式人物主要是校长(书记)或者是威望比较高的教授,他们对高校学生群体、教师群体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这种教育因子在高校大学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我们在谈到北大精神的时候,往往会联想到五四运动,会联想到掀起五四运动狂潮的领袖人物陈独秀、胡适之、李大钊等人物,他们与北大精神的形成有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3.家庭环境与大学文化的建构。大学文化建设的每一个主体,包括教师、学生都是大学生态环境中的“生态位”,这些生态位都有自己成长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中,学生作为大学文化建设中数量最大的生态位,其家庭环境对其影响巨大,是学生早期教育的重要“苗圃”。家庭环境奠定了进入大学校园的主体生态位的性格、嗜好、价值取向等。所以大学文化建设应该充分重视家庭环境的研究,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注重个体早期的发育与发展特点,将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纳入到大学文化建设中来,纳入到教育生态学视野下,注重大学生的家庭环境,这也会为大学文化建设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总之,由于大学的特殊使命和特殊职能,大学文化在引领大学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正确解构大学文化的组成因子,寻找其限制因子,弥补“短板”,寻找比较适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花盆”环境,并使其发挥最佳效能,让每一盆祖国之花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健康茁壮成长。

注 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商务印书馆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巴黎高等教育会议文件,1998

参考文献:

[1]吴鼎福,诸文薇.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3)

[2]李莉,彭世文.文化模型与大学文化建设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

[3]秦小云,贺祖斌.论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2).

[4]储国定.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构筑大学育人生态环境[J].宿州学院学报[J].2010(2)

[5]王凤产.试探教育生态规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7)

[6]王长乐.大学文化简论[J].天中学刊. 2000(12)

[7]梁保国,乐禄祉.教育的生态文化透视[J].高等教育研究. 1997(5)

[8]林红梅.论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文化建构[J].文化论苑.2006(10)

[9]李外流,贺小华.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大学文化建设研究——以赣南师范学院加强精气神文化建设为例[J].党史文苑2009(05)

[10]郝晓玲.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反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

[11]贺旭辉.论21世纪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J].湖北社会科学,2004(12)

作者简介:孙国秀(1979- ),女,硕士研究生,山东建筑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王志鹏(1979- ),男,硕士研究生,山东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