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简述企业固定资产使用中的支出与固定资产处置
杂志文章正文
简述企业固定资产使用中的支出与固定资产处置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0        返回列表

■杨 华 黑龙江省宝泉岭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

摘 要:这篇文章是以会计准则为基础,通过对企业固定资产的支出以及固定资产的后续处理办法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一些可行性较强的意见,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处理应该资本化还是费用化进行讨论,对其中出现的一些会计问题进行探索,找出相关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使用;支出;固定资产处置;会计核算;筹划

在会计概念中,对企业固定资产的具体定义是:一种使用时间超过一个年度的有形资产。它的用途主要是在生产商品的活动中为其提供出租、经营管理等支出。而固定资产后续的支出则是指的在修理上和改造方面的费用。

一、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

企业固定资产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是极为重要的会计科目,它所存在的目的是维持企业正常的运营支出,所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优化固定资产项目机构,对固定资产支出项目进行重整是一项很有必要的会计工作,特别是在对固定资产的修理和改造活动中要进行重新的会计处理,才能够使固定资产科目保持正常的会计运作,保障企业的正常会计运行。下面就对在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的改革中需要列为重点改革的修理费用和更新改造支出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分析。

1.更新改造。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可以从对固定资产的技术改造和自我更新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用新的固定资产取缔到期或者报废的原有固定资产是固定资产自我更新的主要内容;而在原来老旧的技术设备上植入高科技元素或者新的功能,能够使现有设备得到重新利用,使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出现新的特征,如产品的质量有所提高、资源消耗和成本费用相对减少、功能更加丰富多样、性能更为强大等等,而进行的加工和改造。但是从通常对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状况看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采用更新改造的方式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是必然的趋势,在不浪费原有资产的情况下,降低了引起新设备所产生的费用,将这部分费用投入到对原有设备的改造上,既可以使原有的设备得到有效的利用,又可以使成本支出大大减少。在提高设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修理支出。除了能够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以外,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修理也是在固定资产的使用中所常见的问题。固定资产的修理可以按照修理的规模来进行划分,即可以分为大规模修理和小规模修理两种。大规模修理所呈现出来的特点是:设备老旧程度更高,需要修理的范围较股广,且需要支付的修理费用也相对较多,但是它也有着相对的优点,即修理的次数相对较少,修理的间隔时间则要长一些。小规模的修理主要就是指的日常的维修,其维修设备相对于大规模维修的设配来讲先进性相对较强,通常只需要更换零部件或者进行定期的维护检查,使其能够一直保持正常的运作等。

二、企业固定资产支出的会计处置

在刚出台不久的新会计准则中有明确表示,在对固定资产的后续处理中,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在固定资产的成本确认中,符合确认条件的要计入成本中,还要把被替换掉的固定资产扣除掉,不符合确认条件的则计入当期损益。

就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问题,对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改造费用和日常维护费用的会计记账方式进行探讨,给出正确处理这一模块中固定资产支出的处理方式。

1.更新改造。在企业固定资产核算项目中,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的部分,即关于使产品的质量提高、品种更新丰富、功能更为齐全的方向改造的设备,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先确认其价值,以资本化的形式进行会计处理。

在企业固定资产能够进行资本化的会计处理时,企业一般应将该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停止计提折旧。发生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2.大规模修理。在进行定期检查的过程中,企业固定资产也很有可能发生大规模的修理费用,有具体的数据以及证据表明该项固定资产确实符合计入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之中,不符合的应当以费用化的形式来进行处理,并计入损益内科目。

通常情况下,大修理的支出会和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结合在一起进行处理,而这样的修理方式,会无形之中降低了资产折旧和能耗,以及使生产成本也会有所下降、性能得到提高、产量增加,从而使企业的整体效率也得到提升,增加了经济效益,这也是符合固定资产的相关确认条件的。在这种会计业务的处理中,这种大修理费用支出通常应该以费用化的方式进行处理,当然这里要除开符合国家相关确认条件的情况。

3.小规模修理。企业固定资产日常[来自Www.lw5U.com]修理不会增加资产的经济利益,也不会提高资产的效率,其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费用。

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投入使用之后,由于固定资产磨损、各组成部分耐用程度不同,可能导致固定资产的局部损坏,为了维护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企业将对固定资产进行必要的维护。

三、企业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会计与税法差异分析处理

1.差异。根据某法指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发生[来自wwW.lw5u.cOM]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第一,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第二,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第三,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第四,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

2.税务处理与税收筹划。企业在发生相关后续支出时,可以利用50%这个临界点,进行纳税筹划。注意后续支出不要超过固定资产原值的50%,尽量使后续支出计入当期损益在税前扣除,后续支出确实超过固定资产原值的50%,则可考虑分年或分期实施的方案,这样应能取得比较明显的税收筹划效果。

四、结束语

企业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判断资本化与费用化的标准与原企业准则明晰的标准已不一致,给了会计人员更多的职业判断的机会,显示了更注重实质与原则的会计理念。我们在实务中,要掌握新准则的要点,根据实质性原则进行判断。

参考文献:

[1]董素云.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发展对策探讨[J].价值工程,2010,19:45-46.

[2]赵兴明.高校国有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