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探索与实践
杂志文章正文
“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161        返回列表

王博群龙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分行

摘要:融资这一难题虽然在一些非农业的中小企业中得到了改善,但是就农业企业而言,融资仍然面对着一个比较困难的局面。本文从农业融资这个角度出发,从多方面深入的分析了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并根据实例谈了笔者的看法。

[来自www.lW5U.com] 关键词:农业;供应链;探索;实践

一、引言

近些年来,为了改善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政府融资机构以及银行放宽了融资条件,改善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但是,与非农业供应链相比,我国的农业供应链在生产运营方面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为了完善农业供应链的结构和营运模式,增加农业长期融资以及短期借贷的可能性,当务之急就是对农业供应链模式的全面探索活动的开展。

二、农业供应链结构与融资需求

1.农业供应链基本概念。供应链分为涉农供应链和工业连接型供应链。对于供应链的分类,有比较统一的划分依据———源物质有无属性。之所以以这个依据对[来自wWw.lw5u.com]供应链进行划分,是因为它对于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活动起到了相当大的影响。与供应链具有清晰的概念与分类相比,农业供应链的概念却是相当模糊的,至今仍没有一个确切的理论给予相应的概念支持。在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中,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农业供应链是由多个有关的供应链组成的:涉农供应链、农产品供应链及农业物流网络等等。正是由于农业供应链所具有的一体化特点,使得它的内容包含了从农产品的产前准备到加工再到消费的全过程。

2.农业供应链的运作特点。第一,研究生产供应链,必不可少的研究项目就是它的生产对象。对于农业而言,由于它的生产对象具有鲜活性以及时效性的特点,使得整个供应链分布较为分散、生产季节以及生产周期无规律。

第二,由于农业是一项“靠天吃饭”的行业,所以当外部环境发生重大的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的时候,农业供应链的抵抗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的欠缺,非常容易导致供应链运行的不稳定。

第三,大部分农产品的消费时间都具有一个比较长的周期,但是与长消费周期形成对比关系的是极短的农产品的生产周期,这就大大增加了存货的数量,使得供应链不能以健康的循环姿态运行下去。

3.农业供应链的融资需求。农业领域的企业与非农业领域的中小企业在金融层面有着较大的区别:农业金融生产周期短、消费周期长;容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生产存在较大的风险。在这些差别的基础上,农业供应链的融资需求必须在借贷条件、时间以及偿还方式等多个方面给予适当的改变。

三、农业供应链金融设计

1.供应链金融的应用条件。对于供应链金融而言,一个完整的、合理的供应链结构必须要由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以及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模式这两个方面构成,在供应链金融中,这两方面是互为整体、缺一不可的。在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还比较低,大部分地区还保持着落后的传统农业,这使得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无法上升、行业分布较为分散、对于内部物流的依赖性过高,几乎不能达到供应链金融对于应用条件的要求。

鉴于我国传统农业所面临的劣势以及不足,农传统农业向农业产业化方向转变是必然的。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阶段,农业产业化都发挥着它巨大的作用,除了把各个阶段进行有机的链接之外,从生产到销售的产品形态的合理转化也是它独有的特点。农业产业化的特点使得相关的行业在整个农业供应链中得到了发展,这也使得供应链金融所需要的应用条件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满足。

2.供应链金融的设计原理。第一,对于大多数银行来说,它们对于企业信用度的认知主要是来自该企业所处供应链的竞争力度以及经营的实际情况的。而对于整个供应链来说,它的强弱完全要靠核心企业去带动,所以供应链核心企业是银行搜集有效信息的主要路径。

第二,银行在与某些企业进行信贷合作的时候,要综合性的考虑借款人的自偿性还款能力,正视对方的信用等级和债权等级。

第三,银行的借贷工作不能只针对借款人或者担保企业,要把二者视为一个信用整体。换句话说,就是当借款人出现无法偿还结款现象的时候,担保企业应当承担相应的代还款义务。

第四,针对农业供应链金融经常出现的信息公开度过低等现象,银行实施金融改革,创造性的拖出了以“线上化”为技术特点的电子商业汇票业务。这项业务的出现,使得供应链所包含的各个对象都能获取实时的、透明的交易信息。

四、实践案例分析

龙江银行—我国被银监会评价为“第一家按照农业供应链来整体统筹谋划机构发展和农村金融服务”的银行来自黑龙江省。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传统农业向产业化农业靠拢”的号召,龙江银行经过多方面的学习和调查,建立了符合“三农”特点的供应链金融模式。该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建立至今,大量的帮助了农民企业以及农户,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龙江银行的融资对象中,不乏向某米业这样的核心企业。作为大米产业的核心和领袖,该米业在粮食种植、生产、加工再到出售的各个环节都拥有着较强的自主竞争力,并取得了政府以及社会的多方面认证。龙江银行以该米业为信用基础,不仅建立了供应链模式,同时获得了出乎意料的金融效应。通过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建立,龙江银行及该米业双双获利,一举两得。

通过这个实践案例表明,银行已经逐渐摒弃了原有的以企业运行状况以及财务状况为主借贷考核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供应链运营状况为主的整体考核;而在整个供应链中,核心企业又作为供应链的顶端,首先被银行去评价和考核;这使得除了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之外,供应链以及核心企业的信用度决定着整个行业的借贷可能性。

五、小结

农业产业化有效解决了银行与农户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避免客户选择的盲目性,降低贷款的违约风险。但农业供应链金融可有效弥补传统融资模式的不足,将成为现代农业金融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参考文献:

[1]刘凤鑫.农业中小企业管理方法的比较与选择[J].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11(11):34-36.

[2]屈中标.农业企业的经济与发展的辩证关系[J].财会通讯.2012(10):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