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引进龙头企业发展高效节水推动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
杂志文章正文
引进龙头企业发展高效节水推动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8        返回列表

马娟同心县水利局

摘要:本人就同心县引进龙头企业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推动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粗浅认识。

关键词:企业参与;高效节水;县域;农业产业化

一、高效节水灌溉成功经验

截止2014 年,同心县有效灌溉面积为71.65 万亩,其中扬黄灌区灌溉面积48.5 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为23.15 万亩。扬黄灌区均为渠道灌溉,高效节水灌溉区均在旱作区开发(水源仍为扬黄水)。我县现状年农业用水量为1.9 亿m3,渠灌灌溉有效水利用系数为0.63,高效节水灌溉有效水利用系数达到0.85 以上。

同心县下马关以色列合作项目灌溉技术示范项目区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的中心位置,通过引进以色列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设备与管理经验,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发展地方特色高效节水补灌农业。为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有效带动经济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使下马关镇节水灌溉项目区尽快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建设目标。我县通过以企业投资为主体,以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为补充[来自WwW.lw5u.com],成功引进了中石化宁夏易捷庄园枸杞科技有限公司在下马关镇节水灌溉项目区建设标准化枸杞出口生产基地2万亩。项目实施后,一是大幅度提高该地区森林覆盖率,有效改善当地生产和生活环境,具有十分显著的生态效益。二是项目建成后前五年累计生产鲜果4460 万公斤,企业实现利润2222 万元,同时,发展2 万亩枸杞,年需雇佣劳力4 万人,每年仅枸杞采摘一项就可使农民获得现金收入达7000万元,人均增收2000 元以上,使农村劳动力尽快转化为产业工人,长期解决了移民在家门口打工问题,给当地移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切实能增加移民收入。三是项目的建设不但充分发挥了土地资源优势,通过引进企业发展枸杞产业,对推进当地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高效节水灌溉规划

鉴于下马关节水灌溉项目的成功实施,同心县以推进农业节水、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现有灌溉面积节水改造和高效利用地表水为主,根据本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水土资源状况、农业生产经营情况、水利工程现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生态保护需求及高效节水灌溉发展需要等实际情况,严格依据水资源承载能力,以供定需、量水而行,突出重点区域,合理确定未来5 年高效节水灌溉总体发展目标、布局、模式和建设任务,编制高效节水灌溉实施方案,大规模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作。2013 年-2017 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依托黄河扬水工程,以在扬黄灌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为主,拟在同心县境内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48 万亩,分5 年实施。

三、示范区实施方案

2014 年,以同心县丁塘镇新华村为示范区,在扬黄灌区发展微灌工程。1.社会经济状况。项目区涉及丁塘镇新华村1 个行政村和吴家河湾1 个自然村465 户2486 人,人均纯收入达到6180 元。

新华村创新“支部+ 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发展模式,按照“集中养殖,规模发展,示范带动,整村推进”的发展思路,结合五统一分的要求,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经果经济,建成了同心县新华村富民肉牛养殖园区,成立了新华雨露水果专业合作社,已与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书。

2.农业生产状况。项目区总土地面积7720 亩,其中:水浇地灌溉面积5600 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2.5%。2013 年小麦种植面积350 亩,占6.25%,玉米种植面积为3750 亩,占66.96%,苹果1500 亩,占26.79%,目前种植业为粮、经、饲、菜四元结构,种植比例调整为34:50:10:6。

3.水资源平衡情况。(1)需水量预测。项目种植作物以苹果为主,考虑到苹果幼龄期还不能发挥效益,为减少土地资源闲置和保障合作社的效益,苹果幼龄期间作矮生作物。该种植模式下,枣树的株行距为3×5m,亩均定植果树44 棵。矮生(豆类)作物进行条播。项目区发展苹果树间作豆类灌溉面积5600 亩。根据种植结构规划苹果树亩均定植44 株。根据灌溉制度,确定苹果树(幼龄期)灌水定额为4.0m3/ 亩(单棵灌水定额90.9L/ 棵),苹果树(盛果期) 灌水定额为14m3/ 亩(单棵灌水定额318L/ 棵),豆类灌水定额为13.5m3/ 亩。由于项目区间作的豆类只种植3 年,前3 年果树处于幼龄期,两者进行错时灌溉,果树灌水定额比豆类灌水定额大,故计算管径时只考虑苹果树盛果期的用水量,项目区苹果树盛果期单次最大灌溉需水量:5600亩×14m3/ 亩=7.84 万m3。按0.85 的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毛灌水定额为16.5m3/ 亩,项目区苹果一次灌溉毛需水量9.24 万m3。果树盛果期毛灌溉定额为148.5m3/ 亩,年灌溉总需水量83.16 万m3。

项目区前三年年需水量由苹果幼龄期需水量和豆类需水量组成,苹果幼龄期年毛需水量为23.69 万m3,豆类年毛需水量为49.72 万m3,则需水量为73.41 万m3。

(2)供水量。项目区为老灌区,不需新增水指标,直接水源为固海东二支渠。现状采用地面灌溉方式,种植大田作物,亩均灌水量为415m3/ 亩,年可用水量232.4 万m3,因此供水水源供水能力完全满足总需水量要求。

(3)供需平衡分析。项目区为老灌区改造,把渠道灌溉改为滴管。根据我县多年灌溉经验、相关资料及近来年其他地区试验资料,综合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63,原需水量232.4 万m3。微灌实施后,综合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至0.85 以上,灌溉定额为148.5m3/ 亩,年灌溉需水量83.16 万m3,年可节水149.24 万m3。在不新增用水量的情况下,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方案可行。

四、工程设计情况

项目区改善灌溉面积5600 亩,根据地形及水利设施现状,基本按斗渠控制面积将项目区划分为A、B、C、D 四个灌溉片区,其中:A 区控制面积1280亩,B 区控制面积1460 亩,C 区控制面积1310 亩,D 区控制面积1550 亩。四个片区通过在蓄水池取水集中加压,在每个区修建首部过滤器,分散过滤的方式,安装首部过滤系统4 套。田间工程规划为滴灌和小管出流灌溉。灌溉系统运行方式为蓄水池———灌溉首部系统———输配水管网———小管出流灌水器(滴管带)。

五、工程效益情况

工程效益分析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直接效益主要包括灌溉效益;间接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国民经济评价只计算直接效益。

工程节水灌溉面积5600 亩,采用分摊系数法计算灌溉效益。灌溉效益为农业、水利等综合投入产出,水利工程的效益应根据其贡献大小进行合理分摊,在此采用分摊系数0.35。灌溉效益为349.66 万元。

六、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有效带动经济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引进企业,在高效节水工程发展农业生产中,实现节水灌溉技术与特色作物高产技术的集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农业生产能力。过去,示范区的农业种植采取的是一种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高效节水技术促使了旱作农业技术向着工程化与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即将微灌、肥料、耐旱作物栽培等一系列先进技术优化组合、集成,大幅度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推动涉农企业成功转型,最终实现企业与农民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