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从会计的角度浅析金融危机
杂志文章正文
从会计的角度浅析金融危机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44        返回列表

黎颖洁 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2007 年以来,由美国次级抵押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格林斯潘认为美国将遭遇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全球最大债券基金经理格罗斯则说,雷曼的破产将引发金融海啸。本文主要从会计准则、会计信息披露以及会计计量属性三个方面,探讨了会计对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此次金融危机将对会计发展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金融危机;会计准则;会计信息披露;会计计量属性

自2007 年以来,由美国次级抵押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开来,并逐渐对全球经济和全球金融带来了自二战以来最为重大的市场影响。2008 年以来,次贷危机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自我恢复,而是进一步恶化,表现为美国的众多金融机构先后陷入困境。首先是贝尔斯登出现流动性危机,以致摩根大通以极其低廉的每股10 美元的价格将贝尔斯登收购旗下;与此同时,占有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几乎一半市场份额的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困境,无力继续经营,最终于2008 年9 月份被美国政府变相接管。此后由于涉足次贷业务而出现巨额亏损的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被美洲银行所收购;接下来,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同样因为次贷危机引发的亏损而申请破产保护,退出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同样也没有避免因巨额亏损而陷入困境,没有逃避破产风险,最终被美国政府接管。针对上述的种种经济危机的恶果,美国联邦贮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说道,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并且这场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全球最大债券基金经理格罗斯则说,雷曼的破产将引发金融海啸。

世界规模的金融风暴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引发金融危机的罪魁祸[来自Www.lw5U.com]首我们暂不详谈。本文主要从会计的角度着手,浅析金融危机中会计对其影响及金融危机对今后会计发展的影响。

一、会计对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影响

1.会计准则

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期末要按照公允价值(一般为市场价格)来进行价值评估,这是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如果市场价格比成本价格高时,所超过的溢价部分就应计为本公司的当期收益;反过来看,当市场价格低于成本价格时,就应将其差额计入公司的当期损失,这一过程即被称为Mark-to-Market。而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第157 号会计准则来看,同样是要求对金融性资产按照公允价值来计量,并把变动计入当期的损益表。而在实际中,有些外资银行因内部要求要逐天计算投资损益,所以Mark-to-Market 是基于当日市场的收盘价逐日进行计算,并记入当天损益。

举例说明,假定投资银行在次贷危机前以98 美元/ 单位的价格购入次级贷款债券,原计划在债券价格上涨后卖出以赚取买卖差价的收益。但次贷危机爆发后,由于这类债券的基础金融工具,即次级抵押信贷存在严重的问题,2007 年7 月,美国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宣布,针对次级抵押贷款的信用问题,降低对总价值约52 亿美元的399 种次级抵押贷款债券的信用评级。同时,标准普尔公司也宣布,将会下调对612 种此类次级抵押债券的评级,其总价值高达120 亿美元。受债券信用评级下调的影响,次级贷款抵押债券的价格迅速下跌,这时,一些大型机构投资者甚至以6 折或更低地价格转让、出售次级抵押贷款债券,以防止更大的损失。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即便是未售出的次级贷款抵押债券,也不能归入到持有到期类金融资产,因此仍需要按照市场价格进行相应的资产减值。例如市场价格为70 美元/ 单位,则需要按每单位45 美元进行资产减记,其损失直接计入公司的当期损益。这也就意味着当金融机构持有证券化按揭资产后,即使没有抛售,没有已实现亏损,也使得金融机构在按揭资产方面的投资动态,毫不保留地在损益表中表现出来,而不像以前可以隐藏在资产负债表中。

对于公允价值的计量问题,当某种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时,模型就是其计价唯一的选择,但其特性就是假设未来与过去相似的情况,这时如果一旦多项标准发生变化,他们就会失灵。这正象巴菲特所说的:“许多次贷机构持有的CDO 按模型而不是按市场定价,二者之间的差别就可能对股东价值造成重创。”会计准则不容推卸的一种责任就是让财务报表的使用者理解并信任财务报表中的公允价值。

在公允价值计量这一方面,IASB 计划在明年发布征求意见稿,并在今年5 月成立了专家咨询组,对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进行研究。此专家组发布了一份报告,《关于在不再活跃市场中计量和披露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试图寻找在金融危机后的市场投资者可以信赖的计量方法与披露方法。这份报告有几点结论很值得关注:其一是在计量公允价值时必须考虑市场参与者对风险的看法,即便是在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敏感消极市场有可能使风险被放大;其二,活跃市场与不活跃市场之间的界线并不明确,在计量方面不活跃市场中的主体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以此来确保交易价格代表公允价值或者是决定对交易价格所需进行的调整;第三,所遵循同一会计准则的不同报告主体使用模型对同一金融工具所进行的计量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因公允价值计量的内在不确定性,不同主体所用假设与判断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应注意同一主体在运用判断方面应要保持一致性。

美国的FAS140 对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采用的是“金融合成分析法”对金融工具进行确认,这种方法是以是否放弃控制权作为金融资产转让的终止确认标准,并不是以非风险与报酬转移的程度定为金融资产转让的最终确认标准。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对银行从事信用违约互换(CDS)等信用增级业务给予了鼓励,这是由于不用考虑这些信用增级业务所带来的已经转让的金融资产风险回归或保留的程度对于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影响。这也使得作为市场上10 家最大的CDS 对家之一的雷曼兄弟,在次贷危机的巨大压力下,选择破产的原因之一。IAS39 的“后续涉入法”是对FAS140 所带来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问题的一种解决方式,就是结合风险报酬的转移与控制权的转移起来进行考虑。此外,2008 年3 月IASB 在发布的名为《降低金融工具报告复杂性》的讨论稿中,曾提出了一个返朴归真式的终止确认标准———:“当报告主体不再有权要求合约承诺被履行时,合约所产生的金融资产就应终止确认”。

对于那些特殊目的实体的合并,美国商业银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就纷纷向金融控股集团进行转型,美国综合银行投资业务机构的表外化经营已成为其显著特征,会计准则的弹性被银行利用把集团内部投资部门改头换面成为表外特殊目的的实体。这样就出现一边是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出让信贷风险,另一边则是集团的投行业务又在重新承担信贷风险,甚至于吸纳证券市场的一部分风险,这样就可能使综合经营的金融机构会陷入风险循环的漩涡,在账面上又不到这些潜在的巨大风险。

2.会计信息披露

IOSCO(国际证监会组织)已经发布了场内交易证券品种的信息披露标准,世界各国家和和地区执行的差异并不大,证券产品的实际发行人、创设人、担保人、托管人、交易信息、交易规则、资产池、法律文书、售后服务、投资者[来自www.lw5U.com]教育等等都有关于公开和标准的详细规范。但很多次贷衍生品种还较少,交易也并不活跃。并且它们当中有很多是在场外进行的交易,并实行机构投资者一对一交易,这样就形成了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不健全。以上情况导致该类产品的交易信息少之又少,而且交易的或有负债、SPV 等表外工具并表准则不够清晰,发行人信息披露不全,而且缺乏投资者审慎评阅机制的审查鉴定,缺乏了良好的透明性,导致其对公众投资者的参考价值并不大,这样就形成了结构产品的潜在风险。

现在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会因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更加关注的是相关规定要求的信息披露,比如长期负债、短期负债、公允价值、持续经营能力和资产减值计算等等,这就促使信息披露加入流动性和信贷政策方面的信息,这是值得财务报告使用者特别关注一点。

3.会计计量属性

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的基础,它可以使会计报表能够更好地反映经济现实,是会计领域所一直提倡的。由此,新的和修订后的会计准则越来越多地会吸收公允价值。当市场向好时,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的金融资产在损益表上会体现出大量的利润,这就会让资产管理者和交易人员盲目乐观,进而促使股东增加红利分配,这对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不利。经济一旦呈现下行之势,市场被看空时,金融机构就被要求按照不同的资产属性计提拨备或者减少所有者权益。这对金融机构的盈利水平和资本充足率水平影响极大。金融机构为避免由此而带来的不利影响,则会加大有关资产的抛售力度,市场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交易资产价格下跌———提取拨备、核减权益———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继续加大拨备计提和继续核减权益,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这些金融机构因无法解决流动性不足和资本充足率不足问题而破产。

二、危机对会计发展产生的影响

1.国际方面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于在2008 年10 月召开特别会议就全球次贷危机引发的公允价值会计和资产负债表外会计进行讨论,并通过了放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同时,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简称:FASB)发布了一项解释,进一步阐明按市值定价(mark-to-market)的会计准则。该解释对金融企业部分流动性较低的资产允许以高于这些资产当前销售价格的水平进行定价。种种现象表明,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已经改变会计的发展进程,会计必然会在计量属性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吸取这次金融危机的教训。

2.国内方面

中国财政部2008 年11 月19 日宣布,欧盟日前就第三国会计准则等效问题进行了投票,最终决定认可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等效。会计准则等效,是指某一国家的会计准则与其他国家会计准则具有同等效力,并获对方上市地监管机构接纳。这是国际资本市场首次正式接受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戴维·泰迪爵士在2008 年9 月说:“会计并非造成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但会计在使市场参与者信任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方面尤其重要,IASB 已对如何处理由信用危机所暴露出的问题做出了迅速的反应。”的确,会计既不是罪魁祸首,也不是帮凶。但是它却在由泡沫演变成危机的过程中,会计准则至少在金融工具的确认、会计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一些瑕疵,希望会计理论界通过这次金融危机的教训,可以对一些问题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陈宝森.次贷危机在恶化[J],世界经济,2008,(18)

[2]宋国强.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研究[J].辽宁经济,2008,(2)

[3]李翀.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和影响[J],经济学动态,2007,(9).

[4]吴中华.金融危机下对几个会计问题的思考[J],经济师,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