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与分析
杂志文章正文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78        返回列表

刘文菊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全球范围内因为操作风险而造成银行产生重大损失甚至破产的案件不断增多,由于操作风险分布的广泛性和管理的复杂性,一直缺少有效的风险测量和控制的手段。再加上我国的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尚处于认识、深化阶段,因而对于操作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是现在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本文先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现状,对造成管理上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给予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风险管理

随着现代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已经成为了金融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以经营货币为主的特殊行业,其具有高风险性,因此对于风险的管理和防范一直是商业银行发展的主题。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其中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一直以来是各个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重点,到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成熟和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技术,操作风险虽然一直存在但却未被重视,直到新巴塞尔协议的推出,对于操作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才逐渐引起银行业和监管机构的注意和重视。

一、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的金融业发展迅速,金融产品的种类也不断地增多,由此所带来的风险也不断增加,特别是操作风险问题频发,其影响力和破坏力逐渐增强。比如,2001 年,中行开平支行三任前行长等人内外勾结,大肆贪污挪用巨额银行资金,9 年作案,造成4.83 亿美元巨额亏损;2004 年锦州市交通银行2.21 亿元不良资产核销案件;2010 年底齐鲁银行银行职员与外部人员内外勾结诈骗金额达101 亿案件等,从这些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我国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的管理和控制上还有很大的漏洞,特别是人为因素影响很大。除此之外,因为间接地操作失误、不完全的流程管理、不规范的法律规范等造成损失的案件也时常发生。操作风险已经成为了商业银行需要重视和防范的重点,加强和改进操作风险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已迫在眉睫。

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问题发生的原因分析

1.对于操作风险管理理念和认识存在偏差。许多银行从业人员对于操作风险的认识不足或片面,对于操作风险仅仅从字面上认为是操作性风险,而没有真正地去把握其内涵,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定义,操作风险是指由有问题或不完善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而不仅仅是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不恰当而造成的操作性风险。银行监管审查部门对于操作风险的事前防范措施和事中控制的措施往往比较少,而主要重视事后管理。同时对于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管不足,而是将精力主要集中于普通基层员工,这样一旦高层管理人员操作失误或存在道德风险,它所引起的操作风险的危害可能会更大。

2.造成操作风险的人为因素。引起操作风险的因素中人为因素占了重要的位置,其主要包括银行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能力等方面。许多重大的银行操作风险案件都是由内部欺诈和外部欺诈所造成的,甚至一些系统问题也是由于银行人员的工作疏忽造成的。因此人为因素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问题上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对商业银行来说提高员工的素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3.商业银行对于操作风险管理的体系和框架不健全。一些商业银行尚未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从而不能对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与应对,对于风险的管理太过分散,不能系统、完善地对风险加以控制;商业银行总分行的组织形式也不利于实时有效地实施监督管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大多采取总分行制,此种系统不利于银行风险管理的及时性、时效性,削弱了银行进行内部控制的力度,从而增加了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对于操作风险的管理缺乏完善科学的处理方法和程序,不能有效地处理操作风险事件。

4.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没有建立风险数据库,因而对于操作风险无法进行定量分析。在日常[来自wwW.lw5u.Com]业务操作过程中,操作风险主要是通过银行从业人员的自律和风险管理人员的经验和直觉来加以防范的,对于操作风险的大小和危害只是定性估计和主观感觉,因为数据的缺乏,对于操作风险的计量和分析还没有科学准确的方法,从而很难对操作风险进行事前防范,而主要采取事后补救的亡羊补牢的方法,当操作风险事件发生时采取紧急措施加以控制,但常常忘记从中吸取教训,当此种事件再次发生时仍然束手无策。

三、对于操作风险防范的建议

1.通过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员工对于风险的防范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从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银行业务的效率和操作风险发生的概率,银行应建立严格的员工准入制度,同时对于银行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工作检查和考核,还要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提高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控制能力,努力地降低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构建良好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构架。银行应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来对操作风险进行及时的、有效的检测防范和控制,要确保其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独立性,而不应与其他业务部门交叉,同时银行应明确各个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通过一整套程序和策略对[来自wWw.Lw5u.coM]操作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评估、检测和控制、

3.完善操作风险数据库。操作风险数据库的建立是操作风险量化的前提,银行应全面收集风险相关信息,如风险发生时间、发生的业务领域以及对银行造成的损失数额等,同时还要保证所收集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全面性,通过数据库的建立对操作风险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和建模管理分析。

参考文献:

[1]钱浩辉,徐学锋.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问题解析[J].浙江金融,2011,12:27-29+33.

[2]刘永清.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宋永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探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4]刘青.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2.

[5]史弢.浅析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4,03: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