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我国外资经济在转型期内的发展趋势探析
杂志文章正文
我国外资经济在转型期内的发展趋势探析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5        返回列表

贺仃南 吉林省外商投资管理服务中心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入,目前国内外形势面临众多的影响因素,尤其是阶段性的矛盾不断激化,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动态的变化因素众多,对于我国外贸经济的发展均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外贸企业应该把握世界贸易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经济格局的动态变化,从而在市场变化中取得发展,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对自身的影响,还应该把握外贸经济的发展机遇。本文正是基于此,围绕我国在转型期内的外贸经济的发展方向开展研究。

关键词:外贸经济;转型期;发展趋势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是规模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更是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已经开始完成生存型向发展型的转变,同时在发展中开始对结构进行战略升级。在内外双重影响下,我国外贸经济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对此,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

[来自www.lw5u.CoM]

一、我国外贸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1.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未成熟。(1)我国当前很多企业还没完成向现代化企[来自wwW.lw5u.Com]业的完全转变,同时对国有经济的战略挑战还未全面完成,因此新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仍然存在缺陷;(2)市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是因为地区分割等现象的存在导致我国整体的市场经济体系难以形成,市场秩序存在一定程度的紊乱,资本市场由于发展的起步晚,目前还没有完全成熟,直接融资的比重不高,国有银行承担大多的金融风险;(3)社会保障制度还未能完善,保障能力还需要提高,保障制度的覆盖面还需要进一步拓宽,就农产品市场来说,国家对其保护体系还存在空白,城乡发展的统筹机制仍然尚未完全形成。

2.政府管理存在滞后性。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政府职能还未完全转变,政府对企业还存在干预,这违背了市场体制的基本性质。而从企业方面来看,企业的经营发展的自主性不够成熟,因此较为依靠政府,这种管理体制不符合入世之后企业应该达到的标准。

3.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较弱。目前我国一些企业进入了世界五百强,但是不代表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占得了先机,主要是因为核心竞争力薄弱,这成为我国很多大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主要体现在:(1)具有国际品牌效应的产品较少;(2)管理未达到国际吸先进水平;(3)管理人才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4.金融体制不成熟。尽管在不断的优化中我国的金融体制得到了完善,但是仍旧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国有银行还有坏账等不良情况,而证卷回购利率也较低,人民币汇率机制以及资本项目的兑换还存在问你,这导致我国金融业难以与国际接轨。

二、我国外贸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对外贸经济的调整应该基于我国实际国情,同时应该是服务于国内经济发展的,简单来说就是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让国内企业吸取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同时引导国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以此来不断累积国际市场竞争经验,最终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1“. 引进来”的发展战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扭转,因此我国企业要想迎合国际经济市场就必须采取“引进来”的发展战略,“引进来”并不是一味的照搬,而是要根据国内产业的发展情况科学的引进,同时要把握好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的力度,最终使其转化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

2“. 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走出去”的战略要求实质上就对外开放,并且随着我国入世,“走出去”这一发展理念的落实有了更好的条件,首先要以“引进来”为基础,提高引入的质量和规模,然后在此基础上在开展“走出去”,这对我国外贸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在政治上能够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在经济上则能够利用国际市场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为建立我国自主的跨国公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我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3.推动金融体制的改革进程。经济全球化形成的一个弊端就是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同时波及面更广,对此必须增强我国对金融危机的防范能力,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使银行具备风险预警能力,并针对存款建立保险制度;(2)消除银行中存在的不良资产,缓解国有银行以及国有企业的经济压力;(3)利用政府实现外债的统一管理。

4.对外资合理利用。(1)充分利用内资,对此可以赋予民众贷款权,提高投资渠道,让股票、债券等发行方式多样化,为储蓄转化为投资创造良好的条件,提高资本金的利用率,以保证内资的合理利用。另外可以通过企业并购、投资基金、风险投资以及境外上市的方式让我国的资本市场尽早与国际资本市场相协调,健全我国的经济发展体。(2)对外资的利用是一项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工作,不仅要以宽松的环境吸引外资,还应该对已引进的资金进行消化,最终全面实现以外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所以应该让政策与外资政策保持一致、协调,优化投资环境,尤其是关系到民生的基础建设上,加大对投资软环境的改善上,为外资的引进建立良好的法律环境,保证整个政策环境的统一规范,最终构建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我国外资经济环境面临更多的挑战,对此我国应该充分结合我国国情以及国际市场的变化情况,实行“引进来”、“走出去”的经济发展战略,不断促进金融体制的改革,并合理使用外资,最终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经济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孟姝瑱,刚小春.转型期我国外资经济的发展趋势研究[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1(2).

[2]张秀文.论转型期我国外资经济的发展[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2(4).

[3]刘怀生,孟姝填.转型期我国外资经济发展的新机遇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2(3).

[4]梁缘,冯昊.外资并购的经济效应:基于产业发展的视角[J].北方经济,2013(21).

作者简介:贺仃南(1980.2- ),女,汉,吉林省外商投资管理服务中心,中级经济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院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