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文化创意产业就业贡献度分析——以北京为例
杂志文章正文
文化创意产业就业贡献度分析——以北京为例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2        返回列表

周圳祥 张亚卿 首都经贸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文章根据北京市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及分类,结合2008-2012《北京统计年鉴》,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及9 大分类在近几年中对就业贡献度从就业人数增长数量,就业增长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与北京市整体及三产的就业增长率进行对比,得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在整体上具有很强的劳动力吸纳力和就业创造力,同时根据就业增长情况,将文化创意产业9 大类分为4 个层级。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就业增长率;就业创造力

当前北京以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为核心功能。以创造性、文化性、科技性和版权性为特点的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符合首都核心功能的新兴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对北京市就业贡献度如何?就业增长率如何?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做出分析、得出结论。

一、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与三次产业的关系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来自Www.lW5u.com]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细分为9 大类: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根据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得定义可以看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并不完全属于三次产业划分中的任何一类。如新闻出版中的新闻服务、书报刊出版发行属于第三产业,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记录媒介的复制属于第二产业。这就意味着不能用三次产业的就业吸纳力和就业增长率来评估文化创意产业的就业吸纳力和就业增长率,三次产业的就业增长率仅可用于对比分析。必须针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具体的分析。

二、模型建立、数据选取及计算结果

1.模型建立。就业增长率。增长率指一定年限内,平均每年增长的速度。n 年数据的增长率,其中A 为本期数据,B 为前n 年数据。A/B 表示本年年末/ 前n 年年末。这样计算出来的是n 年增长指数。是对n 年总增长指数开方。也就是指数平均化。的原因是A/B 计算的是增长指数包含了基期的1,开方后就是每年的平均增长指数,而我们需要的是年均增长率,也就是只对增量部分的考察,因此要减去1。在以上增长率的基础上,分别代入就业数据,就可以得出我们需要的就业增长率,即表示在所有年份内平均就业增长率。

2.数据选取。本文选取了《北京市统计年鉴》2008 年-2012 年文化创意产业就业人数数据,为了做对比分析,同时选取了北京市总就业人数以及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所有数据统计口径均为城镇单位年末从业人数,该数据与总从业人数有所出入,但对于分析结果影响不大。本文主要分析文化创意产业的就业增长率,属于相对值的概念。3.计算结果及分析。为了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做出对比分析,首先计算得出2008 年-2012 年间的北京市总体,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增长率分别为0.024,-0.019,0.005,0.033 (保留3 位有效数字)。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就业增长率最高的为第三产业,最低的为第一产业。接下来计算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在2008 年-2012年间的就业人数及增长率,并与北京市整体就业增长率与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率进行对比分析。

表2008 至2012 北京市创意文化产业就业增长率

通过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体就业增长率远远大于北京市总就业增长率以及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率,分别约为他们的3 倍和2.2 倍。9 大类文化创意产业中除了新闻出版就业略有下降以外,其他大类就业增长率也明显大于北京市总就业增长率和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率,其中文化艺术,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艺术品交易这三个大类就业增长率尤为突出,几乎是北京市总体就业增长率的4 倍及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率的3 倍。

三、结论

1.通过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2008 年-2012 年的平均就业增长率可以看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在近几年内就业增速明显,远远高于北京市总体就业增长率和第三产业增长率,在吸纳劳动力和创造就业方面作用显著。

2.通过文化创意产业9 大类的细分情况可[来自www.LW5u.coM]以看出,不同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吸纳劳动力和创造就业方面的作用差别较大。如文化艺术类的就业增长率为10%,而新闻出版类的就业增长率为负值。

3.依据就业增长率的大小,可以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成四类,第一类就业增长率大于10%,包括文化艺术,软件、网络及计算机,艺术品交易;第二类就业增长率在5%到10%之间,包括广播、电视、电影,广告会展,设计服务,其他辅助服务。第三类就业增长率在0 到5%之间,包括旅游、休闲娱乐。第四类就业增长率略小于0,表明就业人数略微有减少,仅包括新闻出版。

参考文献:

王伟伟.加快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