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浅谈幼稚产业保护论在我国的应用
杂志文章正文
浅谈幼稚产业保护论在我国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5        返回列表

吕冉 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摘要: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有许多产业处于发展初期,是幼稚产业,和发达国家技术差距大,国内产业生产成本高,相对价格高,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致使产业乃至经济都无法快速发展。根据李斯特幼稚产业保护论可知,我国需要对其进行长时间的保护,待其充分发展,再自由进入国际市场,有能力与发达国家竞争,从国际贸易中获益,现以我国汽车产业,电信产业和电影文化产业为例分析李斯特幼稚产业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贸易保护;幼稚产业论;自由贸易

一、汽车产业

在我国,汽车行业一直被视为幼稚产业,2001 年我国加入WTO后的五年的过渡期里,我国积极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来保护发展本土品牌汽车,然而到2006 年,根据WTO 有关协议,我国汽车必须降低关税逐步进行自由贸易,但其仍然存在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性能与国际水平差距大和价格高等问题,导致进口远多于出口,先前贸易保护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有学者开始质疑幼稚产业保护论,但是适当的保护是必要的,重点在于政府制定的政策。相较于韩国,在发展道路上和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同为后来者,但其现代汽车已跻身世界前五名,而中国品牌汽车的发展却不如人意。

究其原因,首先韩国政府在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的同时,并不是盲目给予出口补贴,只有优秀企业才能获得补贴,加强国内有效竞争,部分开放市场就使优秀企业同国际市场竞争,快速提高其技术水平。同时政府以零部件生产技术为核心进行扶持,确保自主研发,而中国依靠外方合资,引进技术,导致自主品牌“空心化”,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弱。采取高额关税税收却不能自主创新,导致发展不均衡,长期处于弱势地位。韩国质检标准严格,牺牲产量保证质量,打造知名品牌,2010 年日本丰田公司“召回门”事件给业界起到了警示作用。韩国现代公司注重设计,其重要性不亚于核心科技,外观设计是消费者购买的主导因素,而中国汽车设计产品大多模仿欧美汽车,没有创新,在市场上消费者在同样外观的基础上,更倾向于购买性能更好的进口汽车。

目前,中国积极学习韩国经验,根据国际形势调整政策。5 月24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赴安亭考察中国上汽集团,强调掌握核心技术的必要性,鼓励自主研发和发展新能源汽车,在未来新领域上努力赶超发达国家。同时规定国家公务车一律使用国产车,支持国内企业同时培养消费者情感,加强对消费观的引导。全方位政府政策的灵活转变,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了希望,当前国产汽车品牌繁多,但知名品牌少,所以需合理规划,有效竞争和适度保护相结合,相信在未来国际市场上国产品牌汽车能发挥其巨大潜力。

二、电信产业

中国另一幼稚产业的电信产业,经过多年的改革,成果十分显著,走在行业前列,市场也已从开始时的政企不分的行政垄断结构,演变为寡头市场结构,增加了内部竞争,但仍由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垄断国内市场,与开放的国外市场相比,竞争仍非常不充分。

近日,由国资委主导、工信部及三大运营商酝酿成立的铁塔公司,虽是为了整合运营商铁塔资源,统一运营管理,避免重复建设,节省资本支出,但其垄断性质又加重,其实在多年的改革中,电信产业一直在垄断和分解垄断中循环,主要矛盾在于,拥有垄断资源的三大运营商受困于体制不能快速发展,而拥有灵活市场机制的互联网企业却又被电信垄断限制。但新时代已来临,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微信、智能移动设备,这些新的移动技术、产品和应用服务均依靠于电信网络,松绑电信运营商,开放垄断资源,形成公平公正的电信市场秩序,是唯一发展道路。目前,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对外开放增值电信业务为突破点,必将促进未来增值电信业务更大范围的对外开放,逐步由贸易保护向自由贸易转变。

三、电影文化产业

同样作为我国幼稚产业的电影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据广电总局官方公布的数据,2013 年国产片总票房达127.67 亿占据全年票房的58.65%[来自wwW.Lw5u.com],同比增长54.32%,创下历史新高。可见我国优秀电影创作生产能力日益提高,票房屡创新高,院线扩张加速,电影市场繁荣有序发展。全国总票房从2002 年8.6 亿元增加到2013 年的217.69 亿元,增长24 倍。近日,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截至5 月底,今年中国电影票房已突破100 亿。

一直以来,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是限制进口,随着国产片的发展,2012 年,中美双方达成协议,中国进口大片份额从20 部提高至34 部,新增14 个名额全部为IMAX 和3D 电影的美国大片,事实上国产电影无论从技术和质量远不如美国电影,此举有效地引入了竞争,给国内电影产业施加压力,但国产影片不与好莱坞大片正面交锋,越来越多的中小成本电影通过多样化的营销和贴近生活的内容,赢得了广大青年观众,而青年观众又是电影市场的主要消费者,虽然大部分观众反应国产优秀影片数量少,选择余地少,对进口片的限制表示不满,但是随着国产片的发展,也更加适合大众口味,消费倾向也逐渐被培养,尽管在国际市场上,优秀国产片仍不占优势,但国内庞大的消费群体为其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进口大片的份额有望增加,打入国际市场指日可待。

电影产业一向被视为市场开放度比较高的文化产业,其发展可以拉动其他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强国,应大力发掘其文化内涵,发展并输出文化产业,首先培养国民文化消费习惯,打好基础,从电影,书籍为切入点,勇于创新,增加文化软实力,政府加以扶持,健全体系并打击盗版,让中国文化产业在保护中逐步进入国际自由竞争市场。

四、总结

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论的许多观点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从我国在不同产业中的应用经验中可知,我们应怀着批判的精神继承其理论,结合自身国情,选择一种最佳贸易保护的方式,对于如何制定政策有效保护我国幼稚产业,还需我们更深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田文瑾.开放型经济下对幼稚产业的保护措施探析———以我国的汽车产业为例[J].知识经济,2010(03).

[2]李薇佳,王鹏.浅谈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及其应用[J].现代商业,2008(02).

作者简介:吕冉(1993.09- ),女,籍贯院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11 级经济学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