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体面劳动水平的区域差异分析
杂志文章正文
体面劳动水平的区域差异分析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5        返回列表

李佳佳 王丹妮 黎侨丽 安徽大学

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高校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面子倾向问题研究——以合肥市高校为例(201310357099)

摘 要:体面劳动自提出之日起就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我国领导人亦是多次提及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在参考国内外学者所确立的体面劳动测量量表和指标的基础上,综合了关于体面劳动从不同视角、不同群体和实现水平的研究成果,根据所选定的失业率、全国女性就业人员未受教育比例、全国男性就业人员未受教育比例、女性就业率和CPI增长率五大指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我国四大经济区域的体面劳动水平进行了测量和对比,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体面劳动水平相差最大,且西部地区的体面劳动水平为最高。

关键词:体面劳动;四大经济区域;差异分析

一、研究评述

1.内涵与测量

(1)体面劳动的内涵

体面劳动( Decent Work) 概念由国际劳工组织局长JuanSomavia在第8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首次提出来,即在自由平等安全和保障人格尊严的条件下,不论男女均能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工作机会( ILO,1999)。

(2)体面劳动的测量

2002年,Philippe Egger、Rochard Anker等学者提出体面劳动衡量标准应当包括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最终将就业机会、充足的收入和生产性工作、不可接受的工作、适宜的工作时间、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工作稳定性与安全性、平等的工作待遇、安全的工作环境、社会保险、社会对话和工作场所关系、体面劳动的经济和社会方面在内的十一个指标设定为体面劳动的衡量标准,开启了研究体面劳动测量指标的先河。

之后Florence Bonnet提出自己对体面劳动测量指标的看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劳动力市场安全指数、工作安全保障指数、就业安全指数、收入安全保障指数、劳动保障指数、再生产技能指数、工人代表权指数七项指标。在文中他还进一步提出体面劳动得分计算公式=(真实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

Dharam Ghai认为体面劳动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就业、社会保护、工人权利、社会对话,各个部分又涉及到几个具体指标。

David Bescond则从体面劳动赤字角度来衡量,就是反面研究体面劳动,选取了低小时工资、强迫额外劳动时间、失业率、非在校儿童、青年失业率、性别歧视、没有养老金的老年人等七项负面指标作为衡量体面劳动水平的依据。他还提出一个体面劳动的模型=(最大值-最小值)/(指标数量-2)。

2.相关研究

自体面劳动的概念问世以来,国内外学者就开始关注和研究体面劳动,在此就将从体面劳动研究视角、体面劳动群体研究和体面劳动水平研究进行一个概述。

(1)体面劳动视角研究

有学者从经济角度出发,指出金融危机对体面劳动带来了较大冲击,其中青年是遭受冲击最大的群体,并强调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并重是体面劳动的实质追求,我国政府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政策来面对挑战,制定体面劳动标准,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也有学者从立法角度出发,指出尽管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对劳动者权益进行保护的法律体系,但仍有差距,应从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集体谈判制度出发以构建保障体面劳动的法律体系。Lftikhar Ahmed则从体面劳动与人类发展的关系角度出发,构建了体面劳动、人类发展和经济增长及体面劳动和收入两个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得出高收入并不能保证较高的体面劳动水平。

(2)体面劳动群体研究

不同群体的体面劳动情况是不一样的,有学者从农民工群体出发,指出较为封闭的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工会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工自身素养不高缺乏体面劳动意识等是制约农民工体面劳动实现的重要原因。也有学者立足于当前性别歧视的现状,从女性群体出发,指出我国在保护女性权益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吸取国外经验。柯迪和黄维德则以上海知识员工为研究对象,得出上海知识员工体面劳动得分平均为2.48,体面劳动水平普遍偏低,主要是在员工的心理健康方面、收入的充裕性与公平性方面和个人价值实现及发展诉求等涉及劳动者主观追求方面差强人意,没有达到体面劳动的程度。Debdulal Saha以印度孟买的街头商贩为研究对象,指出印度小贩是不被承认的非法行为,获得政府信贷非常难必须接受高利贷以维持基本的运营,工作状况非常不乐观的。要想实现印度小贩的体面劳动,印度政府必须要创造一个合法的工作环境,对街头商贩的信贷实行相关的优惠政策,同时严格控制执法警察的不合法行为,监督市场的不合法高利贷行为。

(3)体面劳动水平研究

体面劳动水平是对体面劳动实现程度的一个定量描述,有学者以我国长株潭地区为例对农业生产者的体面劳动水平进行了研究,得出农业生产者客观体面劳动水平的差异主要存在于年龄、政治身份和文化程度上,而性别、劳动技能水平和打工经历则对体面劳动水平没有显著性的影响,年龄、政治身份和体面劳动总指数是对农业生产者主观认同水平上的差异的主要原因。黄维德和柯迪则就业、工作权利、社会保护和社会对话这四个方面采取了相应指标,收集了全球40个国家的数据对各国的体面劳动水平进行了一个测算,得出我国的体面劳动水平明显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并在文中指出经济发展程度与体面劳动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

(4)体面劳动政策研究

Gary S.Fields提出了实现体面劳动的三项政策,劳动需求政策致力于提高劳动者渴望工作的需求,通过规范劳动市场政策、保证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公平竞争机制,特别是相关机构的建立以吸引国外直接投资来实现;劳动供给政策不仅包括充足的劳动机会还包括劳动者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劳动力市场运作政策最重要的是工资的决定,不仅受劳动力供给和需要的影响,也由其他的相关因素来决定,比如岗位信息获取、企业对人力资本的安排以及工作的难易程度等。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指标的选取

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程度、政治格局、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体面劳动的量化衡量指标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同,目前学界仍未有统一的一个指标进行测定。另一方面,由于研究的是关于我国四个经济区域体面劳动水平差异的测量,涉及到全国各个区域间的数据采集和整理,需要大量的社会性数据,但此类数据来源较少,有些指标甚至没有相关的数据作为支撑。

因此,考虑到实证研究的可靠性及数据采集的有效性,于是有针对性地选取其中五个分指标来对我国四大经济区域的体面劳动水平进行一个量化分析和处理。就业是体面劳动的基础,不仅意味着充足的就业机会,还意味着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家庭成员相关需求的满足,失业率则是衡量就业的重要指标之一;经济社会环境与劳动者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CPI稳定更是经济前景明朗的重要指向标,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之一;就业中机会和待遇的平等也是体面劳动的重要测量指标之一,其中男女性别间的平等要求工作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是平等、自由和有尊严的,着重强调女性在工作中的教育平等和机会平等。

2.研究数据的搜集和处理

(1)数据的搜集

考虑到数据的可信度、搜集的现实程度及数据的完整性,根据选定的城镇登记失业率、CPI增长率,全国女性就业人员未受教育比例、全国男性就业人员未收受教育比例和女性就业率这五项指标,通过国内官方数据库搜集了我国四大经济区域的31个省份从2002年到2011年共十年的数据。

(2)数据的处理

由于搜集的数据量比较大,共涉及了全国四大经济区域的31个省份从2002年至2011年共十年的数据,根据研究的方向,首先按照年份的排序分别将五个指标的数据进行归类整理,以便后期将数据导入SPSS19.0进行处理分析。又因为各指标间存在差异性,所以在对数据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归类整理后,将数据导入SPSS19.0按照年份分别进行了一个数据的标准化,其次将标准化的数据依照年份进行了第一次因子分析,随后将十年的因子分析结果进行了第二次因子分析,抽成了一个最终的单因子,最后按照我国2011年公布的四大经济区域将全国31个省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将东部地区标记为1,将中部地区标记为2,将西部地区标记为3,将东北地区标记为4,采用面板数据单因子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

三、研究结果

1.描述性统计

下表为根据所选指标对每年各省份进行因子分析所得的最终因子得分(表中数据为部分省份因子得分结果)。

2.差异性分析

利用SPSS19.0进行操作过程中除了上述数据处理的部分外,进行了方差齐性检验,显著性为0.72,大于0.05,说明方差具有齐性,即四大区域的方差在0.05的显著水平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采用多重比较Bonferroni这一方法。

从上表可以看出,1即东部地区与3即西部地区间体面劳动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且1-3的均值差为负值,西部地区的体面劳动水平高于东部地区,其他地区之间体面劳动水平则无显著差异。

四、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在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面板数据单因素分析时,发现了我国四大经济区域间体面劳动水平存在着差异,其中东部地区的体面劳动水平明显低于西部地区,存在显著差异。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如下两种原因:(1)劳动者个人素质在体面劳动的感知程度上的差异;(2)社会经济环境导致的劳动者在体面劳动的感知程度上的差异。

1.劳动者个人素质在体面劳动的感知程度上的差异

一般而言,文化程度越高,体面劳动实现水平越高。这是基于微观角度来看的,单就劳动者个人而言,文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自身体面劳动的实现。但在本研究中,根据最终得出来的结论可以得出,就整个社会群体而言,劳动者对于体面劳动的感知程度是根据劳动者的个人素质而产生差异的,往往个人素质偏低的劳动者会对目前自己的状态产生满足感从而实现了相对上的体面劳动,而综合素质较高的劳动者群体会由于自己所处的较高的平台而赋予自己较高的期望,产生对现实工作不满意的情绪,从而导致了整个地区对体面劳动的感知程度大大降低,抑制了该地区体面劳动水平的提高。

2.社会经济环境导致的劳动者在体面劳动的感知程度上的差异

经济是基础,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是体面劳动实现的前提条件,社会环境则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来说,高速发展的经济更有利于体面劳动的实现,本研究却发现,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在体面劳动水平上却远低于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既然经济基础不可能是导致这种差异[来自www.lW5u.CoM]产生的原因,于是可以得出,社会经济环境是导致劳动者在体面劳动的感知程度上出现差异的原因。一方面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经济导致快节奏的生活,加大了劳动者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东部地区较多的发展机会和较大的发展空间导致众多的高素质人才齐聚东部地区,尽管工作环境优越、硬件设施过硬,但远不及这种超级竞争力带给劳动者的心理压力,从而也就削弱了硬件设施上的优越感,抑制了该地区体面劳动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ILO.Gu[来自wWw.LW5U.com]idetotheNewMillenniumDevelopment Goals Employment I

ndicators: Including the Full Set of Decent Work Indicator.-Geneva ILO[R].2009.

[2]ILO.MeasuringDecen Work:TripartiteMeetingofExpertsonMeasure

mentof DecentWork[R].Sept.2008.

[3]Dhara Ghai. Decentwork:concept and indicators.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Vol.142(2003),No.2.

[4]FlorenceBonnet.Afamilyofdecentworkindexes.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Vol.142(2003),No.2.

[5]RichardAnker.Measuringdecentworkwithstatisticalindicators.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Vol.142(2003),No.2.

[6]Gary S.Fields.Decent work and development policies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Vol.142(2003),No.2.

[7]Lftikhar Ahmed.Decentworkandhuman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La

bour Review.Vol.142(2003),No.2.

[8]DECENT WORK FOR THE STREET VENDORSIN MUMBA

I,INDIA—A DISTANT VISION! DEBDULAL SAHAJ.WORKPLACE RI

GHTS,Vol.14(2)229-250,2009.

[9]王春来.和谐社会建设下的农民工体面劳动问题[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2.

[10]张欣.农民工体面劳动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2.

[11]柯迪.上海知识员工体面劳动状况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1.

[12]周强.农业生产者体面劳动水平研究——以长株潭地区为例[D].长沙:中南大学,2011.

[13]黄维德,柯迪.各国体面劳动水平测量研究[D].上海经济研究,2011(11).

作者简介:李佳佳(1992- ),女,安徽黄山人,本科,研究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王丹妮(1993- ),女,浙江温州人,主要研究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黎侨丽(1993- ),女,江西人,主要研究方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