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刹造型小微企业信用融资评价体系研究
杂志文章正文
刹造型小微企业信用融资评价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8        返回列表

黄 政 朱 丽 张 杰 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

本文是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活动专门项目:“cookies信用平台”的对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拓宽研究;课题号:13XZ-BZX-044;指导老师:范伟红

摘 要:制造型小微企业信用融资评价体系研究是基于当下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中针对制造型小微企业而提出的。纵观当前有关对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研究,绝大部分都以如何构建新的融资渠道或者新的融资手段为研究方向。而本研究通过整理信用评级的本质,从其价值衡量的角度对体系中的指标进行修正,并提出部分新指标。新指标的构建目的是为了获得相同的外部融资额度的前提下,降低制造型小微企业的门槛,进而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关键词:小微企业;信用评级;企业软素质;营销指标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众多学者对其背景、机理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分析,也有许多学者提供很多理论可行的方案,其中包括从银行为什么不愿意提供贷款的角度、政府应该如何提供政策优惠、小微企业自身该如何完善等方面。本文亦从银行的角度去看待这一问题,但并非传统的银行业务执行的方面,而是试图从银行的角度寻找银行衡量小微企业贷款利弊的标尺,通过标尺去了解银行的担忧。正由于此,我们发现信用评级体系浮出了水面。当前我国信用评级体系采用同一样式的评级框架,[来自www.lw5U.com]不论行业和规模的差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行业的差异总是能够通过经验总结形成不同的评级方案,而规模差异就并非如此。

一、信用评级的本质特征

信用评级来源于信用的诞生,信用基于其潜在契约担保的特性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同时,信用评级正是在经济发展中为信用的契约担保程度做评价的工具,通过信用评级告诉参与双方或者多方彼此信用的可靠程度。因此,逐渐演化出了信用评级的中介性和价值性两个基本属性。

1.中介性

中介性,顾名思义,作为衔接交易双方的桥梁,把信息进行共享,通过减少信息的不对称进而优化交易质量。

2.价值性

价值性。信用评级本身不具备价值,其客观清晰地展现被评价企业的真实状况,而恰是这真实状况就是富含价值的。

二、信用融资的现状和困境

1.信用融资的现状

我们着重看待信用融资的原因是制造型小微企业的发展特征,“少固定资产、财务不规范、人员流动性大”作为制造型小微企业的特征制约他们获得其他类型的融资。

目前我国的信[来自wwW.lW5u.com]用贷款种类繁多,但是都以贷款成本高,效率低而饱受诟病。其中贷款成本高主要是由于费率问题,在申请前期只有满足较低的条件即可,但是在申请过程中往往被要求缴纳账户管理费、功能使用费等各类名目的费用。而效率低往往是耗时长,信用贷款申请递交之后要经过银行内部层层审查,对于制造型小微企业而言也许都过了资金困难期,甚至可能因此破产清算。

2.信用融资的困境

银行经营管理的原则是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对应在贷款作业上总是在考察“什么样的贷款才是优质贷款”,而与“优质贷款”等价的描述应该是对有稳定的现金流、高效的销售渠道、完备的组织管理架构的企业组织的贷款。资料显示,现有评级体系主要从企业素质、经济实力、资金结构、经营效益、信誉状况、发展前景六个方面进行评价计分。其中财务指标占了一半,对应的比重也远高于50%。对于制造型小微企业这一类财务不够完善的企业而言,强化财务指标在银行贷款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对于制造型小微企业,基本上缺少这三个关键因素。这可以看作信用融资的困境的产生是由于制造型小微企业自身与银行经营管理原则之间的博弈造成的。

三、对策与出路

通过对信用融资的分析,我们发现,构建一个属于制造型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对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一定作用。

1.基于制造型小微企业价值指标体系的框架

指标体系依然基于国际通用的“6C”原则,但是在现有的信用评级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相对价值评价的方法,有效区别大中型企业与小微企业之间的异同点,即可以适用于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

2.相关指标及释义

在选择指标的时候,我们更关注于相对指标,相对价值可以更全面的体现制造型小微企业的整体情况,所以尽量增加与相对价值有关的指标。

3.绝对价值指标

(1)现有价值指标

①现金流量债务比: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债务总额的比率,表明企业用现金偿还债务的能力。比率越高,偿还债务总额的能力越强。

②现金利息保障倍数:指经营现金流量对利息费用的倍数。表明每一元利息费用有多少倍的现金流量作为保障,它比利润基础的利息保障倍数更为可靠。

③应收账款周转率:指销售收入与应收账款的比率,该比率越高说明资金周转顺畅度越高,制造型小微企业会计资料不健全,应收账款周转率的高低也表现了企业对赊销账款的管理优劣以及企业销售盈利饮盈利模式的好坏。

④营业利润率:指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表明每一元销售收入与其成本费用之间的利润空间的大小,比率越大,说明盈利能力越强。

⑤资产报酬率:指税前净利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表明资产的获利能力,资产报酬率数值越大越好,不论企业的大小,投资报酬率的高低是企业盈利状况最为直观的指标。

⑥销售净利润增长率:指销售利润率的增长幅度,该指标表明企业盈利的稳定性和发展潜力。通过增长率的变化可以侧面反映出该企业生产、管理、技术上是否在不断地优化,该指标为正即说明该企业盈利模式有较好的发展潜力,有较稳健的盈利能力。

(2)潜在价值指标

①非筹资现金负债比:指非筹资性现金净流入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表明企业自有资金(现金)用于偿债的能力,该比例越大,表明企业的资金运用灵活性越大,偿债能力越强。

②薪酬净利润比:指企业净利润中用于支付职工的薪酬的占比。制造型小微企业对收入的支配较为单一,该利润指收入减去营业费用和生产成本的净值,通过该指标可以表明制造型小微企业净利润中留存支配的资金比例的大小。比例越高,说明企业可供支配的资金相对越多,资金周转越顺畅。

4.相对价值指标

相对价值指标包括企业软素质指标和企业营销指标这类数据性较弱的软性指标而言。

(1)企业软素质指标

家庭关系,由于小微企业大多是以一个家庭或者家族为主导的企业,究其根本总是有一个主导家庭,而这个家庭的内部及外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对这个企业的影响是非常重的。

工作经历,这一指标偏重于工作履历,区别于生活经历。生活经历往往更能够树立一个人的价值观,而工作经历往往对能力的塑造有更大作用。

技术水平,评价企业对技术的投入,不应该一视同仁。对于大部分小微企业而言,由于资金受限,往往在技术上采用“跟随策略”,没有过多参与技术研发,而是技术复制。

员工归属感,员工对一个企业的归属感越高,表明该员工对所工作的企业的基本素质比较满意,比如对绩效薪酬的认可、企业文化的认同、福利待遇等,那么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更高,会更加有效率地、积极地进行各项企业活动。

(2)企业营销指标

存货周期是指企业从上一次输入存货到这一次输入存货的时间间隔。而存货包括原料,半成品,成品(各类型企业根据需求选择),它间接反映了企业库存成本。

库存面积占比是企业用于存放存货的实际面积与可使用面积的比值,其中比值越小,说明企业相对成本较低,盈利能力较强。

与供应商的关系是一个综合考查的指标,其可操作性较弱,但是往往被企业所看重。

行业规范程度是指出现恶意竞争的几率大小评价。而评价因素还有政府对行业发展的支持度,支持度与政府对行业的关注度以及管理强度成正比。这方面涉及政策法律导向评价。

制造型小微企业是当下所有规模企业中创新能力差异度最高的,即不仅仅是从技术角度去创新,也可能是从行业的边界融合角度去创新。

非政府组织往往会提前进入一个行业研究,并通过研究成果的方式向社会或者政府展示行业发展或者典型企业发展现状。典型企业往往更容易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并产生商业竞争。非政府组织对企业没有直接影响。

销售渠道布置是指企业为了盈利而与终端客户联络的网络,包括渠道的深度和广度。

四、可能创新的部分

本研究通过对制造型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剖析,提炼核心问题——构建属于制造型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才能更好的体现小微企业创造的价值。只有价值才能让资金更好的融进企业。

进一步通过企业价值的梳理,我们把企业创造的价值分为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其中绝对价值指标主要以财务指标为主,分为现有价值指标和潜在价值指标,相对价值指标强调企业软素质指标和企业营销指标。

作者简介:黄政,男,西南政法大学2011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朱丽,女,西南政法大学2011级会计学专业学生;张杰,女,西南政法大学2011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