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新时期国企审计转型升级的思考
杂志文章正文
新时期国企审计转型升级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1        返回列表

方 晓 重庆市审计局

摘 要: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传统的国企审计方法已不能满足现实需要,需要不断创新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变化。本课题分析了当前形势下国企审计转型升级的意义,并就如何助推国企审计转型升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审计方法;国企审计;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深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逐步步伐加快,国有企业内部法人治理逐步健全、信息化水平提升、内部控制进一步完善。同时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发生,传统审计方法也无法完全应对需要,国企审计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企审计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

一、国企审计转型升级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提高国企审计成效。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国企改革的逐步深化,导致了庞杂的审计业务与有限的审计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对被审计业务进行全面详细的审查已不能适应审计事业发展的要求。审计方法由简单向科学、由单一向系统等发展与演进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运用科学、规范的审计方法,以有限的审计资源担当社会所赋予审计的历史使命,最大限度地提高审计效率,就成为促进审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审计方法不断向着科学化、规范化演进和发展已成为世界审计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二是有利于规避国企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审计组织和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受主体、客体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致使审计意见和结论与客观实际不符的可能性。其中,主体因素主要是审计主体不当或过失行为,客体因素主要是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决策失误和造假违规行为,环境因素主要是政治经济环境因素、法律环境因素以及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因素等。审计风险随着审计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而不断变化,审计人员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法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才能使得出的审计结论、表述的审计意见有较大的把握。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所运用的审计方法既要能够满足规避国企审计风险需要,又要切合实际,与实际相一致。

三是有利于推动国企改革发展。随着国企改革不断深化、政企分开不断完善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审计内容、重点、方式方法也要发生变化,传统的审计方法已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国有企业内部、外部环境变化需要,国企审计方法亟需改变,以应对“审计客体”国有企业复杂、变化内外部环境需要。同时大量国企审计方法创新的实践活动也丰富与审计方法理论的发展,促进国企审计方法更加科学、完善、切合实际。国企审计方法通过创新,更能发现国企改革的深层次问题,更好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服务。

二、新时期国企审计转型升级的思考

国企审计转型升级不是对传统国企审计的简单变化,而是根本性调整,是审计工作适应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顺应审计工作发展的内在规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思路、手段等方面有别于传统审计“质”的变化。但如何转型?转向何方?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加强对国企审计转型升级的认识。

1.要立足于服务发展中实现转型升级。国有企业审计立足于国有企业,但不仅服务于国有企业,重要的是在服务宏观经济发展上下功夫,促进国有企业提高生命力和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切实发挥国企审计在推动或服务企业改革方面的作用,做深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者。重点要在“宏观高度”和“微观深度”两方面下功夫,在宏观层面要保障各项宏观治理政策的贯彻执行,促进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制度,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在微观层面要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和安全运营为目标,以推进企业深化改革,完善管理。

2.要在创新中加快国企审计转型升级。创新是国企审计转型升级的核心。作为国有企业审计,要从审计理念、审计内容、审计模式、审计的方法和技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要以审计监督为主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要以查找会计错误和舞弊行为主的审计向服务审计并重转变;要由事后审计为主向事前、事中审计转变;要使国企审计从防御为主向积极控制为主转变;要让以国企审计为主体的监督向审计组织协调、整合资源的大监督体制转变,要从传统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向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方法转变。

3.实施国企审计转型升级关键在人。国企审计转型升级主动的成分大于外部的压力,当国企审计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考虑如何不断前进,创新也好,转型升级也好,很大成分上是国企审计内在发展的需要去转型,其实质也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国企审计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审计人员,在于审计人员究竟有没有[来自Www.lW5u.com]过硬的理论素质和专业能力,在于审计人员究竟有没有科学的审计理念,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炼问题、创造性开展审计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等综合能力。

4.要依托科学技术实现国企审计转型升级。当前,社会科学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科技活动涉及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重大创新不断涌现,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的周期日益缩短。只有不断学习适应科技进步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当前,我国审计事业正处于以信息化为标志向现代审计全面发展的技术转型期和战略机遇期,它要求改变以往传统审计作业模式和手段,给审计人员的思维带来了强烈冲击。作为当前和未来将一定时期内存在的国企审计工作,需要不断树立和创新运用科学的审计理念、方法、手段、管理方式等,才能适应科技进步的需要,更好地推进[来自wwW.lw5U.com]国企审计全面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潘慧萍.创新—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的不竭动力.www.tzsjj.gov.cn 2012-04-27.

[2]程宏杰.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转型.魅力中国,2010,(13).

[3]吴昊.强化审计调研、切实转变作风推进审计工作转型升级 http://www.szsjj.gov.cn.2012-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