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浅析中国可持续性经济发展
杂志文章正文
浅析中国可持续性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8        返回列表

张林涛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左咏梅 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来自wwW.Lw5u.com]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0 多年,中国经济取得了相当快速的发展,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却日益受到资源环境的制约,可持续性难以为继。可持续性经济发展受到大家的重视,究竟如何实现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将对目前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的问题以及其他专家学者的研究及看法做出论述以及评价,以期对可持续经济发展做出更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可持续性;经济发展;产权制度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目前最广泛的采纳的是在1987 年由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所发表的布特兰报告书所载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则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一、产业结构升级

关于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第一种观点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张唯实,2011),张唯实认为,在技术条件确定的情况下,经过专业化的社会分工,一个自然的经济体会形成一个特定的产业结构,在这个特定的经济体中,经济增长的方式取决于该特有的产业结构的形成,产业结构形成之后,不仅仅可以促进要素可持续经济增长,还可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核心竞争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建立以第二产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基础,以第三产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体制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市场机制的调节

另一种观点时价格调节的市场机制(张树军,2007)。在经济学分析中,通过市场来解决问题的一般要素的有效配置。代际配置元素依靠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的价格调控的基本表单元素相同的元素。价格机制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但是,只有在商业化的资源条件下,可以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来调节资源要素的需求和供给,才能提高资源利用率。但是,对于非再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如果仅仅依靠市场的价格机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在现实中,由于像从要素艰难的市场条件和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收敛垄断成分信息外部性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市场失灵的现象。虽然市场机制形成的价格机制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先天性的原因,它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价格机制并不是万能的,并不能解决一切市场问题。因此,必须考虑建立其他有效的非市场因素的机制,以解决价格机制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三、制度学派的产权安排

第三种观点是新制度学派的产权制度安排。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资源利用的分析,不得不让我们想起西方的公地悲剧。西方经济学中,在产权私有的情况下,市场机制是有效的,可以使利润获得最大化,然而公共资源是不适用市场的,如果市场配置公共资源也,会引起市场失灵,不仅浪费公共资源,而且使得政府效率大大降低。因此,对于私有财产,最好的办法就是确定财产的私有产权。只用确定产权,才能彻底解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失灵;如果是公共资源的话,需要确定公共产权,让政府在公共产权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拥有公共产权,并接受市场的监督。由此可见,要想解决公地悲剧的根本问题在于正确的处理好市场在私有资源中的配置作用,以及政府在公有产权中的控制全,只有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顺利的绕开公地悲剧。因此,产权制度在资源配置中具有想当重要的作用(王岩,2001)。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最缺少的不是技术,不是资源,更不是资金,而是缺少制度。而我国现存的既定制度存在非常多的缺陷。因此,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是建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制度体系(赵海东,2001)。赵海东认为,明确划分产权,建立合理的产权制度,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产权明晰包括财产的归属关系明确,谁拥有该财产,不同权利主体之间在产权实现过程中的权责关系是清晰的。然而,指定产权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科斯的理论认为,如果可以界定产权并加以保护,市场交易就能使资源使用和配置达到最优。

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另外一种观点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达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截止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还是高环境损耗,低生态保护型的,是生态不经济和破坏型发展方式。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全面改革这种发展方式。发展方式粗放,是导致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这是因为,一方面,发展方式粗放导致大量使用资源和破坏性的开采,造成了对环境和资源的双超,即非常规使用自然资源,污染物的排放标新立异。在另一方面,地区之间发展方式粗放导致类似的产业结构,形成资源和污染排放的巨大浪费。正是由于中国经济现有逆生态的发展方式,因此不适应可持续经济发展要求,发展方式转变,需要把重点放在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上,以建立发展符合可持续经济发展要求的基本模式(操玲姣,2013)。

五、结语

最后,如何才能确保市场制度的供给,如何才能确保市场制度的扩张与发展却不是市场经济本身所能解决的。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否持续,还表现为政府服务和管理机制的改善。显然,不可能自发形成可持续性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机制,仅仅依靠市场体制也是完全不行的,因此,一个具有系统性质的监督管理体制是势在必行的,也就是所谓的政府监督管理体制。确保市场机制的供给、能确保产权制度的完善与执行实现创新驱动型发展本身却不是市场经济体系所能解决的。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否持续,实际上取决于政府职能的转变与政府服务的效率。实现现代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个自发的演化过程,而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自觉革命的产物。

参考文献:

[1]张唯实.产业结构优化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理论探讨,2011(1).

[2]张树军.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构建[J].甘肃农业,2007(2).

[3]王岩. 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探索[J].科学管理研究,2001(6).

[4]赵海东.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分析[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1(1).

[5]操玲姣. 中国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J].学习与实践,2013(7).

作者简介院:林涛(1989- ),男,汉族,河南省开封市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硕士研究生曰左咏梅(1987- ),女,汉族,河南永城人,河南大学工商管[来自Www.lW5u.com]理学院会计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