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杂志文章正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49        返回列表

孟凡影 大庆市萨尔图区财政局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现在经济发展的主模式,而怎样让科学发展观引领经济更好更快的增长就是本文所探讨的内容。在经济结构上进行优化,政府统一管理能源,把科学发展观落入实处,在技术上要创新,并且开源节流,在节省资源的情况下更好的发展经济。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能源管理;技术创新

经济的增长并不单纯的代表经济的发展,新[来自wWw.Lw5u.coM]的经济增长方式观念要有所改变,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发展经济。协调好能源的消耗与经济的发展的相互关系,在保护生态环境下发展经济。不要被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是互相矛盾的观念所误导,坚持在经济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在解决环境污染中发展经济。提高节能环保的水平,在经济发展中尽量做到少污染,把资源的利用最大化,建设节约环保型经济。

一、把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深入到企业的发展中,科学发展观落入到实处

想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就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入实处,宣扬科学发展观念,对自然不是利用与征服的心态,而是要保护自然节约资源,社会与自然应该是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就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理念,循环经济的特点是要求技术创新,资源节约,生态保护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是多个学科的综合体,但是发展循环经济不是单靠某个人或者是某个企业,这需要社会一起参与。

科技在循环经济中占据很大的地位,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先进的技术做支撑。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政绩考核指标内,这样能更好的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现在都在发展全球化贸易,对于国内和国外市场要合理的进行资源利用,利用好国家贸易分工可以满足国内矿产资源的需要。产业结构需要调整,毕竟循环经济与平时的市场经济是不同的,生产观念与消费观念都需要转变。企业经济发展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来管理企业的发展,指导区域发展和产业发展,充分的把循环经济理念带入到企业发展中,把生态效应考虑到企业发展中。对于高消耗能源的产业要进行适当的控制,努力发展低耗能少排放的第三产业,加快科技技术的创新,对于环境的处理更加高效。

二、政府对能源进行统一管理,减少能源的消耗

能源的有有限性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受到能源问题的阻碍,而现在想要更好的发展经济就要走出能源的难点中去。所以现在需要改变能源管理模式,把能源进行更好的分配。国际能源管理体制的模式有四种:第一种是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由能源部或者燃料动力部进行能源集中管理;第二种是印度等国家对能源的分散管理模式,设有煤炭部,印度国家的能源管理模式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很符合;第三种就是日本和德国等代表的国家进行的低级别的集中能源管理模式;我国现在采取的是第四周低级别的分散能源管理模式。能源产业存在着垄断与竞争的矛盾,利益永远是争端的引火线。而能源的这种经济模式使能源的改革受到了层层阻碍,想要调整能源产业结构和进行跨行业对能源进行重组是很艰难的事情,一些能源产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存在着威胁。一些地方的能源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在能源的分配上存在明显的矛盾。而一些国家设立了能源管理部门,也是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把能源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平衡各方面的利益综合规划国家能源战略和制定能源政策。

三、技术决定经济发展的程度,也决定经济发展的长远

想要改变现在的经济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需要技术的支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助力。社会需要专业型人才,国家在人才这方面更应该重视,社会形成尊重人才、需要知识的这种风气。与粗放型经济模式相比,利用知识来改变经济模式是高效的,而且资源利用率也会提高许多,也能在发展经济中保护了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关键,怎样在维护生态环境下对资源进行最大化的利用也是现在经济发展中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对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技术,保护环境也需要技术,所以科学技术在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中是非常重要的。四、政府对于资源管理模式需要改变,配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施行想要彻底的改变经济模式需要政府的引导才可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条件下,需要摒弃传统的经济模式,开展出适合现在发展的经济策略。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可以直接控制经济能源,合理的分配平衡各方的利益。只有实现经济增长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做好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才能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政府要积极推进金融、财税和投资体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培育现代市场体系,理顺和规范经济关系,尽快形成约束人们浪费资源、规范人们合理使用资源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有关道德规范,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的制度体系。

五、开源节流,实现资源节约、高效利用

具体而言,要坚持有限开发、有序开发和有偿开发的方针,实行更加严格的资源保护政策。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经济补偿机制,提高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使用价格。使资源使用者对[来自WwW.lw5u.Com]浪费资源、破坏环境造成的后果承担经济责任,承担相应的社会成本,从而使节约使用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六、优化经济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产业

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资源消费结构,转变粗放、低效率结构,努力构建节约型经济结构体系要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重点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加快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并不断提高这些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积极培育资源节约型的产业结构。

七、总结

对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的解决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和环境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当然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各方的努力。政府需要宏观控制经济市场,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技术上创新才能更好的应用在生产上,也能很好的解决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董正信,刘文英.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60-63.

[2]匡国珍.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J].理论月刊,2005,09:33-35.

[3]孙晓.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