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地方经济:制度特征与发展不平衡
杂志文章正文
地方经济:制度特征与发展不平衡
发布时间:2024-07-03        浏览次数:34        返回列表

尹丽萍 珲春市委党校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国民经济水平稳步提高。然而在实际的发展中我们发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还十分严重。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会影响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同时还会加重社会中的贫富不均现象,严重威胁社会的稳定。本文中,我们从地方政府的制度特征入手分析了地方经济的不平衡性。

关键词:地方经济;制度特征;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的经济发展观点。因此在改革开放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都致力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忽略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因此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造成区域经济之间的不平衡。

一、地方经济不平衡性分析

固然,改革开放的经济[来自wWW.lw5u.com]政策是造成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然而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口环境、地理资源等都存在着不同,这些也使造成我国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1.我国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历史原因。我国地方经济之所以发展不平衡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的。自春秋战国后期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我国在几千年的历史时期中都是一个中央集权国家。这样的国家体制导致国家政权有很强的力量,因此在地方政府的强势引导下,地方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且由于不同地方政府的引导方式不同因此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就不同。

[来自www.lW5u.Com]

另外,虽然我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然而汉民族在很长的时期内掌握国家政权,再加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华夷之辨”等思想的影响,汉民族政权对汉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扶持力度要远远大于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扶持,从而造成了汉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2.我国不同地区地理环境对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地理环境因素也是造成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在古代,由于科技水平有限,交通环境不完善,一些处在偏远山区的地区与外界的交流十分不便,因此使得这些地区在很长的时间内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阻碍了这些地区与外界的交流,尤其是经济交流,从而使得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平衡。

不管是在封建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时期,不同地区都有只属于该地区的特色产业。例如,在古代川蜀地区的蜀锦、江淮地区的海盐、淞沪地区的粮食都是专属于各地区的特色经济产业,因此造成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不同,进而造成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现代,由于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煤炭石油等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拥有丰富煤炭石油资源的中西部地区逐渐形成特色的能源经济产业,因此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

3.我国经济制度对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的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为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所以在不同地区由于政府政策或者工作要求的不同,地区内的经济发展模式就不同,从而使得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制度特征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关系分析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经济制度是造成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衡的重要因素,但是我们对制度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途径还不得而知,因此接下来我们针对这一方面展开详细研究。具体来说制度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影响经济发展水平。

(1)制度影响着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

众所周知,生产要素在经济生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不同的生产要素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推动经济的发展,而制度就是生产要素组合的规则依据,因此不同的制度特征会影响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的水平。

例如:资本投资对于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资本投资取决于投资人的主观决定。投资人在投资前往往会对投资地区的经济现状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分析,通过分析结果来决定是否进行投资。然而,不同地区为促进本地区经济的经济发展,往往会制定一系列的吸引外来投资的政策,同时制定合理的金融制度。投资人的投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制度和政策,因此我们发现地方制度可以影响市场中资本的投入与使用,从而影响到地区内经济的发展。

另外,制度还可以通过影响人力资源的增长与分配,影响区域内的人力资源的使用,从而影响到区域内经济的发展水平。制度还可以通过推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提高社会生产效率,进而提高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度还可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进而提高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

(2)制度影响着经济交易

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已经成为提高各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在现实中,经济交流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风险,这些风险影响了区域间经济交流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目前,一些地区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制度的形式规范经济之间的交易,督促人们进行公平交易,这些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地区之间交易的积极性,降低交易过程中的风险,从而提高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制度影响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体在参与社会生产过程中,其自身的利益经常与社会利益产生冲突,此时个体会倾向与满足个人需求,从而损害了社会的利益,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但是,我们通过制度化将个人努力与社会报酬挂钩,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充分保障了个体的利益,从而使得个体利益逐渐向社会利益靠拢。个体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就是在增加自己的财富,这会极大的提高个体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三、结语

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我们只有充分的了解造成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才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消除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从而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晓桐.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消费导刊,2013(10).

[2]李欣欣.浅析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不平衡根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1).

[3]丁四保.我国的地方经济:制度特征与发展不平衡[J].经济地理,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