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对于工商管理未来发展的研究展望
杂志文章正文
对于工商管理未来发展的研究展望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4        返回列表

刘骏昊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

摘要:经济社会的发展伴随着管理理论的产生,而管理理论的特点也反应出经济社会的特点和需求。因此,通过经济社会环境分析以及社会变化预测可以把握管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本文将首先从管理学各流派产生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各学派的主要观点以及特点出发来发现管理理论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对当前社会的分析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来对工商管理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管理学流派;经济社会;发展展望

一、各流派的产生背景及特点

1.古典学派。古典学派的产生是在20 世纪初期,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以及韦伯的官僚集权理论为主要代表。20 世纪初期,以美国为首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基本完成。在美国,由于奴隶制的废除南北部的统一、欧洲移民的流入、铁路大规模的修建、农业的发展以及对英国资金和的大量吸收使得国内的需求迅速增加;在经济危机和激烈的竞争中,资本迅速聚集,垄断组织发展起来。这一系列的发展使旧的企业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新的时代。此外,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工人劳动时间长,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工人工资很低,劳资关系紧张。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应运而生。泰勒的主要贡献是通过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制定了作业标准,使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而泰勒基于的假设是每个人都是“经纪人”的假设,认为工人都是利己的。

2.人际关系行为学派及社会系统学派。人际关系行为学派及社会系统学派的产生都是在20 世纪30 年代,前者是以梅奥为主要代表,而后者是以切斯特·巴纳德为代表。

在20 世纪20 年代,美国进入了经济繁荣时期。美国钢的熔铸量超过英法德三国钢产量的总和;汽车产量达到531.5 万辆,增长了36%;机器制造业增长了53%,加工制造业增长了14%;化学、航空、无线电和人造纤维等工业产量也比1923 年增加了一倍;对外贸易额达52.41 亿美元,超过英国占据世界第一位。而这一切繁荣的背后,都是工人们紧张、单调和劳累的工作。因而引起了工人的强烈不满,并导致工人的怠工罢工以及劳资关系日益紧张等事件的出现。梅奥认为,工人们是“社会人”而不是“经纪人”,因此组织中存在这非正式组织,而领导的职能在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主要是对人际关系学派的补充,他重新阐释了组织与人的关系。

3.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产生于20 世纪50 年代,是以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为主要代表。从20 世纪50 年代起,出现了以原子弹,电子信息,航天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 形成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并持续发展。其[来自wwW.lw5u.cOm]规模,深度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前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世界经济向真正现代化前进。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积聚,卖方市场逐渐被买方市场取代。

孔茨和奥唐奈认为,无论组织的性质多么不同,组织所处的环境有多么不同,但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是相同的,管理活动的过程就是管理的职能逐步展开和实现的过程。

二、未来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从管理理论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看到,管理理论的发展是离不开经济社会进步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了管理理论的完善。因此,为了研究管理学的发展方向应该首先分析未来的社会经济的特点。

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买方市场的地位进一步加强。随着当前社会工业化以及规模经济的形成,社会生产率大大提升,同时,也由于企业数量的不断增长,使供给远远大于需求。

2.对资源和环境越来越重视。由于资源的有限性,使企业利用资源的成本不断增加,不仅如此,随着人们对环境越来越重视,企业也不得不加大对环境的投入成本。

3.市场变化更加频繁和剧烈。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导致每个企业和公司在全球的经济中都不能独善其身。市场的某一点的波动很可能如蝴蝶效应般被逐级放大,从而对[来自WWw.lw5u.com]身处其中的企业造成巨大影响。

三、管理学发展的展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管理的职能从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及领导发展为计划、组织、协调、控制、领导和创新,管理的假设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复杂人”,不管职能的增加还是假设的改变,都是应经济社会变化而变化的。而针对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分析,本文认为,可以将预测增加到管理的职能中去,从而扩展为管理的七项职能。

预测是指掌握现有信息的基础上,依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律对未来的事情进行测算,以预先了解事情发展的过程与结果。当前的经济形势复杂,市场多变,因此,一个企业如果能较准确的预测出未来的市场需求和变化,那么这个企业可以制定出有效的生产方案,减少库存,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理统计知识在管理生产中的应用,使原本艺术性更强的管理学变得更加富有科学性。

四、不足与总结

由于知识上的一些缺陷和不足,文中的一些理论可能会有一定的错误。同时,由于只是出于个人的观点,并未做出实际的考察与研究,因此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有考虑不周的地方。不仅如此,由于知识的局限,对于预测并未提出具体的措施与办法,这是本文的一大遗憾。总结来说,本文希望通过对前人理论产生的背景以及特点,结合未来的发展方向,给出自己的意见,希望可以对管理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利军.管理学发展趋势研究[J].管理学前沿,2001. No.6

[2]李传军.管理学发展趋势分析[J].管理世界,2007.06

[3]苏勇.当代西方管理学流派[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4]郭新宇.当代管理学流派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