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对经济安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保障的探讨
杂志文章正文
对经济安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保障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0        返回列表

王锟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产业安全、区域经济安全、国家经济安全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关系,探讨了维护经济安全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作用。由此证明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但关系到怎样发展经济,同时也关系到怎样保障经济安全。国家经济安全的维护,不但对经济发展的转变有积极影响,还可以发达国家对国内经济的干扰。总之,要想保障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安全绝不能被忽视。

关键词:经[来自www.lw5u.CoM]济安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

一、产业安全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一,中国主要是以增加物质上的资源耗费来维持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其和大量的外资进入多多少少也有关系。就外资而言,其带来的主要是高污染、高能源以及高材料耗损的密集形式产品,然而,大气、水、土地以及矿产等资源正好是政府可以廉价甚至是无成本的利用资源,政府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GDP,达到国家设定的政绩标准。在加工贸易以及由外资所控制的那些合资企业推动下,国内的第二产业明显落后,资源方面的耗费在要素结构中的投入越来越大。在年,中国GDP 总量按照现行汇率来计算只占世界的约,但是却耗费了全球的煤炭、的水泥以及的钢,较为落后的生产形式不但不依靠现代化管理,同时也不依靠先进的科技。所以说,虽然跨国公司在我国施行的是“合伙”的管理制度,可是我国的管理却有一种野蛮的管理性。从此可以看出,要想使得要素投入结构从主要以资源耗费为主转向以管理创新、综合素质提高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主要条件之一就是产业安全。第二,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是以出口拉动为主要需求结构,其与大量的外资进入不可分开。就外资而言,其对国内制造业的控制步进占据我国主要市场,更是为了能够得到国内大量的资源以及较为廉价的劳动力,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高,是他们拥有的加工贸易,占据国内出口总量的一大半。所以,在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二年以后,国内对外贸易由年的左右上升之,年上升到; 年与年大约为。为了从困境中走出来,政府进行了超常的投资措施,不但造成了产能过剩,也对通货膨胀造成了压力。从此可以看出,需求结构要从依靠出口拉动和投资转向依靠出口协调、投资、消费,产业安全绝不能忽视。

二、区域经济安全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一,能够不断推动经济发展形式从主要依靠出口拉动转向依靠出口协调、投资以及消费。中国在以往的一段时间里,一直以东部沿海区域的发展为主要经济战略,为的是能够与美国、欧盟等国家建立起一个长期贸易的关系。因为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并没有对中国采取得对外放放而对中国减弱技术歧视政策,所以东部沿海区域还是主要依靠发达国家的贸易市场,引进外资方面还是以高污染、高原材料耗费、高能源耗费、较低技术能力、较低附加值的外资形式为主,贸易方式上主要以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加工方式为主。到21 世纪初期,就广东省和江苏省而言,广东省出口依存度和外贸依存度分别达到了和,江苏省则达到了和,最后都在年的金融危机当中受到了严重损坏。

第二,能够不断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从依靠资源的耗费转向主要依靠管理创新、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先进的科技。我国沿海地区是加工贸易的密集地区,不断是的国家将大量资源投入其中,造成国内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落后,两极开始分化。东部沿海区域以中西部区域的廉价劳动[来自www.lw5u.Com]力、资源以及原材料为主要依靠,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使得我国很快成为国际上最大的资源耗费国,其中每单位所耗费的资源大约是美国的倍,是欧盟的倍,是日本的倍。东部沿海区域的现代化产业虽然较为先进,可是在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却较为落后。

三、国家经济安全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一,不断使国内社会主义公有制与按劳分配为主要结构的基本制度得到巩固,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就社会主义的生产目标而言,其主要决定因素在于按劳分配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它认为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不是为了满足资本家的利益,而是要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中国在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至今,人们的收入尤其是劳动居民的酬劳在国内的平均水平中占据较低的地位,而且呈现下降的形势,就基尼系数来讲,也从1979 年的0.12 增长到21 世纪初的0.45,很快超越了贫富差距较大的如发达国家中的美国,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其主要不但是因为二次分配教委滞后,最主要是因为按劳分配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受到损坏。私有制企业不断增多,在利润方面,一次性分配的比例定会增高。差距不断扩大,严重限制了二次分配调节能力,所以我国不能只在分配制度上研究问题,更应该把重点放在所有制上面。

第二,国家经济权利的维护,对抵制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中国经济形势转变的干扰具有积极作用。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美国对我国的产品出口仍然呈现歧视态度,这是中国和美国贸易逆差最根本的原因。可是美国却用其为借口,使得中国持有大量美国企业债卷和国债。之后,美国将美元进行贬值,以此为要挟使中国市场对美国资本进行开放。伴随着大量的资源被外资所消耗,国内在市场销售、技术以及品牌上对国际市场更加依赖。如此一来,需求结构依赖出口供给的现象就会越来越严重。所以说,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立与对外开放的实施,可以减少对发达国家的依赖,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保证和前提。

参考文献:

[1]陈明星,陆大道,查良松.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国际比较[J].地理研究. 2009(02)

[2]许艳,濮励杰,张丽芳,朱明.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时空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

[3]安翔.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基于帕加诺模型的实证检验[J].经济问题. 2005(10)

[4]王金营.经济发展中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相关分析比较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05)

作者简介:王锟,(1993- ),汉族,女,本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