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业的挑战
杂志文章正文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业的挑战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86        返回列表

汪智杰 浙江财经大学

摘要: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对金融机构尤其是传统银行业的冲击已经显现出来,未来随着互联金融发展不断壮大,将会与传统银行业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甚至由此改变传统银行业的经营模式和运行格局。本文通过已有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结合互联网金融发的现状及特征,分别从进入壁垒、利率市场化、行业竞争、金融监管四个方面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传统银行业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行业进入壁垒;利率市场化;金融监管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和特征

在国内,互联网金融概念较新。首次由谢平提出,他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是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谢平,2009)他认为在这种模式下,支付便捷,资金供需双方可以直接交易,能够[来自www.Lw5u.com]大幅减少交易成本。市场参与者更为大众化,更是一种普惠式金融模式。他同时指出支付方式、信息处理、资源配置是互联网金融的三个核心部分。

其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支付便捷、受众广泛。互联网金融模式具有支付便捷的特征。这主要是由于在相关信息技术的支持下, 主流支付手段逐渐被移动通信设备、无线通信设备所构成的移动支付手段所替代。由快捷、方便、成本更低的第三方来完成支付成为商家和客户进行支付的选择。

第二,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相对较低。这主要是因为,通过社交网络、搜索引擎、云计算等生成和传播[来自wwW.lw5u.cOM]信息并进行组织和结构化地分析,新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得以产生。通过这种方式,每个个体产生的有限信息被整合和拼接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 从而给金融交易提供了充分的信息基础。因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不对称的信息变得更具标准化和结构化的性质,最终形成了动态变化、时间连续的金融市场信息序列, 从而使得金融交易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得到了有效的降低,即使市场具有相对较低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第三,资源配置具自主性。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和互联网相关信息技术,我们能够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较为方便地查阅交易对象的交易记录、通过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较为全面和深入地掌握交易对象的信息,使资源配置效率得以提高。

第四,有独有的风险特征。首先,互联网金融由于出现时间较短,因此,我国的金融法律法规还未涉及互联网金融的很多方面,互联网金融的相关企业展的业务极易处于监管漏洞和法律盲区之中,累积风险。其次,由于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产物,其技术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互联网对传统商业银行的挑战

1.互联网金融弱化了银行业进入的壁垒。银行业市场进入壁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经济进入壁垒。一方面,规模经济使得潜在的银行业市场进入者难以筹措到实现最低限度生产和销售所需的巨额成本,市场进入难度增大;另一方面,新进入银行一下子难以达到使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均为最低的适度规模,从而市场竞争力较低,生存难度随之增大。

第二,政策性进入壁垒。政策性壁垒是中国银行业的主要进入壁垒,突出表现在政府的进入管制上。我国的银行以国有为主,民营企业即使有大量至今也会由于政府政策的阻止而很难进入到银行业,所以政策的壁垒是主要的壁垒。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进入壁垒的弱化主要体现在互联网金融的政策优势。这一点也是最主要的。国家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一直持鼓励支持态度,在互联网金融如火如荼的发展过程中,央行、证监会等监管会部门始终秉持着积极、开明、宽容的态度。2013 年以来,不少有利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2013 年6 月19 日,国务院推出措施,推动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鼓励金融创新;2013 年7 月5 日,金融“国十条”出台,再次强调要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明确了民资进入金融业的改革政策;2013 年7 月19 日,央行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 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2014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密切监测跨境资本流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所以,国家的政策已经逐渐对互联网金融重视且支持起来。

2.互联网金融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第一,互联网金融侵蚀传统商业银行的收入。首先,传统银行业依靠存贷差盈利占比高达70%-80%,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与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相差高达10 倍,导致银行存款流失,银行客户减少。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13 年10 月住户存款流失严重,减少的存款多流向理财、信托等产品,而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参与,降低了基金等理财产品的门槛。同时,网络贷款深得中小企业的青睐,未来网络借贷的发展将会影响银行的放贷规模,减少银行的收入来源。其次,银行的金融中介角色面临弱化,互联网金融分流了商业银行融资中介的服务需求,改变了商业银行独占支付中介的格局。例如,2012 年支付宝日交易金额高达45 亿元,周沉淀资金高达300 亿元,相当于中等规模城市银行的沉淀资金量。届时互联网金融将利用它的高效、便捷、低成本等特点将商业银行的客户吸引过去,使商业银行的客户减少,从而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

3.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经营模式的冲击。第一,银行垄断资金支付的格局被打破了。传统银行业,凡是需要结算支付的业务必须通过商业银行这个中介媒质方可实现。但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政府向第三方支付公司颁发了经营牌照,业务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已经延伸到目前商业银行办理的业务,例如水电气缴费、信用卡还款,甚至已出现金融脱媒的业务,例如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快捷支付业务,完全绕开银行而独立完成资金的支付转移。2010 年至今,支付业务市场份额的80%属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超银联和银行的网银支付的总量。2012 年“双十一”支付宝的成交量超过1 亿元人民币,2013 年“双十一”当天达到1.88 亿笔。银行所处的支付地位,受到严重的冲剂。第二,银行信贷供给格局被改变。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信贷平台提供的贷款模式已不同于商业银行的操作模式,资金供需双方依赖平台寻找与其资金期限、金额、利率相匹配的对方,即可完成资金的借贷。不仅手续简便、操作简单,更适合个性化的要求,对客户的需求能够很好的满足,受到大众的认可。截至2013 年年底,仅阿里小贷发放的贷款累计超过1600 亿元,累计客户数65 万,互联网的直接融资模式正在形成,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给与重创。

4.互联网金融对银行服务模式的冲击。首先,促进商业银行注重客户的体验。商业银行一向以客户为开展业务的基础,客户是银行持续发展的源泉,但是,互联网利用交互式的营销策略、开放式的金融平台、简易的操作程度以及具有个性化的服务产品,受到了客户的青睐。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对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体来说会有较大的变化,原有的物理网点的优势被弱化,无形中稀释了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当前的互联网金融尊重客户体验、在平台开放的基础上,体现个性化、多样性的服务模式。客户参与金融活动将大大减少或者不存在人与人面对面接触的可能,商业银行要想扭转这种局面,需要在区别客户贡献度的基础上注重客户的体验。从客户的角度来审视金融产品、重新对金融产品进行设计、完善金融的服务体系、实施网络营销的策略同时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的服务流程等等。

其次,促进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互联网通过信息透明化,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而信用恰恰是金融的本质与核心。在无抵押、无担保的情况下向陌生人成功融资,这种状况在传统经济模式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却成为了现实。互联网金融企业拥有大数据、云计算等。这些技术能够帮助互联网金融公司在信贷审核时,把借款人的网络交易和信用记录作为参考和分析的指标,从而帮助降低投资者的风险。因此,互联网金融模式可以超越传统融资方式,使其资源配置更有效率,交易成本大幅减少,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银行在2004 年就曾提出,将中小企业业务作为银行的转型方向,但推进难度比较大,仍是没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与此同时网络小微贷款模式的竞争力迅速显现出来。例如,阿里集团开辟的阿里小贷业务等丰富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门槛,更容易赢得客户市场,其利用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有效降低了客户的信用风险。互联网企业灵活多变的应对方式与积极创新的行动力,要求商业银行要加快调整步伐方可不被互联网金融所击败。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根据上文所述,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将会造成很大的冲击。互联网金融强势袭来,倒逼中国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建立统一、公开、透明的金融市场,比如,攻克存款利率上限管制的最后堡垒,彻底消灭目前事实上存在的管制利率和社会融资市场化价格的双轨制现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传统银行的议价能力。

银行一方面必须摒弃金融老大、垄断以及长期存在的行政化低效率管理思维和模式,另一方面必须加快追赶互联网金融的步伐。寻求与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展开合作,开拓互联网金融业务,传统银行借助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线上的客户大数据,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借力传统银行管理金融业务的经验,二者最终实现互联金融上的双赢结果。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2]章连标,杨小渊.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J].浙江金融,2013,23(10):31-33.

[3]四川银监局课题组,王筠权,王国成,金强.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研究[J].西南金融,2013,22(12).

[4]袁博,李永刚,张逸龙.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24(12).

作者简介:汪智杰,浙江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西方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