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机构投资者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
杂志文章正文
机构投资者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6        返回列表

董露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中国农业银行昆山兵希分理处

摘要:随着我国机构投资者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机构投资者在我国股市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出来,机构在公司治理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从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与公司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探究机构投资是否会对公司财务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财务绩效;上市公司

随着世界经济飞速增长、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两权分离作为现代公司制企业的特征显现出来,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让企业经营专业化程度得到了提升的同时也带了公司治理中的一大难题:如何去激励和监管经营者。在政府提出“超常规培育机构投资[来自wwW.lw5u.cOM]者”的政策影响下,我国机构投资者正逐渐发展壮大并成为金融市场主导力量。

一、机构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影响的研究设计

1.研究假设

机构投资者相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具有诸多优势,如:信息来源渠道多;各类专业化人才分工协作,手段和方法先进;掌控资金量巨大等。这些专业机构在进行投资决策前通常会进行大量的实地调研,并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发展前景等进行详细分析。当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上升到一定比例,其介入公司治理所获收益就会超过所花费的治理成本,便会积极参与到公司治理经营中去,进而提高公司的绩效水平。而机构的持股比例反映了机构对于公司的影响力。据此提出假设

假设1: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对于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具有正效应。

假设2: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可能也受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影响。

2.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实证部分选择了上证180 指数的公司,这些公司具有行业分布广泛,代表性强,公司财务报表真实性、完整性较高,绩优的特点,故本文以上证180 公司作为实证样本。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剔除了上证180 指数成分股中的数据异常以及亏损的公司,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最终得到了152 家公司的2012 年财报数据作为分析来源。

3.变量选择

(1)因变量。净资产收益率(ROE)衡量了一个公司的经营业绩,是综合性极强、最具代表性的财务指标,能反映公司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和股东投入资金的获利能力。

(2)自变量。机构持股比例(PI)。为了能够全面反映机构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整体影响,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定义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比例。

(3)控制变量。由于公司财务绩效指标还受其他很多因素影响,因此还必须设定一些控制变量。本文考虑以下控制变量:①资产负债率(DA)。因为利息是税前支出,考虑到税盾效应,负债率高的企业通常税负水平较低,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带来的是公司营运成本的下降,进而提高公司财务绩效。②资产规模(SI)。为了便于统计计算,公司规模采用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最为公司规模。

4.建立回归模型

根据上述变量设计,设置如下模型分别检验假设1 和假设2

方程(1)ROE=α1+β1*PI+β2*DA+β3*SI+ε1

方程(2)PI=α2+γ1*ROE+γ2*DA+γ3*SI+ε2

二、研究结果分析

1.描述性统计分析本文使用的统计计量软件是stata12,通过对152 只股票进行2012 年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可知:152 家样本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14.17%,其中最小的仅为0.15%,最大值为50.22%,可见我国上市公司绩效水平参差不齐。机构持股比例最小为0,最大值为64.81%,平均值为12.86%,相比美国上市公司平均都能达到50%-60%,表明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仍处于初级阶段,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回归分析。1.对方程(1)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发现,R 方等于0.24,模型对上市公司绩效的解释程度为24.7%。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PI 的系数符号为正,P=0≤0.05,表明机构持股比例在5%的置信区间下,机构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绩效具有正相关关系且通过相关性检验,机构持股可以促使上市公司的绩效得到提高。资产负债率和公司规模分别对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产生负相关关系和正相关关系并且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起到了很好的控制变量的效果,提醒我们资产负债率和公司规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对方程(2)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模型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解释程度为25.24%。上市公司绩效ROE 的系数符号为正,P=0表明在95%水平显著,表明上市公司业绩在与机构持股比例具有显著性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机构在投资决策时,很关注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指标。资产负债率DA 和公司规模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对机构投资者最终决策的影响不明显。

三、结论

通过上述理论与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机构投资者作为外部投资人,随着其在上市公司中持股比例的不断提高,对于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起到的正向作用也就越大。同时机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也充分考虑了该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水平。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机构投资者的引入是很有优势的,机构投资者拥有高素质、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广泛而又及时的信息渠道,高效而又优秀的组织管理能力,对上市公司的经营决策等能起到非常良好的咨询作用,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上市公司所存在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希,李捷. 机构投资者与公司绩效关联性的实证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11,10:85-87.

[2] 吴晓晖, 姜彦福. 机构投资者治理效率研究[J]. 统计研究,2006,09:33-36.

[3] 彭仕卿.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J]. 财会通讯,2009,27: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