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锑价格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及建议
杂志文章正文
锑价格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及建议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90        返回列表

侯雨晨 郑春梅 雒安琪 陈光宇 余学勇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本文是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课题的阶段性成果摘要: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锑生产国和出口国,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的80%左右,更需重视,近年来国内锑价格的不断波动。通过对近年来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影响锑价格变化的因素是全球经济复苏、生产成本增加、产业政策的变化。全球经济复苏是锑价上涨的前提条件,生产成本的增长直接反映到价格上,产业政策决定宏观方向的发展。在对这些因素的分析中得出了对锑企业的发展建议,以此促使我国的锑业进出口公司迎对变势、把握机遇,走入国际舞台中心。

关键词:锑价格;全球经济复苏;生产成本;产业政策

一、引言

锑是一种较稳定的金属,常温下在潮湿的空气中也不会氧化。60%的锑用于生产阻燃剂,而20%的锑用于制造电池中的合金材料、滑动轴承和焊接剂。锑的特殊性质,使得锑在很多行业有广泛的应用。

从表1 可以看出,在2008 年-2013 年间,锑价格的总体发展水平呈上升状。2008 年-2011 年8 月期间有达到上升区间的最大值,2011 年8 月至今,锑价格总体上在走下坡路。2011 [来自wWw.lw5u.coM]年8月-2012 年6 月期间价格大幅度下降,2012 年6 月之后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在2009 年初始,我国的锑价格水平处于低迷状态23000 元/ 吨,2011 年5 月达到最高峰110000 元/ 吨。在短短的两年内,我国的锑价格是2009 年的4.7 倍价格,增值87000 元/ 吨。达到巅峰之后,锑价格开始大幅度下降到2011 年9 月75000 元/ 吨,减值12000 元/ 元,而这次价格的骤降是在两个月之内。之后,锑价格一路波动下降到2012 年6 月,紧接着价格开始慢慢上升到82000 元/ 吨。2012 年6 月锑价格局部达到最高水平,之后锑价格呈下降趋势,达到目前2014 年6 月55000 元/吨的位置。

表1 2008 年3 月-2014 年6 月中国市场锑锭价格走势

二、文献综述

我国对锑价格的科学研究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供求关系学派,其认为影响锑价格波动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锑供不应求;第二类是认为全球经济复苏是影响锑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第三类是以中国各种因素为研究对象。

1.供求学派

李超(2011)认为供不应求是锑价上涨的关键原因。我国稀土整治的“江西模式”或许会在锑行业复制,锑供应将受到国家政策的调控,资源优势将转化为市场优势,从而推动锑价上涨。近些年,国内的锑产区时而发生意外事故,带来了锑价的大幅波动。杨薛玲(2012)认为2012 年11 月,锑市场供应方面较之前没有大的变化,由于缺少下游消费支持,其上升推动的作用逐渐减弱,月末时市场又重回迟缓状态。据国外贸易商反映,国际市场需求相对低迷,对中国锑品出口产生较大影响。从供需基本面分析,锑市场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李艳艳(2014)认为2001-2013 年的十来年间,我国锑市先后经历供应过剩- 供不应求- 供过于求的发展历程。2011 年前行情逐步从谷底上涨至高位,供应量不断增加,2011 年后开始需求面急剧萎缩,供应平衡格局就此打破,行情发展承压。在行情低迷期,国内供应面控制效果显著。

2.全球经济复苏

李超(2011)认为全球经济复苏是支持锑价上涨的前提条件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9.798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 个百分点。2011年1 月中国CPI 同比增幅为4.9%,低于市场预期,CPI 全年均值可控制在4%-5%之间,多项指标表明中国经济正处在可控的良性发展阶段。近段时间,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环比下降,低于市场普遍预期,显示美国经济处于复苏之中。

3.中国各项因素

冯君从(2005)认为首先中国出口退税调低刺激锑价走高。其次,中国贸易政策制约精锑的供应国家降低出口退税率是新的资源战略的具体体现,其目的是为了限制资源性产品的出口,节约资源。由于国家的贸易政策鼓励加工产品出口,中国向国际市场精锑的供应量趋于减少只要中国贸易商和生产商有秩序地出口,保持国际精锑市场供应紧张,锑价将保持坚挺上扬的趋势。杨薛玲(2012)认为12 月份国内锑市场运行整体将保持相对弱势运行状态,锑价虽然遭遇下行压力,但鉴于成本因素,且目前锑矿价格坚挺的现实,锑价下行空间相对有限。

谢群(2014)认为中国最大的锑矿,也是世界最大的锑矿,湖南锡矿山锑矿的资源正在逐渐枯竭。随着优势资源的逐渐消失,中国锑产品的开发成本出现快速上升,进而带动了国内外市场锑价的上扬。可以确定的是,由于湖南锡矿山锑矿资源逐渐消失,全球锑价上涨不可避免。综上,在对影响锑价格变化的因素研究中,供求学派抓住了最基础的影响因素,从本质出发,遵循价格规律的发展,考虑到国内外市场的共同作用,这样是比较全面、科学的研究,也是众多学者中意见比较一致的观点。全球经济复苏观点,主要是从宏观层面上来进行研究,从全球发展的趋势来研究锑价格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与当前国际经济发展形势相结合,是与时俱进的研究,对锑价格影响因素的研究而言是一个卓越的研究发展。另外,从中国各项因素入手的研究方法,本身而言就是研究上的一种创新与研究上的进步,使研究从宏观的角度转移到微观的角度上,更加细化、谨慎地去研究课题。

[来自wwW.lW5u.coM] 本文数据更新,理论更深入。对于供求关系的研究,在许多学者的努力下,理论相较而言是完善的。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形势瞬息骤变,宏观背景下的研究就尤为重要。全球经济复苏观点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指引和借鉴。此外,在研究领域中,中国各项因素的研究角度是比较新颖且研究尚未深入的。因此,本文将会在微观方面进行更深入的调研,让研究更加全面、科学。

三、影响锑价格变化的因素

1.全球经济复苏

在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的经济跌入谷底,危机席卷各个行业。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家,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由此可知,美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变化牵动着中国、全球经济的变动。美国经济在2013 年获得动力,不仅经济连续四个季度增长,而且增幅快速攀升,第三季度经济增长了4.1%,是自2011 年9 月以来的最快增速。失业率也一直呈下降趋势,加上2013 年12 月底美联储宣布开始小幅削减资产购买规模,这意味着美国经济已呈现健康增长势头。据中国新闻网资料显示,中国2013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68845 亿元,同比增长7.7%。美国经济复苏对中国经济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不断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幅度。

世界上最大的锑消费国是美国,每年锑的消费量3.5 万吨左右。在美国锑的主要消费领域是用于阻燃剂的生产中。鉴于美国矿锑的产量很低, 根据矿产品统计年鉴2007 美国锑产量主要是以再生加工的形式而来的,因此锑的消费几乎全部依靠进口。由此得出,在2009 年之后的全球经济复苏使得消费预期增加,锑消费量也同比上涨。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复苏,促使锑市场的回暖,锑价格的上升。据世界有色金属资料显示,2013 年之后,美国经济发展稳定,锑市场供应稳定,中国对美国锑供过于求、需求不足,我国国内锑价格下跌。

2.生产成本增加

我国拥有世界上富饶的锑资源,锑矿山多为单锑型矿床,这种矿床与国际上其它锑产国相比易采、易选、易冶炼。根据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有利的自然禀赋可以使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绝对低于别国而在该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上处于绝对有利地位。中国锑产品由于有利的自然禀赋,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早期的锑价格也主要受生产成本影响,锑价格较低。随着锑在汽车、军事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凸显,全球对锑的需求里上升,且中国的长期以来,中国矿山锑产量一直稳居世界榜首,由于国内需求有限,大量锑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造成国际市场锑产品严重供过于求。中国政府试图通过加强税收管理来控制锑的无序生产和盲目低价出口,如调低出口退税率,使每单位的生产成本上升,刺激锑价上涨。

此外,金融危机后,由中国迅速飙升的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土地等资源成本引起的生产成本上升,直接反映到锑价上,使锑价在2009 年后节节走高。如表2 2003 年-2012 年所示,我国采矿业的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水平逐年上涨,2012 年的采矿业年平均工资水平是2003 年的6 倍。那么,采矿业的生产成本就大幅上升,导致锑价格的波动变化。

表2 2003 年-2012 采矿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变化表(亿元)

3.产业政策

我国锑的对外供给量大于对内供给量,是一个锑出口大国。锑是一种稀有资源,国外通常不开采各自国内的矿产资源,而采取直接从中国进口来代替。对于,国外大量的锑需求,国内供应商为谋取利益,违背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大肆开发锑矿资源,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使得锑价格低。如此局面,引起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利用政策来进行宏观调控。

2005 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钨、锡、锑及稀土矿冶炼列入限制类;2006 年,发展改革委发布了《锑行业准入条件》。2009 年4 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2009 年钨矿锑矿和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首次的锑矿的开采总量进行控制管理。另外,暂停受理锑矿探矿权、采矿权申请,来配合实施开采总量控制管理。从2009 年开始,锑矿开采总量就开始得到上限控制。我国的供给量增长下降与国外旺盛的需求量达不到平衡,供小于求。于是,2010 年锑的中国市场价格比2009年上涨2 倍。并且,2009 年之后价格虽有上下波动,但基本上都比2009 年的价格更高。2014 年6 月国内价格依然是2009 年价格的2 倍多。政府的产业政策通过供求关系的变化,作用在价格上。

四、对锑企业的发展建议

1.开辟外贸新市场

全球经济复苏对企业而言,带来最大的挑战就是产能过剩。美国经济复苏使我国锑企业供过于求。面对这一局势,我国锑企业应该开辟外贸新市场,努力扩展市场份额。虽然,美国是我国锑出口的消费大国,但是由于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采取经济复苏的措施,美国经济复苏给企业带来了有利的贸易条件,也带来了需求不足的弊端。因此,企业可以向南开拓澳大利亚、中南美等其他国家的市场,向北开拓俄罗斯、欧洲等国的消费领域,甚至可以发展中东、非洲等国家的进口市场。在市场多元化、出口渠道多元化上着手,使需求得到提升,稳定国内锑价。

2.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在金融危机后,中国的劳动力、原材料、土地等成本飙升,使中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劳动力密集的优势逐渐丧失,降低了锑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企业应紧跟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政策导向,更多地利用知识、技术、创新来提高对外经济活动的竞争优势。此外,全球现处在技术快速更新换代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及时与国际技术的接轨,改进生产技术。首先,企业可以加大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强企业核心技术的开发,减少重大设备、技术对外依存度。力争依托资源优势和核心技术,将锑业发展成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走向国际化的前端。提高开发使用效率,使生产规模化、智能化,降低单位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空间,增加企业经济利益。其次,产品多元化。开发锑的精细产品, 对锑进行深度加工,提高锑产品的附加值。既可以减少锑资源的浪费,又可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此外,锑的深加工产品种类繁多,企业应建立健全、成熟的生产体系,力求使产品的种类多元化、深层次,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3.适应产业政策、合理开发

国内开采存在无节制问题,乱采滥挖、资源利用回收率低。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导致先天资源优势逐渐丧失,我国锑资源正在衰竭。近年来,锑价格上涨,导致部分企业过度开采锑资源,加剧原先资源衰竭的局面。企业应自觉遵守国家政策规定,进行整改,适应产业政策,合理开发资源,提高资源利用回收率。同时加快调整步伐,与国家宏观大局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安全开发优先。

参考文献:

[1]冯君从.调低出口退税率,锑价趋涨[J].中国金属通报,2005,25,15-16.

[2]李颖.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化危为机谋突破[J].矿山机械,2013,41(5),156-157.

[3]李增达,张福良,胡永达,张阳.锑矿开发利用现状发展趋势[J].中国矿业,2014,23(4),11-15.

[4]谢群.中国锑矿业将实现集约化发展发展锑[J].中国金属通报,2013(9),42-43.

[5]李艳艳.浅析锑市十年[J].中国金属通报,2014(4),34-35.

[6]杨薛玲.锑价弱势中寻求稳定[J].中国金属通报,2012,47,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