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商业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对中国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实证研究
杂志文章正文
商业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对中国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84        返回列表

李阳 南京财经大学

摘要:本文使用较为前沿的分位数回归技术,对2010-2012 年中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规模和地区生产总值的截面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总规模与地区生产总值正相关。并且随着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乘数效应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分位数回归;地区生产总值;房地产投资

一、引言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短期的需求效应,由凯恩斯理论,GDP 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进出口四部分构成,增加投资可以直接增加总需求,从而带动总产出增加;二是长期的供给效应,投资可以形成新的后续生产能力,为长期的经济增长提供物质和技术基础。在对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中,学术界已经证明,固[来自wWw.lw5u.coM]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波动的重要因素。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房地产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也进行了较多的讨论。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使用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由于研究时使用的样本和解释变量的定义的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Coulson 和Kim(2000)认为房地产投资是引起经济增长的原因。Liu(2000)发现经济增长对房地产投资存在反馈作用。沈悦和刘洪玉(2004)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增长对房地产投资具有单向因果关系,经济波动会引起房地产投资的波动。

另一类利用要素贡献分解法来分析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刘洪玉和张红(2006)测算得出,1998-2001 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4.3%。王维安(2004)研究发现,2003 年,中国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9%。梁云芳(2006)的研究指出,2004 年,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8.5%。

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文的不同之处有两点:第一、以往的研究主要采用全国的数据或者单独对某一省市进行研究,采用时间序列数据,而本文采用31 个省(市)的截面数据,分析区域层面的影响;第二、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本文使用较为前沿的分位数回归技术,考查不同的分位点上,房地产投资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目前为止,国内使用该方法来分析该问题的文献非常少。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说明

传统的线性回归模型描述了因变量Y 的条件分布受到自变量X 的影响过程。如果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满足零均值同方差的假设,则此方法为最佳线性无偏估计(BLUE)。但是实际的经济生活中,这种假设常常无法满足,数据可能会出现尖峰厚尾、数据存在异方差等等,这时,普通最小二乘法将不再适用。为了弥补普通最小二乘法在这方面的缺陷,Koenker 和Bassett在1978 年提出了分位数回归的思想。它依据因变量的条件分位数对自变量X 进行回归,得到不同分位数下的回归模型。分位数回归可以更加精确地描述自变量X 对于因变量Y 的变化范围以及条件分布形状的影响。当自变量对于不同部分的因变量的分布产生不同的影响时,分位数回归可以更加全面的刻画分布特征,从而得到全面的分析。

本文采用的模型如下:

式中,gdp 为31 个省市的地区生产总值;estinv 为各地区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总规模;ε 为误差项。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的5-29 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总规模及完成情况(2010-2012年)和相应的2-14 地区生产总值和指数(单位均为亿元)。模型中选取的代表性的分位点为0.2、0.4、0.5、0.6、0.8,使用的工具为Eviews7.1。

三、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分别求地区生产总值的分位数值,可得下表:

可知,平均来说,房地产投资增加一个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会相应地增加7.75 个单位,即房地产开发投资与地区生产总值

并且由图像可知,不同的分位点之间,gdp 和estinv 的回归关系基本相同。

从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确实随着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而变化。具体来说,随着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房地产企业开发投资总规模对地区经济的乘数效应越来越大。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同样的增加比如1个亿的投资,经济最发达的20%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相比经济最不发达的20%的地区,会多增加4.22 亿。这意味着,在同等条件下,如果各个省市采取同样的政策来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投资,那么省际间的经济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仅仅从房地产投资这个视角看,要保证省际间的均衡增长,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应该增加对房地产的投资,增加基数,从而在乘数较小的情况下,也可以保证一定量的增长。

由类似的过程,我们也可以得到2011 年和2010 年相应的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除了都满足在同一年度,在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房地产企业开发投资总规模对该地区经济的乘数效应越来越大这一论点外,我们还可以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单位房地产企业开发投资对经济的贡献即乘数效应整体呈现一个下降趋势。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的实证分析除了验证了较多学者关于房地产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定性结论,即房地产投资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有效的拉动经济增长之外,还分析比较了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发地产投资的乘数效应的区别。

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房地产投资对经济的增长能够起到促进作用;(2)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来自wwW.lw5u.CoM]区域差异,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越大。(3)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房地产投资的乘数效应整体呈下降趋势。

本文的政策建议为:(1)合理发挥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保证房地产投资和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2)实施区域性的房地产政策。由于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即乘数效应存在显著区域差异,那么政府在制定房地产政策时就应该避免一刀切,多实施区域性的房地产政策。具体来说,如果为了保证省际间均衡发展,那么政府应该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中部和西部地区)房地产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多投资,在乘数较小的情况下,增加基数,保证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同步增长;但是,如果说政府想要使同样的资金对经济增长发挥出最大的贡献,那么就应该鼓励企业将资金投放到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就是房地产投资乘数最大的地区。具体政策该如何选择,还要取决于政府制定政策时的目标。(3)不能将地区经济发展过多的依赖于房地产投资。尽管不同地区,房地产投资乘数有大有小,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地产投资乘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即同样的资金,在相同的地区,对该地区的乘数效应逐渐减小,那么在依靠房地产投资拉动经济的同时,政府应当寻求一些其他的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这样在房地产投资乘数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制定政策,将企业的投资引导向乘数效应更大的行业上去,保证长期内,经济可以以比较高的速度稳定的增长。

参考文献:

[1]雷辉.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2).

[2]黄忠华,吴次芳,杜雪君.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J].金融和贸易经济学,2008,(8).

[3]刘金全,于惠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影响关系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2(1).

[4]陈建宝,丁军军.分位数回归技术综述[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3).

[5]刘生龙.教育和经验对中国居民收入的影响———基于分位数回归和审查分位数回归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4).

[6]梁云芳,高铁梅,贺书平. 房地产市场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6,(3).

[7]梁云芳,高铁梅.中国房地产价格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7,(8).

[8]沈悦,刘洪玉.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与GDP 的互动关系[J].清华大学学报,2004,(9).

作者简介:李阳(1988- ),男,河北深州人,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