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论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与原则
杂志文章正文
论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与原则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8        返回列表

范松 枝青岛滨海学院

摘要:管理会计在我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被引入会计行业,一些专家、学者根据资源和经验逐步深入研究并丰富了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实践,使管理会计的运用得到了有效的促进。本人根据多年上岗经验,针对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与原则进行讨论和分析,以有效的解决其中带来的问题。

关键词:管理会计;假设前提;原则

一、管理会计假设前提概述

1.意义。管理会计的假设含义即是当出现一些未得到确切认证或无办法正面进行论证的各类会计事项以及经济类事务时专业会计人员要通过客观的常规情况以及事态的发展来作出符合常理的判断及解释。

由于管理会计的假设在整体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中不仅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是完成管理会计目标的先决条件,管理会计的假设对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因此管理会计的假设一方面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一方面依然需要专家学者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分析完善其中存在的不足。

2.管理会计的假设基本内容。(1)会计的实体假设。会计的实体假设即限定了被管理会计者的操作空间、范围以及运行各项活动的立场。与此同时,管理会计会提供指定的、可选择的或企业中的内部会计给企业各部门的管理人员,由此可见,管理会计的主导方向层次分明。(2)会计的分期假设。会计的分期假设即限定被管理会计者的操作时间的大体范围。与此同时,将企业正在运行的生产项目以及融资、集资等活动,规定成一定限制空间的活动,其目的在于随时有效的提供出企业的管理信息。根据企业自身的运营状况以及企业需求及时变更企业会计的分期时间,及时有效的拟出管理会计内部报告,用来监控和审核各单位部门的一切经济流程。(3)持续运作的假设。持续运作的假设即限定了被管理会计的操作基本方法,也就是无限的延续企业和各级责任制单位的正在运行的生产项目以及融资、集资等活动。长期这样下去,确保了管理会计的预判、决定并控制了与工作绩效有关的所有工作所采用的方式稳定、有效。(4)计量单位的假设。计量单位的假设即企业中管理会计控制、规划以及工作绩效评定时,其计量方法不仅局限于货币计量,还可通过时间量、实物量等方法进行考核计量。(5[来自www.lW5u.com])成本性态的可分假设。成本性态的可分假设即指将所有成本均可通过性态划分成可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成本性态定义为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变动的数量关系。当然,成本性态的成立有一定的前提假设条件即“在一定的期间内以及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若超出了此限制,那么固定成本也会随之改变。此外,实际业务中经常出现混合成本,这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偏差,因此在决策时要先采取一些手段将其分[来自WwW.lw5u.com]解,有一定的主观选择性。所以,划分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界限不是绝对的,其具有一定的假设性存在。

3.管理会计假设的类型。根据管理会计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来看,可将管理会计的假设分为基本假设和具体假设两项内容。

基本假设即是指该假设已对管理会计的实际理论与操作均产生了全面影响,基本假设的深入研究有利于重新建构整个管理会计体系。基本假设包括风险价值可估量假设、会计的实体假设等。具体假设即是指对管理会计的实际理论与操作中的某一部分产生了影响,该假设有利于管理会计中某一部分内容的提升和完善。具体假设包括:成本性态的假设、本—量—利的假设等。

二、管理会计的原则

管理会计的原则与其性质和目的息息相关。管理会计可以为管理进行当局服务是因为可以及时提供给管理当局优质的,各项指标均达标且符合管理要求的信息。进而相关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的原则已成为管理会计的原则。有利于管理的信息生成是根据搜集到必要的有关的相应资料在通过适合的方法进行加工和处理。所以,对于财务方面的处理以及按规定获取原始资料也属于管理会计的原则范畴。在获取及处理原始资料上应注意以下原则: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成本效益原则、稳健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灵活性原则、一贯性原则、中立性原则;在信息质量上应注意以下列原则:客观性原则、可验证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可理解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可靠性原则。

三、管理会计基本理论中存在的缺陷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高科技技术不断引入,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运营中的需求,目前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依然有一定的缺陷。第一,如今没有达到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际应用相适应,因此一些基本理论无法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作用,例如:企业中各部门管理层对信息质量的需求各不相同,甚至会产生冲突。第二,关于基础理论的内容,例如:管理会计的假设、原则等,没有比较系统的组织,仅仅是在少数文献中有过提及,无法形成统一的整体。第三,随着相关科学内容的引进,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被扩宽,一些不合理的假设也随之被订正,促使人们重新认识了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但现阶段所引入的内容并不全面依然处于试用分析阶段,缺乏实际应用的考察。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成为了当今该行业炙手可热的问题,前景不容乐观。所以,这就需要大力发展该行业有实力的人才来建立现代化企业中管理会计体系制度,深入系统研究管理会计中的假设、原则等问题,经验研究可充分体现其客观、科学的特点,规范研究可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两种研究办法的有机结合大力促进了我国企业在生产中运营,同时也更加有力的推进管理会计的发展,为我国会计行业的实际应用夯实鉴定的基础理论。

参考文献:

[1]阎达五.管理会计的理论思考与架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

[2]陈工孟.管理会计前沿[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潘学模.管理会计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6)

[4]郑卫茂.管理会计实务[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6)

[5]丁元霖.财务会计[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1).

[6]胡玉明.高级成本管理会计[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8) .

[7]刘运国等.管理会计前沿[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2).

[8]陈胜群.现代成本管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6).

[9]余绪缨.管理会计[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1).

[10]孟焰.西方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