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探讨
杂志文章正文
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探讨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75        返回列表

马兴东 赵晓楠 崔志康 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摘要: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是十分显著的,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仅从税收的统计数据来看,大部分地方的民营企业税收均已超过国有企业,占地方财政超过50%,在国民经济系统中显示出相当的活力。但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科学技术井喷式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中,超过70%的跨国公司都在通过WTO 等国际贸易组织抢占全球市场,向外输出自己的自主品牌产品, 充分利用自身的价格优势、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以求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最大限度利润。自从我国加入WTO 以来,广阔的国内市场吸引了许许多多的国外企业,成为WTO 协议中各国相互竞争的主战场,这就必然导致民营企业同时遭受国际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双方的竞争打压。因此,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范围和力度持续扩大化的严峻形势下,民营企业必须摆脱个人化、单一化的狭隘理念,积极实施多方面“国际化”战略,走国际化生产经营之路。

关键词:民营企业;国际化生产经营;竞争

一、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的优势

1.经营机制优势。我国的近95%中小企业都是为民营企业,公司管理成本相对低廉,市场经营具有灵活多样、调整及时等多方面的优势。民营企业通常来说产权制约相对明晰,刺激经营比较到位,资金投入的决策更是非常谨慎。此外,由于大多数民营企业的决策机构比较简化,信息反馈和沟通十分迅速,所以,企业市场反应灵敏度是比较高的,经营方式也是灵活多样,能够满足变幻多样的市场需求,迅速抓住市场机遇。

2.成本[来自www.lW5u.Com]优势。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是十分充裕的。民营企业是消化丰富社会劳动力的主体企业,超过全国80[来自WWW.lw5u.com]%以上的就业人口是由民营企业来安置的,每年约74%的新增就业人口在民营企业中得到就业。此外,民营企业在厂房、机器、存货等基础设施方面投入的资本相比较来说也是很少的,从而降低了资金筹集、分配的困难与风险。

二、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自主品牌稀少,创新力度不强。大部分民营企业都是进行贴牌生产,自主创新品牌相当稀少,这直接导致民营企业的经营利润少。据国家统计局2013 年公布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从事国际生产、经营的各类企事业公司中,拥有自品牌商标的企业还达不到35%,导致近80%的利润都落在了专利所有者的手里。我们要努力打破既定规则,同时做制造领域和终端消费领域的巨人。民营企业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的生产经营经验,花大力气进行品牌创新和品牌经营,提高自主品牌的品质效益,提升自主品牌的赞誉度和认可度,真正的实现“中国创造”。

2.缺乏对国际市场的正确认识。由于我国民营企业规模相对弱小,资金吸纳力弱,产品档次低廉,形式单一化,没有形成自己的自主品牌优势,致使大多数民营企业长久以来无法打入国际市场,因而在国际化过程中不熟悉国外市场的社会大环境,对相关的经济政策的变化反应灵敏度低,所以,不能够及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和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同时,民营企业投资的不能够从长远发展考虑的行为,使得其不能及时抓住机遇,错过发展的好时机。这导致民营企业在国际生产经营活动中面对诸多突发因素和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不能够正确找准目标市场,定好自己的位置,难以准确选择投资方向,最终导致其自身国际化进程十分缓慢。

3.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在我国的国家制度中,还是存在着相当多的制约民营企业走国际化发展道路的因素,比如审批中的区里集中、程序繁琐、进程缓慢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对机遇的及时把握。此外,我国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银行贷款、营业范围等方面遭受的国家的不公平对待进一步制约了企业规模的扩大。我国的民营企业集群总体来说是自发产生的,但是在形成之初缺乏正确的引导,导致产业集群的布局不合理,集群技术水平低、档次低、规模小等问题进一步弱化了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视野。

三、我国民营企业走国际化的战略

1.实施国际市场战略。民营企业要怎么样寻找正确的的国际市场是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不可避免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温州的康奈,在世界范围内设立自己的营销网点,建立国际化营销网络,是一种正确的发展选择。当然,大部分的民营企业是希望能够在国际生产经营的产业应链中占据自己的位置,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路径。但是,无论选择哪一种方法来打入国际市场,民营企业都是要深入分析国际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明确好自己在国际市场的定位,实行区域、资源等各类因素相结合的符合多式市场发展策略。这样才能做到有计划的开拓国际市场,切实的保证自主品牌的产品能够在国际市场占有相当的份额和提高抗风险能力。

2.实施国际资源战略。随着生产资源的日益匮乏,制约着我们的生产经营规模扩大,我们不得不主动思考:我国民营企业长久发展所需要的自然资源需要通过什么渠道获取?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取?现在的真实状况是我国缺少哪种资源,需求哪种资源,国际市场上相应的资源就涨价。如何最大限度的打破民营企业长期发展的资源匮乏的局面,是需要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民营企业特别是规模化民营企业制定详细、可行的全球化资源战略并最大化的贯彻实施,站在国际公司的角度来考虑资源的源头问题,在世界范围寻找资源供给基地和建立细致、完善的资源开发供应保障体系。要学习和借鉴国际顶尖企业的资源策略,到国外特别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投资建立分企业,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开发的基础上,建立稳定的、固定的资源补给和供给渠道,避免在突发状况上处处受制于人。

参考文献:

[1]阿瑟.汤姆森·斯迪克兰德.战略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常婕.中小企业发展思路分析[J].经济论坛,2006(06).

[3]邓婉.浅议中小企业国际竞争[J].当代经济,2007(02).

[4]范爱军,王建.融入华商网络———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一条捷径[J].国际贸易问题,2004(01).

作者简介:马兴东(1995.01- ),学士,汉族,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主持省级科研课题一项;赵晓楠(1994.09- ),学士,汉族,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崔志康(1993.10- ),学士,汉族,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