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关于大学生企业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剖析及对策研究
杂志文章正文
关于大学生企业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剖析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74        返回列表

孙小涵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问题,提出了系统的大学生创业课程的体系建设,推进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加快创业教育综合实践平台建设,创建高校创业教育的新体制等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对策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不断的进行扩招,尽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当前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发现,解决大学生的经济转型时期就业问题的积极方法是培养创业有效机制的建立,并以此推动大学生创业就业。然而,在我国创业教育只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发展阶段上远远比国外落后,还有着教育观念、教育作用、社会支持程度等方面的问题。所以,本文的目的就是分析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问题及其成因,并以此为基础,找到推动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尚未完善的课程体系

由于目前我国大学仍然缺乏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战略意义的明确认识,在我国的大学里仍然没有开展系统的创业教育体系,对如何创业存在误解差,即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创业型人才,对学生进行商业教育,使学生学会经商和创立企业。这些都是对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对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存在模糊认识。

2.尚未成熟的创业环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政府开始重视大学生创业[来自wWW.lw5u.com]问题,在多方面给与政策上的扶持。为了扶持大学生创办自己的企业,不同地方的政府相继出台了创业培训、融资、业务、税收相关的诸多优惠,然而,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具体措施在实行时还是存在不够明确的问题。

3.过少且缺乏后续保障的融资渠道

大学生创业的最大难题就是资金问题,大学生创业资金有三个主要来源:自筹、银行贷款、风投资金。自筹资金对于大学生来说比较困难,这需要大学生创业者的家庭有很好的经济实力,这是很多大学生在创业时难以做到的。借贷缺乏信用是很难成功的并且贷款期限是有限的,国家规定大学生小额担保贷款最多5 年,这不能满足大学生创业者的长期投资风险的需要。

4.不利于创业的心理

很多大学生在高中时期为了应对激烈的高考竞争而完全投入学习,造成了大学生抗压低、抗挫能力差的问题,同时家长和学校的过度保护造成了学生脆弱的心理、较差的环境适应能力、较低的耐挫力。

二、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1.建立系统的创业课程体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大学生创业就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建立系统的创业课程体系。首先,在大学开展一系列实践课程,包括金工、电工、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以此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进行培养。其次,根据自身特色,学校可以进行创业教育的校本教材的编写,促进创业教育的开展更加有效。最后,还要充分认识到科技竞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因此,可以通过经常性的举办创业大赛、创意大赛、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参与到校创新实验项目、科研活动、组建创业社团等中去,以此提高大学生创业、创新的能力。

2.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创业教育具有形式灵活、内容源于实践、教学大纲和参考书不固定的特点,因此从事创业教育的[来自WwW.lW5u.com]教师对自己的知识、案例、教学方法进行不断更新。同时,创业本身就是一个示范教学的过程,只有教师自身具备强烈的创业意识,才能培育大学生创业精神。专业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首先应具备创业的基本素质才能胜任创业教育工作,并且高校应在选拔专职创业教育教师时,建立起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3.构建创业教育的综合实践平台

除了设置实践课程,高校还能通过加强同校外企业的合作,协同构建创业教育的新平台与新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进行工学结合,即把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建设产、学、研一体的创业教育模式和创业实践基地,此外,高校还应进行多个创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使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和多元,通过聘任合作实训基地的教师进行创业课程的讲授、创业讲座的开设并且举办活跃的创业论坛,能够将创业教育的理念有意识地融合到专业实践体系中去,最终实现创业素质、促进创业技能的提升。

4.创建高校创业教育的新体制

对于不同的学员,应进行因材施教的创业教育,这是一种分类别的创业教育新体制。首先,针对不同的年级进行教育,不同年级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应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对于大一、大二的学生,需要通过创业教育的进行在早期树立大学生创业的意识以及正确的择业观念。然后,对不同的专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通常,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维习惯,创业教育应对专业的差异性进行充分的考虑,不仅要做好大学生共性的知识教育,还要拓展以专业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体系和专题课程。

参考文献:

[1]王晓红.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长效机制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60-62.

[2]鲁宇红,张素红.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关系的分析[J].江苏高教,2011(6):106-108.

[3]张志祥.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及其实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1):97-99.

[4]俞金波.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科学构建及其运行[J].高教探索,2012(2):137-13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