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关于企业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相关探讨
杂志文章正文
关于企业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相关探讨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73        返回列表

安汉村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作为一种新型的审计模式,推动着企业风险管理从过程管理向战略管理的革新转变。证券投资是经济领域最活跃、最具风险的行业,证券公司有效的施行风险管理至关重要。本文从研究内涵与发展出发,分析加强风险管理应用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模式的益处,并根据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现状探讨了若干具体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

入世以来,在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推动下,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得到长足发展。在日趋国际化的市场环境下,虽然企业发展得到了很多以前难以想象的优惠和便利条件,但面临的生存竞争复杂而激烈,经营管理的风险骤然加大,对稳定市场环境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影响企业发展中不确定因素增多。市场形势变幻莫测,审计环境不断变化,都直接影响证券投资。这就造成在主观上,证券公司为有效管控风险,必须建立完善而可靠的内部审计体系;而在客观上,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对于日常涉及巨大资本运转、风险高发的的证券企业的作用,越来越难以满足投资者、管理层和政府以及社会大众的需求。这也是逐步发展成为当前主流审计模式根源所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研究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理论发展,探讨该审计模式当前在国内证券公司的发展和现状,并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一、内涵与发展

1.内涵。风险导向型的内部审计,遵循“目标—风险—控制”的逻辑,基于风险点开展企业审计工作,把整体风险植入到审计风险的评价当中。内部审计作为风险管理过程的参与者、协调者,根植于企业管理体系之中,置身于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之中,企业风险管理为内部审计实现价值创造了条件。企业在组织已有的内控手段基础上,对控制措施失效或没有相关控制情况下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直接针对高风险领域展开工作,进而能够改善内部控制,提升组织整体抗风险能力。

2.历史发展沿革。自上世纪90 年代后半期,世界经济形势激烈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经营的不稳定性增加,直接导致了审计风险的加大,这迫使内部审计模式由内而外延伸发展。“安然事件”后,面对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复杂环境,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对固有风险的评估流于形式、忽略报表整体层次风险等方面的内部缺陷逐渐显现。在这种情况下,旧有审计方法已不能满足企业对风险控制的要求,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应运而生。2001 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发布了新版《内部审计实务标准》,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概念和理论正式诞生;2003 年10 月至2004 年12 月15 日,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经过为期一年多的调整过渡,正式确立并施行三则新的风险准则;随后的一年中,又再次修订完善了该标准。通过一系列措施和准则的制定实施,在国际协会的引导下,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逐渐成为内部审计的主流。

3.国内引进过程。2001 年1 月1 日,我国开始实施新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与国际内部审计顺势接轨。2004 年,我国正式将风险管理审计准则纳入内部审计准则体系中,逐步进入风险导向审计阶段。随后,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经过广泛论证与实践,重新修订了一揽子个新的审计风险准则,积极推进符合我国国情特色的新准则的制定,成功地引导我国内部审计工作顺应国际转变。

二、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是证券公司内部审计的必由之路

证券公司作为管理企业,良好的风险管理是证券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国内外屡屡爆出证券公司违法违规的重大事件,特别是2008 年爆发金融危机多个投行因为使用杠杆经营不善,不仅给证券公司自身造就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是重创整个金融行业,甚至影响多国社会的实体经济运行。这给我们上了宝贵的一课,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国内证券行业监管力度日益加大,做好证券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对加强风险管理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如今内审部门业已成为证券公司风险控制体系的重要部门。但随着证券业市场进一步发展,新开拓业务就必然带来新的风险和隐患。而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具备传统审计方式所不及的进步与优势:实施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可以使审计工作提升主动性和预见性,帮助企业更好的应对风险,改善管理质量,达成企业的发展目标;内部审计提出的建议多发掘于公司缺陷和漏洞,对管理层稳控运营风险,遂行应变治理更具价值。所以,为了确保自身守法合规经营,适应内部审计职能转变的需求,更好的应对市场风险,企业的内审部门,应当重视建立和运用符合自身特点的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模式,发挥好内部审计的实际作用,提高公司应对内部和外部风险的能力,并对日常经营和管理存在的风险,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从理论上讲,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是按照战略管理论和系统论,将风险评估的范围从局部微观拓展到了整体宏观,把企业整体经营风险所带来的重大错报风险作为审计风险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进行评估。更重要的是,该模式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既可以帮助企业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又可以降低或者规避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与责任。同时,此模式紧密伴随审计程序始终,节省了额外审计环节和资源,这在达到提高审计质量效率[来自wwW.Lw5u.coM]的同时,降低了审计成本。这些都促使不同的证券公司不约而同地选择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模式,用以严格内部审计、强化风险管控。

三、证券公司提高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效果的几点措施

当前,国内证券公司应用风险导向型的内部审计模式已经成为主流,并更加成熟和规范。纵观市场,其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内部审计新模式深得人心,促使传统的内部审计观念得到改变,风险导向对内部审计作用与日俱增;更多的共享的专用信息数据库被建立和使用,内部审计新技术和新手段受到重视和应用;新模式促使接受内部审计的行业领域得到极大地扩展,而在内部审计的内容和规范上更加地趋向综合而严谨,整个国内的内部审计行为更加合理。但与国外相比,我国应用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仍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应当借鉴其内部审计的先进做法,立足自身实际,继续改进审计工作。

1.建立专业化的内部审计工作团队,重视杠杆效应,以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内部审计工作效率的提升,促使加强企业治理与风险管控水平的层次提升。因此,从事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各行业政策、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以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要优化专业审计团队,不能简单做财会人员数字上的重复叠加,而要多精心挑选关心企业成长、适合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其他人员,比如多个领域均常常需要的工程、法律和信息技术人才等,能够促进内部审计发生质变的“化学效应”;为保证遂行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审计部门内部可以划分为若干相对固定的不同行业审计团队,更便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展开;为确保审计人员严谨敬业地执行内部审计程序,需要保持对潜在风险的敏感性,需要确立未雨绸缪、曲突徙薪的风险意识,需要怀着刨根问底、打破砂锅的怀疑精神,需要百折不挠的韧性和灵活的应变性,这些都是专业的内部审计团队应该具备的素质。

2.企业搞好内部审计,要从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着手。内部审计本身就是企业内部运行机制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内部审计工作顺畅是增强内部治理的控制机制的有效行为,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施行是确保内部审计正常开展的内在环境。如果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丧失,将助长内部投机行为的泛滥,严重威胁企业管理与营运。如果连内部控制的约束机制都不能正常运行,那么何谈严谨而高效地施行内部审计。而我国没有经历工业社会的洗礼,市场和企业的规章制度不仅缺乏,而且对其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不可获取的一方面,可现实是,由于一些企业治理结构本就不合理,内部控制制度更是不完善,加之企业经理人信息控制权的存在,这不仅影响着内部控制的正常实施,更从事实上阻碍着内部审计的实施。所以,必须先解决内部控制这个基本问题,加强管理责任性,保障监督有效性,才能保证内部审计顺利实施,行之有效。

3.特别地重视对国家制定审计法律法规的教育,确立红线意识,加强企业内部审计法规的完善,确立底线意识,都是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需要的法律风险意识的题中之义。但需要注意的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多是重在约束行政责任规范和治理,从当前施行的《刑法》、《证券法》、《注册会计师法》等皆是如此。而且,对于产生的民事责任和惩治过于宽松,刑事规定的门槛又很高,行政责任的覆盖面又显得更多,这些都干扰甚至破坏内部审计的违法成本过低,不利于法制约束。所以,要发挥风险导向型的内部审计的优势,确立起一系列比较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要从宣传教育入手,加大具体责任的追究和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建立良好的审计与维护环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证券公司面临着金融业开放后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建立并完善强有力的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制度和模式,更好的发挥证券企业在金融市场的积极作用是大势所趋。但当前证券企业的风险管控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和不足,亟待解决和提高。在应用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上,还可以从建立专业化的审计内部团队、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上做起,这样我国的证券企业才能与国际接轨,真正走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路子,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规避风险,扬帆远航。

参考文献:

[1]詹先壮.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研究[J].时代经贸,2010(8).

[2]刘宁.证券公司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模式的建立[D].首都经济贸易[来自Www.lw5u.coM]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