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怀远县体验式旅游经济的发展探讨
杂志文章正文
怀远县体验式旅游经济的发展探讨
发布时间:2024-07-03        浏览次数:36        返回列表

鲁明珠 刘琼 罗春艳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此论文系“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1310378049,项目研究成果所有权归属安徽财经大学摘要:体验式旅游带动了以观光农业园体验、度假区体验和三农旅游体验为主题的旅游业经济。笔者根据对怀远县旅游资源和开发现状的分析认为,其旅游业应以发展体验式旅游为主,并结合目前产业发展趋势和发展主题,提出在体验式旅游产品开发方面的建议以及发展前景观望,希望能够充分发掘其旅游产业的巨大潜力,提升该地区的综合经济水平。

关键词:体验式旅游;旅游产品;独特性;产品设计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国家和地方财政以及居民收入都有了较大的增长,一方面地方有更多资金来发展旅游业,另一方面居民在旅游消费方面的支出也有更多的增长。旅游业作为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发展,其前景被广泛看好。

然而因为各区域在旅游资源存量、价值发掘力度方面的差异,政府对旅游业整体规划和招商引资力度的差异,造成区域之间旅游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上存在不平衡状况。因此各区域在发展旅游业时应该针对各自不同的旅游资源,地方发展状况,结合旅游经济发展市场背景作出做客观详细的分析,从而提出正确的发展对策。

一、体验经济时代的体验式旅游经济

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和甘哈曼都曾预告一个以“休闲者”为中心的特种服务经济———“体验经济”的到来,并且表示“体验经济”将成为继服务业之后的又一未来经济发展支柱。这里所说的体验,是指企业以服务为主,商品为辅,目的在于激发消费者内心空间的主动性,从而创造难忘的经历的活动。由此体验也就成为一种独特的创造价值的经济产物,使体验成为一种新的价值源泉。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的合著《体验经济》一书更是认为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第四个经济发展阶段。旅游,其本身就是体验的一种主要方式,显然包含了体验经济的多数精神要点,因此作为体验展示的主要舞台,体验式旅游自然而然地走在体验经济的最前方。体验式旅游产品与一般的旅游产品不同,它有着更加鲜明的特征,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四方面:一是个性化需求,即在旅游产品设计时,注重游客的差异化需求,实现旅游体验的个性化;二是主题独特鲜明,即在设计旅游产品时有明确新颖的主题,充分调动游客的参与积极性,引起游客深层次的情感或者文化共鸣;三是旅游体验中情节设计,使游客充分参与,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提升游客的旅游层次;四是旅游体验真实性,即体验经济所表现的休闲娱乐、旅游观光、劳动体验等体验消费应与真实的生产活动、社会文化等有机结合,避免过度商业化使体验失真,降低游客体验质量。

二、怀远县体验式旅游发展方式可行性分析

体验式旅游产品注重的是个性化,地域特色化,强调文化价值和精神体验,核心是体验的真实性。旅游产品设计重点在于对现有旅游资源中差异化的文化和特色的环境因素做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包括景观建筑、民俗风情、特产风物、生产生活形态或特殊文化形态等,让它们在市场需求导向下自由灵活地组合成体验产品。其次是对旅游者特定体验需求的把握,包括娱乐性、知识性、参与性、愉悦性、刺激性和成就感、归属感等。

怀远县以涂山景区为轴心,周边分布有禹墟、天河、荆山、白乳泉、黑虎山等自然景观资源,同时拥有冯嘴子花鼓灯原生态保护区、蚌埠闸水利风景区等历史人文景观资源;朝禹惊蛟庙会、大禹生日祭祀会、三皇庙会、花鼓灯会等多种多样的民俗活动,反映了大禹文化和淮河文化结合的特点,富有独特性和代表性。从旅游资源看,怀远县所拥有的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并且符合体验式旅游的资源特点。游客接触到的环境与文化因素能够凸显出该地区的特殊历史、文化、审美等,形成独特的体验感受;旅游地社区居民及生产环境独具特色,游客进入这些场合就明确知道自己会体验到什么样的场景,得到平常感受不到的特殊体验。从旅游产品来看,辖区内拥有一座成熟的4A 级休闲旅游景区“禾泉农庄”,该农庄以休闲观光,生态旅游为主题,配套机制成熟;另外,怀远县石榴产业自古闻名遐迩,以此拉动的“采—购—游”一体的乡村体验游也拥有很大市场。从旅游市场来看,我国已经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对于休闲观光等体验式旅游的需求增长极为迅速,高品质休闲游也成为未来旅游经济发展的重点。总体来看。怀远县发展体验式旅游可谓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三、怀远体验式旅游产品开发的探索

怀远县旅游产业的格局形成,应以大禹文化为旗帜,以积沉千年的怀远文脉为脉络,以怀远民风、民情、民艺、民俗活动为平台,以两山三河风景特色产业为依托,打造鲜明的大禹史迹风采,浓郁的怀远民俗风情,别致的涂荆山水风光,使游客真正感受精品文化的真谛、领略精品旅游的快乐。对于其旅游产品的开发,笔者认为可以着重考虑以下三点:

1.有感染力的主题设定

体验式旅游需设定明确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线索,构造完整的体验活动。好的主题贯穿旅游活动始终,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提高游者的综合体验,体现独特的旅游产品价值。比如针对淮河文化的传承,怀远县可以推出以“饮淮河水,品淮河菜,做淮河人”为主题的一日体验活动,为游客提供真实的生活场景,展示淮河人家独特的饮食文化和生活习俗。在果实收成的季节,可以推出“石榴采摘大赛”的主题。

2.良好体验环境的创造

开发者应利用已有资源,为旅游者提供真实或有吸引力的体验环境。比如,在禹文化风景区,仿造古时期的房屋,利用高科技的声光电技术模拟古时的生活场景。在民俗文化区内,保持原汁原味的村民生活场景,避免不洋不土的设计。

3.完整的体验过程设计

在设定的主题下,依靠良好的体验环境,打造完整的体验过程,延长和拓展游客的体验感受,比如可以以时间为线索,打造一场文化穿越之旅,在大禹时代体验“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情景演绎,到淮河文化区体验古色古香的“一日淮河人”生活,听端公腔,赏花鼓灯,参加热闹的庙会集市,再在现代农家体验“一日果园主”,感受丰收的喜悦和劳动的快乐,一日结束可以在禾泉农庄享受难得的休闲时光。

怀远县的体验式旅游设计必须着眼于自身特色资源,秉持资源—产品—市场三位一体的开发理念,深度挖掘资源内在能量,形成完整的旅游经济链。

四、怀远县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体验式旅游与一般的旅游方式不同,其付费标准与成本无关,而是取决于旅游者在体验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和享受程度。就如成本为5 元的咖啡在咖啡店能买到50 元,这中间的价值提升就来源于私密舒适的氛围体验。如果旅游者体验的满意度和舒适度下降,旅游区的发展就会产生问题。笔者观察怀远县的旅游开发现状看来,其主要对于游者满意度舒适度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1.旅游区资源的保护不利

作为风景区的生态环境首先要给人以审美愉悦,有视觉形象的享受。而实际上怀远县内旅游区现状大多难如人意。例如涂山风景区虽据两山三河,山川格局雄伟,但两山山腰以上大都裸露着成片风化岩,且形态单调,贫瘠荒凉。特别是荆山山顶大部分被漫山遍野的私人坟墓覆盖,密密麻麻杂乱不堪。又如大禹等历史史迹损毁严重,存留很少,现有建筑大多局促简陋,粗糙难谈美感。

2.资源开发层次低,产业链短

怀远县现有的旅游资源开发层次低,属于“放养”状态,并没有形成市场意义上的旅游产品,游客也无法体验和消费,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设施没有系统建设,已有的配套设施与旅游风景区的主题和核心资源优势没有内涵与形式上关系。

3.原有文化生态独立性逐渐消失

庙会花鼓灯等原生态文化活动,基本处在放任自流的状态,有的传统活动甚至自生自灭,年轻人缺少传承民俗活动的热情和意识,长期缺乏组织、引导扶持、策划、创新、发展,在现代社会生活条件下,必然江河日下,难成气候,并最终消失于老百姓的视线。

五、对策分析

首先,体验经历除了需要主题的引导和积极地参与,外围环境的衬托也必不可少。乱糟糟的景区环境,必然有违整体和谐氛围,降低游客体验质量。怀远县景区当务之急是将自然风景园林文化融入史迹保护、新农村建设和产业规划,让生产、生活、城区、农家、生态环境都成为风景,拉开与周边地区的审美反差,使风景区名副其实。

其次,旅游产品的体验化包括其核心产品活动、附加设施、服务和旅游商品等各种要素,为此需要在产品体验化设计的基础上对附加要素进行辅助没计,以提升产品的综合效益。对于怀远县来说,需要深度挖掘大禹文化,淮河文化产业链价值,延长产业链,鼓励民俗文化的创作创新。[来自www.lW5u.com]加快引进旅游项目,提高旅游区开发审查和建设项目。利用民间现成的渠道与网络,导入风景区市场主体轨道,带动皖北农产、土特产规模化进入,有市场针对性地确定修建项目。

再次,保护[来自Www.lw5u.Com]与开发相结合,保护当地文化的独立性,一旦失去差异性也就失去了体验旅游的根本。在争取体验的高经济附加值中,切勿盲目地投入成本,一味追求高效用的体验,而要把握好长远发展的度。建议怀远县建立起民俗文化保护区,完善民俗文化的保护和继承机制,保存其居民原生态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的真实性和独特性。

六、结语

在体验经济下,旅游产品设计必须突出体验这种本质属性,表现出多重的体验价值。怀远县应该围绕其特殊文化、历史和民俗景观,加强其带给游客在审美和愉悦的精神感受,体现个性化和差异化体验价值,统筹规划,克服开发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从而充分发挥其旅游资源的核心价值,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辽吉.乡村生态体验旅游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11).

[2]贾云龙.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开发研究[D].燕山大学,2013(5).

[3]宋艳辉.旅游产业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吉首大学,2012(6).

[4]牛君仪.体验型旅游产品类型及开发研究[J].学术交流.2014(1)125-128.

[5]丽水学院,思政部,组织部.乡村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利益结构与制度路径———基于浙江丽水畲族乡镇的考察[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5).

[6]张旭峰.基于旅游资源分析的县域旅游发展方向研究—以安徽省芜湖县为例[J].科技和产业,2011(6).

[7]徐飞雄,刘娟.论我国县域旅游经济合作[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6).

[8]史正山,黄成林.凤阳县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

[9]吴文智,庄志民.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J].旅游学刊,2003(6).

作者简介:鲁明珠(1993- ),女,汉族,安徽芜湖人,安徽财经大学,研究方向:公司经济学;刘琼(1993- ),女,汉族,安徽安庆人,安徽财经大学,研究方向:理论经济学;罗春艳(1993- ),女,汉族,江西萍乡人,安徽财经大学,研究方向:公司经济学;指导老师:李刚(1971- ),男,安徽太和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