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研究
杂志文章正文
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26        浏览次数:73        返回列表

刘霖 高志和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从基本的经济法的功能进行剖析,可以发现其能够直接反映出目前经济法的特点。对经济法进行研究,可以直接从经济法的功能入手,这是因为经济法的功能还反映出了经济法的本质。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部分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从理论上对经济法的功能以及社会经济功能进行研究。本文以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的研究进行展开,首先剖析经济法的功能,引出对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的研究,最后从发展的角度对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进行研究,旨在完善我国的经济法研究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经济法;社会经济功能;研究

经济法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进行调整、系统、全面、综合调整的一个法律部门。在目前的阶段中,经济法主要调整的是整个社会生产和在生产过程中,各类组织为基本主体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一定范围内的经营协调关系。我国在1979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经济法的概念,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将经济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之一。

一、经济法的功能

从社会经济功能的角度看经济法的功能,可以认为经济法的功能就是为了能够制造出一种积极的经济结果,并且这个结果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高速有效发展,将经济法的功能放置在经济法的规范中,并且通过这种这个实施达到上述效果。换一种说法而言,经济法的功能体现了经济法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从经济法的功能进行分析,这种关系可以理解为经济法可能产生的或者是已经产生的行动后果在整个的社会经济中可能或者已经起到的积极影响的一种认识与评价。经济法与社会经济之间虽然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是其中的区别也十分明显。一方面,经济法由于所处的国家、社会环境、法律环境等的不同,再加上不同国家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其经济法的内容页不同,其法律制度也不尽相同,按照这样方式去研究经济法的理论其实是存在偏差的。另一方面,想要具体阐述清楚经济法的功能,还需要从经济法功能发挥出的助益对象去进行研究。

经济法的功能可以从两种不同的途径进行分析。一种是从对社会的贡献这条途径进行分析;另一种则是从经济法对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人的影响进行分析。两种途径不同的点在于第一种是从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去研究经济法的功能,这种就是所谓的经济法的社会功能。第二种是从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人的角度去观察经济法的功能,这种成为经济法的规范功能。之[来自wwW.lw5u.cOm]所以会有这两种途径是因为在整个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基本的构成是人,而经济法在其中的作用就是通过经济活动去影响经济活动中人的经济行为,从而达到最终的目的。换一种说法而言,就是经济法的功能是通过影响社会经济活动中人的行为发挥出其功能。

二、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

1.传递经济信息功能

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主体———人在参与到某个经济活动中时,在开始之前都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预测,只有当这种预测的结果大于成本,并且对自身有利时才会进行决策。而这种决策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从影响经济行为后果的内外在条件因素以及各种与决策有重要关系的信息。再加上经济法本身就是法律的一种,从其中的法律内容中就可以知晓哪些经济行为人是不能做的,哪些是可以做的,以及具体的该怎样做,而这就体现出了经济法社会经济功能中的传递经济信息的功能。

利用这个功能,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人就能够确定自己的具体行为。由于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人都是与他人发生经济关系,形成一种经济上的行为互动。因此当人需要决策或者行动时,同时还需要获取到他人的相关信息。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了解他人的信息、他人的行动之后有效调节自身与他人的行为关系,最终达到经济目的。而经济法的制定,就是让人遵守相关的制度,其中经济法能够提供的信息是从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人出发的,主要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一种信息,而人与人之所以有关系就是因为这些信息将其联系在一起。打个比方说,某个消费者消费了一件商品,其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对生产者的具体情况和信息在相信其的作用下消费了这件商品,而是基于对法律的信任购买了这个商品,在这个活动中消费者与商品的生产者就产生了交易的关系。如果没有经济法的存在,可能这种交易关系就不会存在或者是大大减少。

2.分配功能

从法律的层面而言,经济法是肯定会影响到社会经济活动中人的经济利益。经济法中的权利与义务换种说法而言就是利益的分配,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法发挥出了社会经济功能中的分配功能。

其分配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种是资格以及资源的分配,第二种是直接干预分配。第一种,从资格方面而言部分人因符合了一定的条件从而获得了从事某种经济活动的资格,而资源,其最终得到的利益是不同的。而为了保证利益的公平,就需要利用直接干预分配,为了保证分配的公平性,不同的分配对象经济法采用了不同的分配原则与标准,在经济法的权衡之下各种利益大致维持在一个水平之上,也就是这种方式保证了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3.激励功能

经济法的激励功能是建立在以社会经济活动主体———人的基础之上,但是同时需要保证经济法的制定合理化,才能够有效发挥出激励功能。首先从制度上进行合理设计,而针对激励功能而出现的激励机制,能够对社会的经济状况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所谓的经济法的激励功能,就是其能够对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某个经济行为产生一定的激励和促进。

在经济法中,其会对某种经济行为进行鼓励或者是反对让经济主体了解行为方向是否正确,最终影响其选择。在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中,激励功能是最突出的。例如,国家想要大力发展某个行业,一般做法就是对该行业的税收进行优惠,而当国家想要抑制某一行业的发展,就一定会加以重税。可以说,激励功能是经济法社会经济功能中的核心,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了动力。

4.节约交易成本功能

在目前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依靠交易获得的,交易的费用是支撑整个社会运行的费用。当经济主体遵从了经济法,其可以看成就已经是节约了交易的费用,换一种角度而言,经济法本身就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而产生的,例如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都是依靠经济法节约了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搜集信息的费用。正是有了经济法的保证,其中就可以减少部分不必要的探索费用,同时还能够减少一定的劳资矛盾,具体而言就是减少了因解决矛盾而产生的各种费用。

三、结语

经济法是国家干[来自www.Lw5U.com]预经济的法、是社会责任本位的法、商品经济发达的法、是以经济为目的的法、是综合调整的法。经济法的功能不仅体现出了经济法的本质与价值,同时也是保证整个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水林.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经济学及法哲学解释[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12,11(05):153.

[2]陈醇.经济法与商法的区别———从企业法归属的角度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02):182~183.

[3]卢炯星.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宏观调控的立法[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06):149.

[4]苏华.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制裁:分歧与跨境交易风险———基于欧盟法院系列判决的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14,21(08):203~204.

[5]谭袁.论经济法的地位———以政府经济职能为中心[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0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