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独立性研究
杂志文章正文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独立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26        浏览次数:65        返回列表

蔡兰 周瑞珍 郭雁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

摘要:本文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内涵出发,阐述了影响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四大因素及其影响,结合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对改进内部审计独立性提出几项建议。

关键字:内部审计;独立性;独立性因素

深交所于2007 年12 月发布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指引》,是我国证券市场首次以法律法规形式对上市企业内部审计提出了明确要求。2009 年10 月发布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再次对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予以重视。近年来,上市公司纷纷开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肖钢接任证监会主席一职以来,加快了证监会于2008 年发布的《关于开展加强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落实,各上市公司纷纷开展自查工作和提出整改计划,这使得原本不被重视的内部审计部门不再是上市公司为适应上市规则而设立的一个门面工具,而将发挥其真正实效。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定义

保持内部审计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定义,国内外均开展了广泛的讨论但目前还未达成一个统一的认识。Mutchier(2003)认为,独立性与确认或咨询服务所处的环境状态有关。他将独立性定义为“不存在威胁客观性的重大利益冲突”,并指出,独立性是对个人或团队在提供确认服务时所处环境的期望特征, 它要求个人或团队避免存在重大的可能威胁客观性的利益冲突, 这种利益冲突既可能来源于个人或团队的个别环境, 也可能来源于确认服务所处的一般环境。本文采用李明辉(2009)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定义,即“是指内部审计活动所处的环境中不存在可能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判断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内部审计人员因而能够基于其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自由地开展审计工作, 依照相关的职业准则搜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依据自己的专业判断做出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结论”。

二、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因素及现状分析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影响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审计的报告体制、内部审计的职能范围、内部审计部门规模、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支持程度。

内部审计的报告体制。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报告制度主要有五种体制,分别为向董事会或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报告、向监事会报告、向总经理报告、向财务总监或总会计师报告以及向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双报告制度。研究表明,向董事会或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报告时内部审计部门具有更强的独立性。朱荣恩等(2005)向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受训的财务总监就企业审计部的隶属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152 家被调查企业中,总体而言,审计部隶属于总经理的比例最高, 隶属于审[来自www.lw5U.com]计委员会、董事会的分别为13.8%。耿建新(2006)对上市公司数据统计结果表明22%的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向董事会报告而仍然存在76%的内部审计部门向总经理报告。

内部审计的职能范围。IIA(1999)将“确认”和“咨询”定位为内审的两大主要职能,王光远(2007)认为内部审计作为“确保受托责任的有效履行”的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能可以概括为“监督、确认与咨询”,而不仅仅是“确认”和“咨询”。实证研究表明,内部审计职能范围越大,对企业管理的参与程度越高,其独立性越强。但目前来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职能范围并未统一,不少上市公司仍将内部审计作为查处内部舞弊的职能工具,而未能将其评价和咨询功能在公司内部加以拓展。

内部审计部门规模。内部审计部门规模主要表现在内部审计部门经费、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专业素养、内部审计部门的行政级别。刘国常、郭慧(2008)研究表明,内部审计的规模与内部审计独立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根据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指引》的要求,上市公司应当设立单独的内部审计部门,并配置不低于三名的专业审计人员。

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支持程度。现代内部审计的功能主要为更好的实现[来自Www.lw5u.com]企业增值,因而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支持程度非常重要。实证研究分析表明,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支持程度越高,内部审计独立性也越高。我国并未从法律层面提升内部审计地位,因而使得上市公司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并不重视,不少企业仅仅将其作为符合上市要求的门面工具,内部审计部门徒有虚名。

三、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建议

从认识和法律的高度重视内部审计。企业管理层应该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内部审计部门设立的必要性,只有对其进行重视,才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它的独立性。如果社会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足,法律应该对此进行引导,通过健全治理结构等方面重视内部审计的法律地位,从而推动社会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

从公司治理结构上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不应该成为上市公司应对相关法规的门面工具,证监会对上市公司提出的加大自查力度实际上对内部审计的实际作用提出了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应该拥有直接向董事会报告的权利,并且应该设立在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下面,而不是从属于总经理或者财务总监。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以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高水平的审计专业能力是保证其独立性的基础所在。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都未能发挥实效,因而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要求很低,对其专业技能的考核基本缺乏。

参考文献:

[1]耿建新,续芹.内审部门设立的动机及其效果研究—来自中国沪市的研究证据[J].审计研究,2006(01):53~60.

[2]王光远.现代内部审计十大理念[J].审计研究,2007(02):24~30.

[3]李明辉.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基于内审机构报告关系的探讨[J].审计研究,2009(01):69~75.

作者简介:蔡兰(1983- ),女,经济学硕士,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

海口中心支行;周瑞珍(1980- ),女,工学硕士,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

海口中心支行;郭雁(1981- ),女,经济学学士,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

海口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