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浅析我国民营企业涉税管理现状及对策
杂志文章正文
浅析我国民营企业涉税管理现状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39        返回列表

卢西川 神木县五洲煤化工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理念的全面推进和税收法规政策的不断更新完善,影响我国民营企业涉税管理的不利因素在不断增加,民营企业涉税管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实现有效的涉税管理是降低企业税务风险和增加企业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措施,本文主要对民营企业涉税管理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一些加强民营企业涉税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涉税管理;现状;对策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许多民营企业在税务核算、依法纳税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涉税管理现状令人担忧,导致民营企业涉税风险较高,给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因此在涉税管理方面必须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民营企业涉税管理的现状

1.涉税管理侧重于外部监管要求

涉税管理是企业的一项综合管理,是[来自www.lw5u.CoM]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但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它们实施的涉税管理,仅限于国家颁布的税收法规的遵守与执行上,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税务部门的检查或为了定期申报企业税费的需要。只是为满足企业税收申报缴纳的一项外部监管需要,忽略了涉税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效用。

2.涉税管理缺乏风险意识

许多民营企业的管理往往是家族式管理,不容易吸引家族以外优秀人才加入,导致民营企业的管理者由于自身知识水平的局限,税务风险意识非常淡薄,因而想尽办法偷税漏税,很多民营企业管理者甚至认为企业只有赚了钱才去纳税,没赚钱就不纳税,认为涉税管理不必依法规为准绳,只需要与税务机关处理好关系即可。在企业涉税事项管理与企业当前经济利益出现冲突时,企业领导者往往会不遵守相关税收法规。

3.涉税管理缺乏系统性

涉税事项伴随着企业的成立而产生,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终结于企业的清算消亡。涉税管理自然也贯穿于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直至最终清算消亡的全过程。涉税管理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合法合理纳税的过程。广大民营企业则普遍只重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中期的涉税管理,民营企业成立前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对企业成立后的涉税事项进行规划分析,甚至有些民营企业在企业成立初期也不重视涉税事项的管理,民营企业的清算消亡往往是被动进行的,更谈不上涉税事项的管理。总之,广大民营企业的涉税管理只注重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期得涉税管理,成立之前、成立初期和清算消亡期基本没有进行涉税管理,只被动的进行当期税收申报缴纳,导致企业的涉税管理缺乏系统性。

4.涉税管理仅局限于财务部门

税收产生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企业各个部门的运转过程中都将面临涉税事项,也都需要进行涉税管理。但民营企业管理者认为涉税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是财务核算上的要求,对其他部门只片面重视生产效率和经营业绩,导致其他部门的涉税管理观念很淡薄,且在二者出现矛盾冲突时,往往偏向于其他部门。其实,涉税管理需要在税收产生的业务过程中进行,而不是在事后的核算过程中。如果业务的决策与经营过程中没有进行涉税管理,产生了无法弥补的涉税风险,财务部门就是事后强行弥补,也只能增加企业的税务风险。

二、民营企业涉税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项目建设和资产购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许多民营企业在进行项目建设和资产购置时,基本不考虑涉税因素。部分民营企业认为同样的项目建设在不同地域会产生一样的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各地在税收政策方面的差异,严重的将直接导致项目投资的失败。资产购置是企业一项重大支出活动,广大民营企业在资产购置过程中,只重视设备的采购价格,不考虑设备进项税抵扣以及税收优惠政策,导致采购设备普通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较多,且不能享受国家关于资产购置的优惠政策,设备采购支出看似降低,但考虑进项税抵扣以及税收优惠政策后企业实际的资产购置成本反而增加。

2.营业收入入账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民营企业非常关注营业收入的提高,为了提高营业收入增加利润,在当前社会财经制度落实不彻底的现状下,民营企业大多采取带发票与不带发票两种销售价格进行销售,且不带发票部分收入大多数不纳入财务核算,一方面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另一方面也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税收风险。

3.成本费用列支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许多民营企业中,股东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股东个人与民营企业发生的费用很难分清由谁承担,导致民营企业的成本费用该列支的没有列支,不该列支的又进行了列支,降低了民营企业利润核算的精确度,误导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决策,同时也增加了民营企业的税务风险。

4.税收优惠政策享受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家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相继出台了许多关于中小企业的税率优惠和减免税政策。大多数民营企业属于中小企业的范畴,均可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但由于民营企业缺乏专门的涉税管理人才,不重视税收政策的学习,不了解相关优惠政策,导致民营企业普遍没有享受企业该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造成民营企业税收成本较高。

5.财务核算及涉税基础资料方面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民营企业并未能按照《会计法》和《税收征管法》等的要求,建立健全总帐、明细帐、日记帐和其他辅助性帐簿进行会计核算,帐簿建立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涉税管理。同时民营企业普遍机构设置不全,涉税基础资料不完备,无法按照征管法的要求正常申报相关税收和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比如因为民营企业没有完备的合同管理台帐而无法正常申报印花税;因为民营企业没有收集企业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工资等相关信息,而在企业所得税申报中无法享受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人员工资的100%加计扣除的优惠[来自wwW.lW5u.com]政策。均损害到企业涉税利益。

三、民营企业涉税管理的对策

1.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涉税风险意识

企业管理者必须首先认识到企业依法纳税是企业作为纳税人应尽的义务,企业纳税是依据国家税法与企业自身经营活动而产生的法定义务,偷税漏税、不按时申报、不正确申报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在开办企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从自身做起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牢固树立涉税风险意识,绝对不能逾越法律规定的红线,避免给企业带来损失,给个人带来刑事责任。

2.完善企业会计核算系统

民营企业应当根据我国现行的《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结合企业自身生产经营规模与管理的实际情况,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核算系统。民营企业应根据现行会计法规制度确立规范的会计科目、设置合理的帐薄,并进行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按照《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办法》的规定对企业产品进行成本核算,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处理方法,最终编制出客观公允的财务报表,从而为企业的涉税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3.实施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涉税管理

税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支出项目,无论怎样公正合理,都是纳税人直接经济利益的一种流出,企业应当将涉税管理提升到与成本控制、费用管控相同高度进行筹划管控。税收伴随着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可以说是企业前期经营行为,成就了后期的纳税义务。如果涉税管理只局限于生产经营的某一环节、某一期间,是远远不能实现涉税管理的目标,还会给企业造成经济利益的损失。这就要求涉税管理必须从筹划设立企业开始,一直持续到企业最终的解散清算,要求涉税管理从一项经济行为的决策开始,贯穿于经济合同的鉴定、经济事项的履行以及该项经济活动最终的财务核算。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涉税管理的最终目标。

4.提高企业涉税管理人员素质

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全面推进,税收法规政策不断更新完善,对企业的涉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涉税管理人员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涉税管理的水平。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引导涉税管理人员自觉地提高自身素质,要求涉税管理人员树立创新意识,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职业道德意识。加强学习新出台的税收法律法规,不断增加新知识。

5.利用社会中介机构提升企业涉税管理水平

目前,社会中介机构如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日趋成熟,企业不仅在遇到涉税疑难问题时,可以聘请这些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税务咨询,还可以利用中介机构进行纳税申报鉴证、年度税务审核、并购税务尽职调查、清算税务审核等,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涉税风险,通过与中介机构专业人员的沟通合作,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企业涉税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最终提升企业涉税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程继.化解税收风险的对策思路[J].现代经济信息,2011(. 8):113.

[2]栾淞婷.浅析我国中小企业税务管理现状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3.(26):100.

[3]张平平.企业税务风险及防范探析[J].现在商贸工业,2010(. 1):198~199.

作者简介:卢西川(1983.12- )男,汉族,陕西富平人,本科,注册会计师(非执业)、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神木县五洲煤化工有限公司财务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