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名作欣赏》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知网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语冰”冰心逝世十周年——冰心女士的文笔与价值
杂志文章正文
“语冰”冰心逝世十周年——冰心女士的文笔与价值
发布时间:2018-02-08        浏览次数:53        返回列表

青年作家韩寒与中年画家陈丹青在一次电 视访谈节目中,提及几位老作家的文笔(也说 文采)很差,这个排名开始是巴金(韩寒一度 口误为老舍)、冰心、茅盾,后来更改为冰心、 茅盾、巴金,最后敲定是:冰心、巴金、茅盾。 (韩寒博客原文:“但到现在,我依然认为,巴 金、老舍、冰心、茅盾这四个人中,别的什么 都不说,就说文采,除了老舍不错以外,其他 三个人的文采从最差到较差的排名是——冰心、 巴金、茅盾。”)看来“勇夺头名”的“殊荣” 非冰心老人莫属了。韩寒后来在博客中颇有意 思地总结道:

“而当时所谓的‘冰心的书读不下去’,

这也是陈丹青,包括我的真实想法。任何

人都有权利觉得另外一个人的书不在自己

的审美里,读不下去。如果大家读我的书

读不下去,我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而为

什么在某些评论家眼里,读不下去冰心就

是人格和文学品格出了问题呢?你不能非

得逼着我看冰心看得津津有味才行吧,我

的确是不喜欢,我也只是把我内心真实想

法说了出来。如果你非要逼着我读冰心的

书,我对你的惩罚就是逼着你读冰心的书。

看看你是真喜欢还是假喜欢。”

对于韩寒表达自己的审美见解,我是持理解与支持态度的。我本人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发表过对巴老随想录并非散文创作的最高峰的观点,当时自己少不更事,不想火烧连营,遭致很多名家的“大批判”,自己事后也未免有些惶惶然,似乎有不仁之嫌(私下真怕老人家有个三长两短担不起)。毕竟时代是进步了,包容了,韩寒连环炮攻击几个老作家,却也并不见得多大波澜与反响。有一些老人的“粉丝”在网上说话,似乎也都不敌韩寒的火力。从博客上看,韩寒似乎倒真还有些英雄拽刀四顾不胜荒凉之概。倒是老英雄王蒙先生出来发言引起注意,是在一次新人颁奖仪式上王蒙表达“对韩寒此前批评冰心作品‘文笔差’感到不解,由此为其鸣不平”。网上尚配有一幅王蒙先生近乎金刚怒目似的照片,看上去真像生了气。究其行文,其实还是平和讲道理的,王先生说:

“现在有个很有趣味的讨论,探讨冰心

的文学究竟能不能读。小学课文里选的是

她的《小桔灯》,有人说这只是出于这篇散

文适合小学生阅读,但她的《寄小读者》

系列、新诗《繁星》 《春水》系列和她对

泰戈尔、纪伯伦等人诗歌的翻译却是无与

伦比的,因此在她95岁高龄时,黎巴嫩的

总统还为她颁奖,我不知道评价她的人是

怎样想的。”

王蒙不仅器量好,甚至还有“媚少”的语势,他说常读80后的作品,还说:“我很希望有机会接触到二十几岁、十几岁青年人的作品,因为我也是十几岁开始写作的,这样可以延缓我的衰老化、僵尸化、陈腐化的过程。”无独有偶,3月10日《成都商报》报道老作家陆天明题作她轰80后,并非不敬重》文中亦有如是说:“我写有关韩寒、郭敬明的文章,都是先给我的一些80后朋友看,就担心我是不是年纪太大了,有些观点太旧了。”末了特别申明“我对韩寒是敬重的”。这就是从前鲁迅所谓阔少气大,令人敬畏的意思罢。其实王陆二老大可不必害怕得罪80后,批评之间要如此鞠躬如也,还要半抱琵琶。 “媚少”的原因其实还是不自信,加之误以为年龄老大即与陈腐同步,故而未语先怯,刀法也就有些零乱起来。我们说年龄大不是罪过,更不是软肋,海明威一声“老子”,大可为我国作家壮胆。亨利·米勒与毕加索年衰不举,仍旧风流前卫,堪为先锋之帅,我国资深作家,何必如此怯少呢?阮咸黄口小儿,在竹林贤达里也只配有他的末座嘛。

话别离题,还是谈论冰心老人的散文吧。王蒙先生说得对,冰心的小诗以及《寄小读者》系列是“无与伦比”的,翻译不好说, “无与伦比”四个字恐怕得翻译家来下。就我自己,如果韩寒先生要惩罚我,逼我读冰心的书,我倒是乐意接受的。特别是如海子所描绘的那种境界:喂马,读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此时如果要我来挑选,一边是韩寒先生颇有锐气与智力的80后散文,一边是上世纪初冰心的童心寄语,我当然宁可冰心。为什么呢?因为简单、沉静、抒[来自www.lw5U.coM]情且清新。

海德格尔在《在通向语言的途中》论说:“与纯粹之说即诗歌相对立的,并不是散文。纯粹的散文绝不是‘平淡乏味的’。纯粹的散文与诗歌一样地富有诗意,因而也一样的稀罕。”叔本华说: “伟大作家与艺术家的特征,亦即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他们对其写作或者表现的主题相当执着和认真。其他人则除了自己的好处和利益以外,对一切都是无所用心的。”“如果一个作者由于发自内在的冲动而写出了作品,并以此获得了名声,但在这之后,却恃着这一名声而成为多产者,那他就是为了区区的金钱而贱卖了自己的名声。一旦一个作家是为了谋取利益而写作,那他就不会写出什么好东西。”“只有在这一世纪,我们才有了职业写作者。在此之前,却只有因使命感而成的作家。”(《叔本华美学随笔》)

冰心的散文即一种诗意的主题的有使命感的散文,纯净,包容。她不是为谋取利益而写作。也许后半生她有些应景之作,但瑕不掩瑜。

冰心文采好不好?回答是好。着重列出以下几点:1.冰心散文实现了中国女性作家的华丽转身。在冰心以前,只有一位颇具个性的女作家,那是林黛玉,可惜她只是曹公笔下的一个人物[来自WwW.lw5u.com]。从前寥寥可数的女作家,包括班昭、蔡文姬、薛涛、李清照、朱淑真等,都相当士大夫化,男性化,所以历史上往往都被尊称为“女史”、 “女校书”。如同花木兰要建功,也只有以男性身份出位。冰心是第一个以女性柔性的、温婉的、智慧与胆识的文笔面对世人。当时这位20岁出头的女性作家,同男性作家一样实现了自由写作。2.打开了通向世界的窗户。中国传统女性的天地何其狭窄,林妹妹在京城轿帘中那一瞥,就成为她最大的世界。由潇湘馆到怡红院那里把路,走完她的一生。冰心游历世界,路拉得很长,沿途所见所闻所感,大海,人文,乡愁,都娓娓道来,迤逦若画。3.优秀的儿童文学是老少咸宜的。早有评论家指出,冰心的“小读者”其实是犹有童心的大读者(如当时巴金)。这就说到了文学的普遍性与永久性。冰心对儿童不欺哄,不矫作,亲切平易敞开心扉,如大姐姐。她给少年老成甚至是木讷、冬烘已久的中国少年儿童,带去了新的理念价值观与审美享受,激发了他们的天性、童心与想象力。女性所特有的温暖的精神抚慰犹见功效。4.口语化的自然清新笔调,如启明星,如甘露。滋润与昭示着另一个文学天地的萌芽与精彩。

时间是最好的验金石。历经八十多年的冰心散文,行印不衰,并非强权意志,是人间真需要。即便为一些人诟病的《/J、桔灯》,也未见不好,清丽,恻隐,如诗。老叔(本华)说得好: “相比之下,真正的作品,亦即全凭作品本身获得名声、并因此在各个不同的时候都能重新引发人们赞叹的创作,却像特别轻盈的浮体,依靠自身就能浮上水面,并沿着时间的长河漂浮。”(《叔本华美学随笔》)我们的应试教育有弊端,造成冰心的某些散文篇目在读者中不免产生审美疲劳,可这并不是冰心散文的错,相反证明她的不可或缺。

以上说那么多,韩寒先生们一定不开心且生厌了,一个文章好不好,爱不爱读,还需要教书先生来耳提面授么?答案是:爱不爱读是一回事,有没有文采价值是另一回事,研究就是这样究天人之理,揭示真伪。其实批评冰心的人未必认真读过《寄小读者》系列,至于那本化名为“男士”的幽默小品《关于女人》,或许更是闻所未闻了。《子·秋水篇》日: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冰心先生的文采(文笔)好不好,从《寄小读者》中摘引片段,一叶知秋,供读者自鉴吧——

小朋友,我要走到很远的地方去。我

十分的喜欢有这次的远行,因为或者可以

从旅行中多得些材料,以后的通讯里,能

告诉你们些略为新奇的事情。——我去的

地方,是在地球的那一边。我有三个弟弟,

最小的十三岁了。他念过地理,知道地球

是圆的。他开玩笑的和我说: “姊姊,你

走了,我们想你的时候,可以拿一条很长

的竹竿子,从我们的院子里,直穿到对面

你们的院子去,穿成一个孔穴。我们从那

孔穴里,可以彼此看见。我看看你别后是

否胖了,或是瘦了。”小朋友想这是可能的

事情么?——我又有一个小朋友,今年四

岁了。他有一天问我说: “姑姑,你去的

地方,是比前门还远么?”小朋友看是地球

的那一边远呢?还是前门远呢?

原来,造物者为我安置下的几个早晨

的深谷,却在离北京数万里外的沙穰,我

何其“无心”,造物者何其“有意”?——

我还忆起,有“空谷足音”,和杜甫的“绝

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的一首诗,小朋

友读过么?我翻来覆去的背诵,只忆得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

零落依草木……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这八句来。黄

昏时又去了。那时想起的,有“前不见古

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

而涕下。”归途中又诵“云无心以出岫,鸟

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

桓。”小朋友,愿你们用心读古人书,他们

常在一定的环境中,说出你心中要说的话!

霓裳锦绣,天然妆成。冰心玉壶,真纯可亲。冰心清新动人、文采飞扬的时代“通讯”、抒情散文,小朋友,你说,这是一般凡夫俗子写得出来的么?

张叹凤: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纪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