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名作欣赏》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知网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阿凡达》:视觉之外的震撼和思考
杂志文章正文
《阿凡达》:视觉之外的震撼和思考
发布时间:2018-02-08        浏览次数:44        返回列表

韩湛宁

尽管不可思议,我还是被深深震撼了。当看到一群手持弓箭长矛的潘多拉星球的土著人把武装到牙齿的地球人战胜并限令他们滚回地球老家时,我并没有觉得搞笑,而是由衷地长舒了一口气,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无论邪恶的一方是谁。这是电影《阿凡达》最后的结局,影片至此,电影院里掌声雷动。但是,我想说的并不是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这么简单的传统套路,而是电影之中对人性贪婪罪恶的正视以及对自然与环境的关注所带来的让人回味无穷的思考。

首先,电影以超乎想象的视觉表现力量,为我们这些对自然久违的人打开一道自然与生命的礼赞之门,美丽无邪、纯净澄明、和谐永生。那些梦境一般的绚烂植物,瀑布飞溅的悬浮山,生机勃发的大森林,肤色幽蓝的纳威人……特别是纳威人可以与灵魂树的枝条和飞龙的触角对接实现沟通,飞舞在空中的水母一样美丽的植物是女神爱娃的使者……这些不就是人类的美好梦境吗?在视觉震撼之外,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对人性以及对未来的思考:贪婪而挥霍无度的地球人在将地球资源消耗殆尽的时候,入侵潘多拉星球掠夺资源,而派出的阿凡达卧底杰克·萨利和其他几位心存正义的同伴最终反水,与善良单纯的潘多拉部落纳威人一起奋起反抗,[来自WwW.lw5U.com]最终正义战胜邪恶,完美地体现了真、善、美的的自然和谐之道。

在《阿凡达》电影中,当杰克·萨利和纳威人首领的女儿奈蒂妮率领的部族联合被迈尔斯·夸奇上校的地球人和机器人战士组成的地球人军团打得招架不住的时候,纳威人的“圣母”忽然显灵,潘多拉星球上的所有庞然大物一般的动物都奋起反抗,以摧枯拉朽之势击败了地球人军团。在纳威人看来,“圣母”其实是自然万物的圣母,是大自然各个物种之间和谐共生的象征,抑或自然和谐之“大道”。

以潘多拉星球的原始与美好,来映衬地球上无处不在的贪婪与掠夺,以及人类对自身地球的无节制的消耗和破坏。在表现对地球灾难和人类生存的担忧上,《阿凡达》的导演卡梅隆甚至比今年另外两部重头电影《2012》和<第九区》走得更远,导演对生命本真的尊重以及对破坏自然的厌恶在《阿凡达》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稍早前的另一部电影《2012》同样是关注地球家园与对人类生存的担忧,以地球末日的视觉震撼,来警示人类。《2012》的导演艾默里奇说:“灾难片常常意味着科幻,某种意义的不切实际,但我希望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一些改变。”和十多年前曾经甚嚣尘上的“诺查丹玛斯”末世预言相比,我们听到了更多理性的声音——“关注环境”、“关注气候”、“关注我们自身行为对地球的影响”。

大地崩裂、海啸汹涌……并非只是电影,现实已经逐渐向电影靠近。2009年11月14日,一名男子身披黑色斗篷,用方言朗诵诗歌,身后,一群人抬着棺材,在城市里行进,这是部分居民为威尼斯举行的“城市葬礼”。水城威尼斯近年来正面临着气候变暖海水升高与城市地基下沉而带来的城市逐渐沉没、居民大幅减少,以致消亡的威胁。而威尼斯并不是个案,马尔代夫、图瓦卢更是触目惊心,这两个国家都有整个沉没的灭顶之灾。

“威尼斯之忧”离我们并不遥远。联合国下属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最新研究认为,如果仍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到205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再上升2℃,世界许多城市有被海水淹没的危险。而作为世界能源消耗大国的中国,很快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根据IPCC的诊断,百年内,全球气候平均会升温达1.1℃-6.4℃,而中国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更严重,升温速度比全球平均速度更高。据估算,未来3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将上升8厘米-13厘米,到2050年,上海海平面将较1990年上升70厘米。

没有哪个时代的人像我们今天的人一样远[来自WWw.lw5u.com]离并且深深伤害了自然和大地,我们已经被自己裹夹在钢铁和废气的世界里,而我们又是多么渴望有《阿凡达》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相通与和谐的美丽世界啊,那美丽动人而法力无边的“圣母”其实就是反映了当下世界对人与自然之和谐发展的期盼,以及对如何解决当下地球危机的思考,如同2009年底举行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主题:“如果人类再不重视环境问题,地球上的人类将面临灭顶之灾。”

要对抗全球变暖,就要各国共同行动,就要从根本上大幅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全球192个国家的领导人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而签署新的减排二氧化碳协议。毫无疑问,这将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那么,我们个人可以做什么?少用一度电可以减排1千克二氧化碳,少用10双一次性筷子可以减排0.2千克,少开一天车可以减排8.17千克,如果你不吃肉食,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5吨……哦,还有,最近发表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Lanoet》)上一篇社论中的观点可能给人们指引了另一条明路:快速增长增加了对抗气候变化恶果的脆弱程度,计划生育可对抗气候变暖。

我们或许无法做到像《阿凡达》电影的男主角,最后放弃了人类的躯壳,远离地球,而选择做一个真正的潘多拉星球的纳威人;我们或许对《2012》中10亿欧元一张的方舟船票,也只是付之一笑;但是少开一天车,少浪费一度电,甚至减少一次怀孕的机会,我们是不是可以做得到呢?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