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名作欣赏》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知网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陈丹青到
杂志文章正文
陈丹青到
发布时间:2018-02-08        浏览次数:46        返回列表

怀一

《写写画画书系》拟编陈丹青一卷,之前约了几次,因为我的时间不够。今天晚餐的时候,陈丹青到。

我在苹果的屋子和陈丹青楼上楼下,2006年买来,一直未住,后来李津在环铁的画室有了鼠患,他就去住。

陈丹青就在苹果的画室画画。那个地方和今日美术馆一墙之隔。

2007年,朱新建让我约陈丹青来和他聊,然后整理一个对话。不巧,陈丹青在美国。其实朱新建和陈丹青是老朋友,他们都是属蛇的,年龄相当,好像也不是因为面子的事。朱新建自己不约陈丹青,他让我来约。现在我还琢磨这个事。

我曾约朱新建和阿城对[来自WwW.lw5u.Com]话,之后把文字整理刊发在《画风》杂志,阿城不愧是语言专家,他出口[来自wwW.lw5u.cOM]严谨,我们编辑在集合他的文字的时候,几乎不费什么力气,阿城说每一句话,通过语气,把标点符号都告诉你了。

阿城和陈丹青1980年代就熟悉,阿城去美国,见到陈丹青就拿出一摞朱新建的画。那时朱新建和阿城玩得正火热,阿城欣赏朱新建的画。阿城同时还迷剪纸。陈丹青说剪纸终归是闲花野草。后来,好像阿城在《遍地风流》写过一点剪纸的文字。

陈丹青于江苏插队,他和朱新建在南京认识。陈丹青初次见到朱新建的时候,朱只画一点插图、做一点剪纸。陈丹青说插图和剪纸让朱新建受益,还有,从“文革”过渡到开放,时代确实需要朱新建这样的一个画家。

说起《西藏组画》,我以为也是时代需要那样的绘画,当时那么多人渴求能把油画画出名堂,《西藏组画))出来,当时是惊人的。现在,我还是喜欢陈丹青画的书卷系列,文质儒雅是绘画的最高境界,他的书卷系列可以体现这样的品质。陈丹青也以为是。陈丹青总是以董其昌的画为由头,把董的画画在他的画幅里,他也尝试把齐白石画一画,把石涛画一画,发现齐、石的画还是不能够入他的画。为什么只有董其昌、倪云林加陈丹青才能完成他现在画的书卷呢?他希望有一个人来追问他,这个人不是画家,也不是所谓的理论家。他就是一个能够明白绘画的人。

现在貌似理论家的人,大都以空大的想象,加一点好像文学意境的描述,再加一点自以为是的诗意意象,然后就可以来评价笔墨事情,实际,还是隔靴搔痒,自说自话,不辨画之本来。

说起亚明。陈丹青在南京的时候,曾带了画到亚明家,亚明看过,说都是临摹哎。陈丹青说,我画的都是写生啊。亚明说,写生也是临摹哎。从亚明的角度看,写生就是自然主义,自然主义就是临摹。亚明倒是不去临摹自然,我以为亚明一辈子也没怎么画好。陈丹青大笑。关于亚明和刘海粟,是方俊在福州讲给我,我们一起住过五六天,方俊每天的故事就是刘海粟和亚明。

说起石鲁,陈丹青被一个老先生带着看石鲁,石鲁已经不行了,石鲁不吃饭,只喝酒,人剩下一把骨头,躺在被子里,被子好像平铺着,里面是空的。

又说起徐乐乐的文字。现在,你看好徐乐乐的画,她已经不在意,如果说她的文章好,乐乐立即激动,手舞足蹈和你探讨文字的事情。陈丹青也说徐乐乐写得好,南京,还有喻慧,也写得好。和徐乐乐通电话,她从来就是嘻嘻哈哈地一边笑一边说。她说很浓的南京话,加之嘻嘻哈,每次在电话里只听懂她的一半话……

还是说起范曾。彭薇是范在南开大学的学生,她不表态,我们便拿范当下茶的点心。

还说到周一清。陈丹青对居于南京的周一清有好感,他说周一清画得好,却是从来不声张,周的资格很老了,这么多年只是一个人悄悄地画。陈丹青说开放之前许多部门的人很可爱,那时人们都不说钱的事,哪怕是极左的人,也是一心一意在做事。现在不是了。钱把世界改造了。

有一幅元代佚名的画,陈丹青没见过,看了说牛逼啊,古人真的牛逼啊,再看李可染的牛,叫什么东西啊。这幅画尺寸并不大,是北京圣彩虹的复制品,画的章法程式不同,陈丹青以为是局部,我说是全部,陈丹青更激动,他说古人是前卫的,懂开合,现在画国画的人都不具这个气质了。

虽然画油画,陈丹青却和操笔墨的人玩得多。他不怎么关心中国油画的事。说起古人,他情有独钟。

陈丹青说《藏画导刊》编得好,二月书坊书好。他个人喜欢我的画,说我的画不同于当下所说的文人画。不同是什么呢?估计只有他自己说得清。我要仔细掂量了?不同就是好吗?不见得。我年轻时认识一个喜欢艺术的人,他每天研究立体画,他能在宣纸上画出似乎是立体的山石来,然后他取出衣袋里的一个凹凸镜,透过镜子看,那些山石可以更立体。如果这个先生还活着,差不多有七十岁,他的画倒是与人不同了,但默默消磨一生没人来肯定他的业绩。陈丹青说喜欢我的画,我赠他二月书坊出品的韩羽著((槐南杂记》,好画家书系-《武艺》《马骏》《朱振耿》《周一清》卷,《画风》12-13集,朱新建著《决定快活》,本人著《纸上江山》各一册。想起朱新建写给我的联句,日:汉书下酒,白云送客。真是简约环保。

陈丹青三十年前去山西永乐宫临摹壁画时,正值冬季,永乐宫只有一个看门的,陈丹青和那个看门的入围着火炉煮白菜豆腐吃,空阔的院子里,一只母狗生了七八只小狗,狗仔哼哼叽叽地要奶子吃,不时有画谱上才能看到的禽鸟飞来飞去。他去大同,睡在一个臭气熏天的旅馆。五台山,陈丹青看到僧房里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和尚在诵经。

陈丹青对山西的印象还滞留在三十年前的记忆。其实,山西在变,变得和全国一样,和全球一样,像一堆没有刹车的废铁烂铜飞驰在高速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