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名作欣赏》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知网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不同奇迹的相同“秘密”----读《秘密》
杂志文章正文
不同奇迹的相同“秘密”----读《秘密》
发布时间:2018-02-08        浏览次数:45        返回列表

杨思卓

在澳大利亚,有一位普通的女人,叫朗达·拜恩。2004年末,父亲去世、事业失败,家庭陷入僵局,生活即将崩溃……。就在这个时候,她读到了一本奇书,华莱士的《(失落的致富经典》。在这本书中,她发现了一个重大的秘密,靠着这个秘密,她治愈了家人过世的伤痛,让肥胖的身材恢复了苗条,让自己的事业进入了正轨,甚至近视眼也不治而愈。

她还进一步发现,过去知道这个秘密的,竟然都是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柏拉图、莎士比亚、牛顿、雨果、贝多芬、林肯、爱默生、爱迪生、爱因斯坦。她想挖掘这个秘密,让它成为更多人的财富。于是,她先通过电视节目采访到55位大师级人物,探寻他们成功的秘密。不断攀升的收视率,促使她转而创作文字版的《The Secret秘密》,结果是更加火爆,全球销售超过1500万册,造成数千万人的觉醒风潮。

《出版人周刊》评价:本书可谓是这个时代的《相约星期二》,从来没有人能如此打破美国大众被高估的绝望与不幸福。

奥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说:《秘密》简单明了又充满智慧,帮助我度过了婚姻难关。

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主持人奥普拉说:这让我感到震惊! (《秘密》就是这样一种能帮助你在人生中更有效、更能创造积极正面的当下的工具。《The Secret秘密》这本书,之所以能像哈利波特一样风靡全球,秘密何在?我把书中的内容归纳为“一个法则,三项要领”。

一个法则:“吸引力法则”

这本书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在众多梦想成真的故事后面,都有一个同样法则:“吸引力法则”。书中是这样解释的:

理解吸引力定律的最简单方法,是你假设把自己当一个磁铁。我们都知道磁铁会吸磁铁。

简单地说,吸引力的规律就是“相似的吸引相似的”,不管那是好是坏。

每天,人们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很多想象的画面,在作者看来,这些画面就是一个“大磁铁”,它不断地吸附着“未知生活”这个“小磁铁”。你心中出现什么样的画面,你就会吸引来这样的事实。

当你把心思放在了你想要的或者不想要的事物上面时,吸引力法则都会一概听从。打个比方来说,在你想着“我不要上班迟到”的时候,你的脑海中就会自动浮现出你已经迟到了的画面,这时,吸引力法则就会听从你的心像画面:“我已迟到了”,结果,这样的事情就真的发生在你身上了。这也就是说,吸引力法则所给到的,就是你所想到的。

明白了吸引力法则,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祸不单行了。比如说早上穿鞋时不小心刮破了丝袜,可又找不到备用的袜子,你心想,今天不顺,千万别迟到。结果你急匆匆地往外走,出门时又忘带了手机,又跑回来拿手机;刚刚跑到车站,公交车恰好在眼前开走了;你想下一班可别迟迟不来啊,结果下一班就真的晚了十分钟;你进办公室之门,心想别让老板看到啊,又恰好被老板撞个正着。接下来呢?弄得一整天干嘛嘛不顺。《秘密》一书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就是:一个人的心专注于幻化什么,他的生活往往就倾向于发生什么。其实这个秘密,和东方的佛学相通。《无常经》里就讲:“世事无相,相由心生。”那么,怎样利用这种法则,让我们的生活转身我们希望的方向呢?这本《秘密》里说了不少要领,给我印象较深的有三个:

要领一:心想事成,借助三步之法

知道了吸引力法则.是不是就意味着可以心想事成了呢?没那么简单。依书中之见,要有三步。你要求,你相信,你行动。

第一步:你要求。你想要吗?想要就画出来,就说出来。正如《大话西游》里唐三藏对至尊宝所说的那样:“你不说出来我又怎么知道你想要?我不知道你想要,我又怎么给你?”因此,想从何处得,必向何处求。你想要一本《秘密》吗?你需要说,我要有一本《秘密》,然后在你的大脑中呈现这本书的图像。

第二道关:你相信。根据吸引力法则的原理:“相信吸引相信,疑虑吸引疑虑”,如果连你自己都怀疑自己,那这个世界就不会相信你,不会帮助你。你需要以信心去强化:我可以得到,而且是免费的。

第三道关:你行动。作者认为,当你迈过前两道坎儿后,心中肯定会泛起一种美妙的感觉,此时,你需要以行动去接受。你必须行动起来,做一些事情,我上网发一则信息:我可以得到我想要的。然后事实就会跟随而来。

说到这里,有些人肯定会怀疑:这样做真的有用吗?答案是肯定的,二战名将—一巴顿将军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1944年12月,巴顿将[来自wWw.Lw5u.coM]军收到了同盟军总部的命令,总部要求他在5天内必须向德军发起反攻。巴顿带领军队一路上跋涉,却碰上了暴风雪的天气。如果第二天风雪不停,他的作战计划就要失败。天气预报是:明天还是大雪。一般人可能会放弃了,但是巴顿相信奇迹,并知道这个秘密。他命令随军的牧师写了

一份祷辞,在雪花飞舞的寒风中,这位虔诚的巴顿将军摘掉军帽,与全军将士一起祈祷。

全能慈悲的圣天父!我们谦卑地祈求你赐予我们战斗所需要的好天气。求您开恩倾听我们这些军人的呼唤,赋予我们力量,使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粉碎敌人的压迫与邪恶,在人间建立您的正义。阿门!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天空竟真的骤然放晴,而且还持续了约6天之久!正是这宝贵的晴天,保证了巴顿部队反击行动的顺利展开;美军士兵也从这“祈祷”来的晴天中,仿佛真的感到了上帝的力量,精神上备受鼓舞,士气大振,最终,他们取得了反攻行动的成功。

这个例子看起来的确是奇迹,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做一个小小的尝试。比方说,按照你要求,你相信,你行动这三步,看看能不能得到一本免费的《秘密》?

要领二:贵人相助,源自感恩之心

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这种场景:

有些人很拼命的劳动,但却依然贫穷;有些人要求不少,但是从来没有得到。原因何在?这本书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只因他们缺少了感恩。书中写道:

如果无法感激目前所拥有的事物,你就不可能为你的生命带来更多……当你没有感激之情时,你所发出的思想和感觉都是负面的,这些感觉都无法把你想要的事物带给你。相反的,它们都只会把你不想要的事物送回来给你。

看到这,想起了一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实事:一个粤东北的小学校长向我抱怨,这里收到的贫困生捐助越来越少了。我就问他,你们是怎样感谢那些捐助者的呢?她说,我让那些孩子好好学习。除此之外呢?她很不解,还能做什么呢?我说,很简单,你回去后,告诉那些孩子,每个季度给每一个捐助者写一封感谢信,不需要华丽的词句,但一定要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结果,一年后,她告诉我,太神奇了,捐款增加了三倍!

所以说啊,爱,既需要给予,更需要感谢。将心比心,这个世界也一样,如果你不懂得去感谢它,它肯定也不会理你。所以作者在书中继续强调说:

请感激你现在所拥有的。当你开始想着生命中值得感恩的一切,你将会感到惊讶,原来值得你感恩的事物竟然多到数不完。你必须得先开个头去感恩,之后吸引力法则就会接收到这些感恩的思想,并带给你更多类似的事物。

是啊,世界上并不缺乏恩惠,只是缺乏感恩,应当感恩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性;也请感恩欺诈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更应该感谢帮助过你的人,因为他给了你源源不断的动力。

要领三:医万种病,不如医一颗心

我国有句谚语叫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朗达·拜恩却不这么认为,她在书中提出了这么一个概念——医万种病,不如医一颗心。

她在书中叙述了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位名叫卡西·古德曼的女士不幸患上了乳腺癌,但这位女士却并没有悲伤,也没有去住院化疗,反而是积极地利用吸引力法则来拯救自己。首先,她真诚地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痊愈,她看待自己就犹如身体从来没有得病一般;其次,她不管每天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向宇宙感恩说“感谢我已经好了,谢谢你的帮助”;最后,她坚持每天都去看一些搞笑的电影和电视节目,不断地让自己开心发笑,让自己一直都处于快乐的包围之中。经过三个月的坚持,她最终战胜了病魔,让众多医生大为惊愕,直呼奇迹。

古今中外,那些长寿老人们谈到长寿秘诀时提到最多的字眼就是:知足、心宽。正所谓“知足常乐,心宽常安”,如果凡事都斤斤计较,忧愤惆怅,纵使给你一个免死金牌,也难保你寿终正寝。这可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治疗,它是大医之法。它的医学道理就是:长生不老求之不得,“以乐抗老”开心即得。

读家点评:将梦想之“云”,化为现实之“雨”

相信奇迹的人不少,质疑奇迹的也大有人在。其实,《秘密》并非第一个揭示了这个秘密。从1910年《失落的致富经典》一书开始,就有人不断地探索,近年来越来越热。比如2004年的纪录片《我们到底知道多少?》,2005年出版的《有求必应》,2006年出版的《吸引力法则》等等。

梦想与现实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现代社会越发达,人们的疑惑就越多。我对各种奇迹不会轻易相信,是一个比较注重实证的人,但我还是相信因果关系的存在。世界上的奇迹,就是一系列不寻常的因果关系。最大的因果,无非是世相和人心。外部环境是一种因,主观意识是一种果,环境决定了人们的意识。但是反过来,主观意识又会对客观环境产生反作用。《秘密》这类研究,特别强调了这种反作用。按照作者的观点,梦想是现实之因,现实是梦想之果。我认为说得不全[来自Www.lw5u.coM]面,更恰当的表述是:想象与现实互为因果。

打个比方来说,理解起来就简单多了,想象好比是天上的云,现实好比是地上的雨。没有天上的云,就没有地上的雨。但许多人疑惑的是,天上的云是哪里来的呢?我们的想法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现实中来的吗?这是秘密的另一半,书中为什么回避了这一半?你看看魔术表演就知道了,他要的是让你去想,去猜。我是这样想的:我们需要让梦想之云转化为现实之雨,也需要让现实之雨升华为想象之云。而这中间,最关键的一个要素就是行动。

我理解的吸引力法则,是用梦想去推动行动,用行动来实现梦想。要不然,天天在那里做梦,梦再美,也是天上的云,无法落到地上。梦想当然不可以少,人就是会梦想的动物。特别是对于缺少梦想的人来说,吸引力法则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极有用处,它让你有目标,有信念,而对于梦想太多的人来说,吸引力法则的第三步才最有用。它让你有行动,有实践。你想成为一个作家,一个企业家,你想要一所豪宅,—辆名车,你想由一个普通人成为畅销书作家,你想成为健康的人,你想明天会更好吗?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让梦想的彩云变成现实的甘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