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名作欣赏》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知网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走在语文“修炼”的路上
杂志文章正文
走在语文“修炼”的路上
发布时间:2018-02-08        浏览次数:47        返回列表

彭湘(湖南省长沙县麻林中学语文教师)

在古典文化浩瀚的神话传说中,“修炼”就是为了从另一条途径来超脱生死、洞悉宇宙的最根本的真理。在这一点上看,天地间存有平衡之道,自然万物,皆可遵循一定的[来自www.lW5U.com]途径来求得超越。当下,语文教师的素养,在本质上也归依于一种深层的“修炼”,也就是要在岁月的打磨中,吸取文化精华的甘霖,聚沙成塔,厚积薄发,藉以找寻语文领域的本真。而面对现在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语文教师应该有一点真性情。“由来意气合,只取性情真”,静心、安心地沉入语文教学中,教育立人,凸显语文教师的知识素养,展现其独有的人格魅力。

在武学中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什么是“招”?那是调动全身力量的“法门”。语文老师的“法门”是“修炼”。“修炼”不在于外,而全在于其思想的修炼,文化素养的提升。一个徘徊于阅读殿堂之外的语文老师,我们难以奢求他语文课堂上会有多么的深邃丰富,语言表达会有如何的鲜活开放。

语文教师需要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和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而只有深度的阅读,才是提升自我的根本之道。特级教师闰学老师提出“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阅读,应该成为每个语文教师的习惯。只有你会读,多读,有浓郁的文化和审美氛围作支撑,教学实践才会走向自如,走向旷达。

在教学征途上,一个语文教师的成功,很多是缘于嗜书如命、博览群书。如钱梦龙老师,他在读初中时就将《红楼梦》精读了三遍。“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让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他,成了蜚声中外的语文教育专家。一代国学大师钱锺书先生在清华大学读书时,立志“横扫清华图书馆”。他终其一生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力行不倦,打造中西文化园林,建树卓绝。

同时,教师在阅读过程中,榜样效应,陪伴阅读,对于学生也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辐射。一个爱好阅读的语文老师,通常,更能引领学生在斑斓多姿的书海里徜徉。长久积累,师生“悦读”,这种无声的教育指引是双向的,“读书之乐,乐在精神相遇”,师生在阅读中内心获得丰盈。

教师的内力修炼,在于平日的一朝一夕,一点一滴。体现于课堂之中,则是教师实现教育梦想的“精耕细作”。语文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对教材的深度把握,对学生常态的积极关注和有效引导。“一切的存在都是被阐释的存在。”任何文本都有其研究的“先定假设”,解读文本的立足点不同,所获得的“意义”也不相同。是先人为主的“结论式探究”,还是注重过程方法引领的个性化阐释.需要语文教师的慧眼来发现,更需要通过教师教学智慧的修炼来达成。

在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眼里,课堂教学是永远的阵地,也是永远难以达到至臻完美的未知。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构建倾听与倾述的课堂情境,让学生更多地表达对文本的理解,把思想或情感“外化”在语言和文字上。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用家事比国事,向齐王进谏:要广开纳谏之路。齐王简单地只以一个“善”为答,而对齐王的其他反应没有阐述,对这一“空白”,可让学生通过语言或动作、神态再现对文字世界的领悟。

知识经济社会中,人类的生存图景悄然发生变革,正由“物质性生存”向“知识性生存”转变,为个人潜能发挥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使人更人性化地生存。作为语文教师,不能短路式地追求结果。功利化的教学行为,将会遮蔽知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意义性,让知识异化为人幸福生存的对立层面,严重挫伤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肩驮重任,应[来自www.lw5u.CoM]关注课程知识和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的构建,以自己丰厚的学识和人文素养,呵护学生的灵魂之花,引领学生探寻语言文字的魅力,让自己永远行走在语文素养“修炼”的旅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