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名作欣赏》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知网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影子,我猜想
杂志文章正文
影子,我猜想
发布时间:2018-02-08        浏览次数:47        返回列表

[北京]蓝蓝

在安徒生诸多脍炙人口的童话中,大概数《影子》这篇童话写得最为吊诡神秘,也最难以为人所理解。几乎从来没有人和我谈论过这篇童话,只有一次除外。前几天,在去哥本哈根埋葬安徒生的阿瑟斯吞斯墓园的路上,诗人李笠对我说起了它:“这是一篇了不起的作品,简直太好了!”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似乎《影子》并不给人提供像《海的女儿》《拇指女娘》那样感人的谈资。

《影子》写于1846年夏季,安徒生正在意大利南部海滨城市那不勒斯旅行。我们无法知晓是否是因为那里炎热的气候给他提供了灵感,以至于故事开篇就描写一个来自寒带的学者,到了阳光灿烂的热带地区。此前,学者的工作是“写关于真、关于善、关于美的文章。但是谁也不愿意听这类的事儿”。而到了热带,强烈的阳光把学者的影子变成了故事的主角。它脱离了主人,跑进“诗神”的房间,并且进入了“诗之宫”,而从那里出来以后,影子就变成了一个“人”。它声称自己看到了一切,并且懂得了一切。它对来自寒带的以理智著称的学者说:“同时我还学到了理解我内在的天性,我的本质和我与诗的关系。”它说:“这是一个卑鄙肮脏的世界!要不是大家认为做一个人是件了不起的事情,我绝不愿意做一个人。 我看到一些在男人、女人、父母和‘亲爱无比的’孩子们中间发生的最不可思议的事情。”接下来,穿着华丽服饰的影子以提供旅途所有费用为诱饵,带上学者外出旅行,在一个温泉度假地结识了以“目光锐利”著称的公主。公主一眼便发现,这位影子绅士没有胡子,而且它也根本没有影子。影子轻而易举地把原来的主人、学者指认为自己的影子,骗取了公主的信任,并在婚礼举行时,把那位要戳穿假相的学者处死。

故事的主干是学者和影子的纠缠、身份互换,最后以“理智”的学者死去、影子获得想要的一切而结束。有学家称:“那位学者,即所谓知识分子,有时免不了会被自己的影子所淹覆而成为无辜的牺牲品,只不过他本人意识不到罢了。”也有学家说“这比喻[来自WwW.lw5u.com]了人的两面性”,都算是见解。可以肯定的是,影子自从进入了“诗神”的房间,并从“诗之宫”出来后就变成了“人”,他洞悉了人类世界的“卑鄙肮脏”,它利用人类的[来自wwW.lw5u.coM]弱点和人性的邪恶,轻而易举地羞辱并葬送了书写“关于真、善、美”的学者。

我感兴趣的,也是我迷惑不解的地方是:影子何以从“诗之宫”出来后便获得了如此巨大的能力——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的“人”,以及它所说的“我的内在天性,我的本质和我与诗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我猜想,诗神那美丽光辉的房间、那流淌出美妙音乐的圣殿里,恰恰因为充斥了“卑鄙肮脏”等世界上的一切,才会有痛苦的歌咏和悲切的光芒从诗歌的门窗投射出来。

我猜想,正如“法律的存在是人类的耻辱”一样,“诗之宫”的光辉也包含着人间的全部苦难生活。我猜想,学者在书写“关于真、关于善、关于美”的时候,是否忽略了正是从谎言背叛、卑鄙无耻、丑陋龌龊的人性的黑暗里,才能够诞生出人性之美?而这美就像风中之烛,是那么微弱,一阵风就能扑灭——因为故事里有两次提到所谓真、善、美:没有人对此感兴趣。

我猜想:学者的遭遇是否在警示我们,一旦人类的理智被邪恶利用,那么人类就是给自己掘墓的人。

我猜想,那位写出了《海的女儿》的安徒生,那位将美、爱与永恒连接起来的贫苦洗衣妇的儿子,有过多少坎坷酸楚的遭遇,才写出这篇发生在充满阳光的热带的冷酷的故事! 我猜想,幸好,还有一个诗神,还有她美丽的光芒从垃圾堆一样的人类生活里,放射出圣洁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