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名作欣赏》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知网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天山天象天人合一——有感于丁捷的大西部题材摄影
杂志文章正文
天山天象天人合一——有感于丁捷的大西部题材摄影
发布时间:2018-02-08        浏览次数:47        返回列表

吴为山/文

好友丁捷被组织派到新疆去工作时,我写了一幅字给他,算是为他送行:“天山天象天人合一。’’祝愿丁捷这位真情才子和率性男儿,到西域磨炼三年,取回一份不凡的收益。边疆自然雄奇,人文博远,早已成为全世界城市艺术家和真性情的人们所向往朝圣的热土。此后的几年丁捷身怀神圣使命,在那片浑厚的大地上实实在在奋斗、生活和体验一千个日夜,其眼界不可能不发生诸多拓展,其情感不可能不经受诸多震荡,其心灵不可能不接受诸多洗涤……丁捷出色地完成了他的本职工作,回到江苏。使我惊喜的是,他还有许多其他的收获,这部摄影集便是其中沉甸甸的一份!

(一)

优秀的艺术作品,必然是创作者社会实践的积累和文化修养的积淀。

高山盛装,大地如歌,风情典雅,人文丰瞻。翻阅他的摄影稿,新疆高远博大、雄浑厚重的大地,穿越时空万里,扑进眼帘,反转内心。一时间只让观者洗尽人间铅华,忘情山水之间,进入与雄鹰翱翔、随天马奔嘴、伴牧人欢唱的天堂胜境。丁捷分明是在用镜头给我们解读苍茫浩大、洋溢昂扬英雄主义精神气概而又不失柔美细腻风情的西部大地;又分明是在解读他自己,向我们坦露他的唯美理想,坦露被层层硬壳包裹着的一颗柔软灼热的心。

通常有了时间的量,才会催生质的嬗变。是什么让丁捷这位摄影后生,不到三年时问就捧出如此撼动人心的作品?丁捷的摄影神话让我们惊叹,同时也印证了一句话:艺术拼到底拼的是文化,是素养。

丁捷眼里的西部,有一种音韵美。面对他的作品,就是扑向美的怀抱,融入音乐的海洋,投向名画的世界。他的许多作品有奇崛的构图,或铺陈大片土地,或推出广阔天空,直逼视线,仿佛大幕拉开,磅礴的交响乐冲击你[来自wwW.lW5u.coM]未来得及准备的视听。河流蜿蜒,牧草摇曳,牛羊漫步,牧人欢唱,色、光、线、形,勾勒出生动的粗犷美和细节美,像乐章里抒情的节奏,或跳跃,或舒缓,细细密密渗入你每一根毛细血管,给你以欣赏玩味的起伏感。细细揣摩,他画面所表现出的舒缓与律动、宏伟与细到混响的形式美,来自他底蕴深处寓意深邃的意境美。丁捷同时又是诗人,他的诗以旋律优美见长,几乎首首可颂,铿锵遒健中又有精致细节,极具音韵美。当他拿起镜头,长期历练并凝结于审美深处的旋律,便缓缓释放,烟雾般弥漫画而,成就了最美妙的搭配,也成就了一幅幅直抵灵府、抒情诗般、咏叹调似、如歌如泣、荡气回肠的作品。

此外,他的摄影作品光色迷离,好似从大师油画里逃离而出。湖畔栖息的骏马,山谷归巢的飞鸟,草原上女孩绽放的笑颜,夕阳中迷人的树曦云影……他总能捕捉、驾驭光色的推移变化,创造出童话般的幻境。所以,从这些层面看,丁捷的作品摄取的是西部风情,是他的学识修养、文化底蕴,是作为摄影者的他本身之内美与自然之大美的亲密合一。

艺术作品说到底拼的就是文化底蕴,是生活基础。面对丁捷那天边苍茫、意境深远的画面,我们不仅能体验到空间的邈远,也体验到了时空的无限。伫立苍茫大地,他以自己独具魅力的艺术语言和文本结构,让我们一层又一层地亲近天地自然,也一层又一层破解审美壁障,令我们的心灵在渺远的天籁得以伸展。

其积也厚,其发也雄。今天,正是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多样的文化积累、不懈的审美追求,共同成就了他摄影艺术漫长的“速成”。

(二)

优秀的艺术作品,必然是创作者真挚感情的自然流泻。从丁捷的摄影作品中,我看到了真实情感的直率表达,这种人性的真实也正是他作品能打动我的秘密。大地因为有了人而生机盎然。热情大方、富有创造力和激情的边疆各族人民,是那片神奇土地上最活跃的因素。他们的质朴和豁达必定深深感染着来自都市的丁捷,这种感染在他的摄影作品中得到反映:哈萨克牧羊老人,深刻的皱纹笑成绽放的金丝菊;喝洒的乌孜别克汉子笑得爽朗,红色面庞彰显着与生俱来的热情;拎水的小媳妇笑得羞涩,眼里挡不住新生活的甜蜜;顽皮的维族孩子笑得前俯后仰,笑声荡得山谷摇晃……笑是他们的生命符号,笑得原始张扬,笑得阳光灿烂,笑得无拘无束,笑得让习惯收敛的都市人心旌摇曳,也不由随他们舒展开自己面部僵硬的表情肌。他镜头中的人物就是这样极具感染力,真诚质朴,坦荡无私,仿佛就是你身边的亲人,用不着多作揣摩,你就可以直接看到他们的内心,和他们一起自由奔腾,纵情放歌。

[来自www.lw5U.com] 摄影不同于小说、戏剧和影视作品,不可能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语言去描写人物的性格。然而,任何个人的喜怒哀乐,在掺入环境因素的时候,就会自然流露出来,丁捷就是依靠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环境相互联系中的一个个瞬间来捕捉人物的性格。这在他《一次草原拍摄盛会》这组摄影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作品中是哈萨克族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几家人,这又是一座欢乐的天堂。老人,孩子,男人,女人,他们袒露着留有阳光亲吻印记的脸庞,朗朗笑声,绵延不绝;老婆婆,小媳妇,父亲,儿子,他们举止亲密,俨然生活在一个童话中美丽的田园国度。流淌率真的眼神,天性爱美的姿态,以及都市人奢望的草原大幕……丁捷以镜头里的所有,兴奋地向我们高呼他的发现:普通人,只要心中有爱,脸上有欢笑,照样可以像玫瑰和郁金香般绽放。

面对他许多这样的作品,我能听到他与纯美深呼吸时的热烈的心跳,饥渴的快门面对盛宴的瞬间响亮的吞咽。面对他的作品,我们也能由衷感到,摄影创作只有反映人物当时的状态,去捕捉人物真实的本色,人物有明朗的性格,画面有生动的情节,这样的作品才能抓住人心。这一本色手法在他的每一幅人物摄影中都有体现,当然也包括他自己常独自回味的儿童肖像作品。在他饱含深情的镜头里,孩子们鲜花般灿烂的笑容,水一样纯洁清澈的目光,让人看得心动。我可以想象拍摄时,丁捷与他们快乐的相融,内心的触动,以及油然而升的悲悯情怀。面对他呈现给我们的童真,我们这些长期生活于压力重重城市中的成人,那颗因世俗私欲的诱惑,情感变得愚钝和盲目的冰封的内心,会不由地松动。

庄子说过:不精不诚,不能感人。丁捷富含真情的作品,体现了他在摄影技术上的钻研,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见证了他对伊犁大地的热爱。在博客里他写道:“我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爱上摄影——当然,这是来到美丽的边疆工作之前。现在,我的业余时间,常在边疆摄影——之所以大言不惭地称自己的东西为摄影,是因为我感觉到自己记录新疆不是用简单的镜头,而是用透过镜头和眼睛的心。”这是一颗怎样的心,既可与气势恢弘的高山大川同呼啸,也可与暗香浮动的芳草虫蝶深呼吸?这分明是一颗赤子之心,是一颗已与大地之灵同频共振的赤子之心!这绵延于灵魂深处的爱恋,使他在离开新疆前夕,有了一种血肉被无情撕裂的疼痛,无情现实让他一时手足无措,于是,他的镜头变得勤奋而急躁,恨不能把每根花草都摄人心中,带走。由此,在我看来,《最后的六月》一组摄影是最摄人魂魄的。对视《边的眼看的缘》白马那专注的眼神,你会轻易被它所征服,深邃、忧郁、迷茫,却又不失单纯、清澈,和激情。是啊,这不正是多年在职场摸爬滚打的丁捷面对伊犁神山圣水的心灵独白?!真应该把那双美丽宁静的眼睛做成大广告,高高贴在水泥城堡的每个路口,相信可以疗伤。

(三)

优秀的艺术作品,必然是人文精神与高尚审美的有机凝结。丁捷这三年工作和生活的伊犁位于我国西北边陲,自古以来,困苦的生存环境、多民族的迁徙和战乱不但使本土各族人民在人生道路上经历曲折和坎坷,而且,历史上也成为贬斥、流放之地,成为走投无路者企望绝处逢生、孤注一掷的地方。再加上一些文艺作品的渲染,西部边疆被人为定义为沧桑、苦涩和悲情。

而丁捷作品中的西部,无论色调多么深邃,旋律多么沉缓,意境多么静谧,但透射出的始终是阳光、是歌唱、是清醒、是喜悦。他眼中的喀纳斯之秋绚烂缤纷,洋溢着成熟和丰收的喜悦;孙山林间纷飞的野鸭,勃发着自然的生机;那门前傲然挺立的胡杨,闪烁着不朽的光辉;那草美羊肥的牧场,呈现出富庶与繁荣;还有那丰硕的西部“粮仓”,广袤的葵花海洋,纯朴的草原姑娘……这一个个灿烂、甜蜜、幸滔的影像,协奏出另一个气势磅礴的《欢乐颂》,在你心头荡漾、升腾,让你不由微笑道声“太阳你好”、“花儿你好”、“活着真好”,不由感叹生命如花。这朵花,也许藏在深山人不知,也许是淹没于草原百花丛中的一朵,但不管怎样,她在绚烂绽放,我们没有理由因她的普通忽视她的存在,也没有理由不去深情讴歌。

丁捷镜头裁剪出的新疆自然,或丰硕果实并蒂绽放,或草原辽阔、群山巍峨,都如同魔幻少女般多姿多彩,也如同沧桑的老者,永远激荡着一个民族厚重博大的胸怀,激发着厚德载物、薪火传承的历史感、人生感和崇高感。而在他的作品中,这所有的思想精髓与高尚的审美意趣有机融合。作为视觉艺术,摄影作品是要吸引人眼球的。丁捷无疑做到了这一点,他的作品色彩斑斓、风光绚丽、构图完美、悦日赏心,没有丝毫诡、奇、怪、异的痕迹,有的只是天地生灵的壮美、静美、纯美:高山巍峨,白云飘荡,长河蜿蜒,民风淳朴……他用镜头解读出美的内涵,美得纯粹,美得和谐,美到了极致。作为美的一大主题,边疆各民族女陛也是丁捷作品表现的一部分。从他的作品看,女性所呈现出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内心精神状态被焕发出来的美。岁月在老人脸上留下沧桑,一条条深刻的皱纹显出线条韵律美;草原上纵马奔腾的女性,涨红的皮肤下涌动着民族奔放的血液;还有更多青年女性,纯真质朴,如朝霞中沾着晨露的山花,清新妖娆,充满生命活力。他镜头中的人物,没有流于市面干篇一律程式化的刻板面孔,有的是人物各具个性的风采,和透过画面传递给观众的高尚的审美,以及摄影者敏锐的感觉、强劲的创造力。

对美的感受虽然因入而异,对美的追求却是人所共有的,爱美,欣赏美,赞颂美,是人类的天性。那些背离了人类追求真善美统一的审美理想的“艺术”行为,必将遭到人们的唾弃。丁捷的摄影作品,唯美的画面,流动着天地自然,凝固着昂扬精神,一种融于自然、百折不挠、至高无上的人的精神。以崇高精神为载体的美,才会在天际间流动永恒的魅力之光。

丁捷数次声称是我题写的“天山天象天人合一”这句话激励了他,在冥冥之中“提携”了他。其实,这句话用在丁捷三年的工作、生活和创造,是一种巧合,也是一种契合。这句话是丁捷与边疆自然,与边疆生命的缘分写照,当然也是我与丁捷之间缘分的写照啊。

记得梭罗有言:理解力、感悟力所栽培的东西,季节会让它成熟、结果。在风霜雨雪之后,丁捷的艺术将逐步走向成熟。今天,捧读欣赏丁捷的这部新著作,我的心情比当年为他送行的时刻,更激动,更欣悦,更为自己有丁捷这样的朋友自豪。也正是因为这份心情的导引,我一口气由性写下这么多话,的确忘记了自己习惯的理性而拘谨的语态。(本文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