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名作欣赏》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知网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窗里窗外的世界——许平和她的《平儿小窗》
杂志文章正文
窗里窗外的世界——许平和她的《平儿小窗》
发布时间:2018-02-08        浏览次数:50        返回列表

山西 吕绘元

记得琼瑶的《窗外》在大陆流行的时候,我刚刚读初二,情窦初开。一鼓作气把她当时出版的所有言情小说看完后,发现自己开始暗恋班里的一个男生。2011年,林青霞在台湾出版《窗里窗外》,记录了她十九岁以电影《窗外》成名后多方面的人生经历。绕不开的《窗外》,不管是普通人如我,名人如林青霞,我想它不仅仅是影响了一代人。境由心造,不同的人,对作品的解读是不一样的。正如我手头的《平儿小窗》,因为与窗有关系,唤醒了我记忆中与琼瑶、林青霞有关的东西。

《平儿小窗》无论是作者的名气,还是作品,都没办法与前两者相提并论,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欣赏作品本身,对它的含金量存疑,正所谓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草根与贵族,相辅相成,彼此关照。

许平不是一位专业作家,妈祖文化研究才是她的阵地。她对文字的热爱,一半是由于工作所需,她是上海《松江报》副刊主编;一半是放不下喜欢她文章的粉丝。《(平儿小窗》即取自她在《松江报》开设的同名专栏,期间多次因为社会事务的繁杂,动了关闭专栏的心思,实在是那些一路走来支持、关注她的读者,以及对文学的坚守,让这些干字文从2008年一直到201 1年每期不落地存在了三年。

《平儿小窗》结集出版时,许平精选了一百零五篇自认为可以拿出手的东西,舍弃了一些时效性太强、文学性不够的文章,按她的意思,宁缺毋滥。标题的设置非常有特点,全部是四字格,目录排列出来韵律感、节奏感特别强烈。在版式的设计上,大量的留白,让人觉得没有压抑的感觉,读起来很放松。封面的设计不落俗套,据说出自许平自己的构思,由设计师完成。一间延展的木屋里,一桌一椅,打开的一扇小窗,窗外是浩瀚的海洋和远处微微起伏的岛屿,视野开阔,让人浮想联翩。动与静,写实与写意,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来自www.lW5u.com],窗里窗外的世界,任由读者去猜想。

《平儿小窗》的文章多是千把字,还未待视觉疲劳时,读者已经阅读完毕。更何况占全书篇幅一半的精美的钢笔画插图,增加了阅读的跳跃感,图与文相得益彰。插图的编排也是费了一番心思,一幅图占一个单页码,插图的说明文字虽只有一句话,却占一个双页码,这样把书打开后,图与文处于一个完整的平面,绝无割裂之感。插图的文字,多采用古今中外的诗词、电影、电视剧、歌词、歌名、时下流行的网络用语,亦庄亦谐,相映成趣。比如在《童言无忌(二)》里,图注是这样写的:“可以假装看不见,也可以偷偷地想念。眺望童年,下个路口再见吧。”“可以假装看不见,也可以偷偷地想念”,这句话就是来自于梁静茹的歌曲《宁夏》。“下个路口再见吧”,取自李宇春的歌曲《下个路口见》。《走好孩子》是写对5- 12地震中逝去孩子的追思,它的图注是:“给我一杯忘情水,可我还是禁不住为你们泪洒天堂。”“给我一杯忘情水”,出自刘德华的《忘情水》;“泪洒天堂”则来自于艾里克·克莱普顿为从五十三楼不幸坠亡的幼子所作的歌曲《泪洒天堂》。

许平的文章选材很广,不管是草根还是名人,平凡事还是大事件都可入文。她的文章写得很实在,驾驭文字的能力让人信服。幽默、俏皮是她标志性的语言,情是贯串她文章的脉络。她的文章介于散文与杂文之间,感性与理性就像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没有交集,却不可或缺。她祖籍山东,长在上海,因而她的文章就有了齐鲁的气质和江南的妩媚,豪放与温婉共生共荣。她的文章无门无派,没有门户之见,更乐于被读者接受。

她的小窗里不仅有她的世界,她的世界里亦会有窗里窗外的世界。

作者:吕绘元,1971年生[来自wwW.lw5u.cOm],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现为某出版社资深编辑。

编辑:王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