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名作欣赏》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知网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桃花扇》里的《哀江南》与徐旭旦的《旧院有感》
杂志文章正文
《桃花扇》里的《哀江南》与徐旭旦的《旧院有感》
发布时间:2018-02-08        浏览次数:98        返回列表

北京 李玫

《哀江南》在《桃花扇》中的重要作用

孔尚任(1648-1718)的名剧《桃花扇》有一个脱出俗套的结局。大家都知道,明清传奇的结局几乎干篇一律,无论剧中人物的经历如何曲折,无论剧中的男女主人公经历了怎样的乱世离别,最后大都得以团圆。而《桃花扇》的结尾大不相同:在国破家亡之际,情投意合的男女主人公没有沉溺于绵绵情意,乱离之后没有团圆,而是分别进山人道。《桃花扇》也因而有了一个冷寂凄清、余味深长的结局。而这个结局是以一套名为“哀江南”的北曲套曲结束的。

《桃花扇》的最后一出戏为《余韵》,《余韵》在剧中标作“续四十出”。《桃花扇》标示的出目与明清传奇的普遍情况有所不同,比如第一出戏的前面有“试一出《先声》”,剧中还有“闰二十出《闲话》”和“加二十一出《孤吟》”等,剧尾的《余韵》是第四十出戏之后的一出戏,所以叫“续四十出”。这样标示出目的原因,应是剧作者考虑到全剧剧情进行的节奏,用“试”、“加”、“闰”、“续”等字眼表明这几出戏一方面在情节进行上与前后的戏联系紧密,另一方面又在人物情节的重要程度,以及篇幅上与前后的戏有轻重强弱之分。例如《先声》是九十七岁的老礼赞的独角戏,实际上就是传奇中通常所见的“副末开场”。这样,《桃花扇》全剧实际上总共有四十四出戏。《余韵》一出戏共有《问苍天》《秣陵秋》和《哀江南》三套曲子,以《哀江南》结束全剧。

《桃花扇》写明王朝从陷入危局走向覆灭,以及南明弘光王朝从仓促建立到归于灭亡这场历史巨变。作为一部历史剧,作者对其中的许多人物事件都追求历史的真实性,极力让戏台上的粉墨排场向信史靠拢。剧作从明末崇祯十四年(1641)写起,描写了明朝末年至南明弘光王朝期间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文人的纷争、武将的争斗,这一切都与大明王朝的存亡紧密相连。剧作很巧妙地用江南名士侯朝宗和金陵名伎李香君的离合悲欢作为全剧情节发展的贯串线索,串联起处于政治漩涡中间以及社会边缘的各色人物。同时,以岌岌可危的国势为背景,让侯、李二人的情爱故事染上了很浓的悲剧色彩,他们最终的分离成为必然。

《桃花扇》这部结构宏大、长达四十四出戏的剧作,以《哀江南》套曲压轴,可见剧作者对这套曲词的重视程度。而且,这套曲词也的确具有这样的力度,它能让一部演绎一场轰轰烈烈的历史巨变的剧作,最终落脚在了深沉悠长的感伤情调上,既让人感到了人生的落寞,也让人体会到历史的苍凉,这足以证明这个套曲所具有的分量。

《哀江南》的作者

《哀江南》不仅在《桃花扇》里起着重要作用,即使把它看做一首单独的曲作,也无疑是高水平的作品。《哀江南》用洗练传神并且富有韵味的文字,描摹出一个个鲜明的意象,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幅南京城历经鼎革后衰败的画面,传达出深沉的末世悲哀,动人心魄。《桃花扇》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问世以后,马上流传开来。《哀江南》在《桃花扇》的剧尾强化了剧作的悲剧基调,与剧情融为一体。这样一套优美的曲词,加上对全剧的重要作用,自然博得了人们的注意和喜爱。由于一般读者最初大都是从《桃花扇》里看到《哀江南》套曲的,所以人们一般认为《哀江南》出自孔尚任之手,这是很自然的事。

但是事实上,《哀江南》的著作权并不完全属于孔尚任。当人们在贾应宠的《木皮散客鼓词》的某些传本中看到《哀江南》套曲时,有人认为(《哀江南》出自贾应宠之手,但仔细查看不同传本的《木皮散客鼓词》后,会发现《哀江南》也不足贾应宠的作品。

清初人徐旭旦(1656-1720)的《世经堂诗词曲钞》卷三十有个题为“旧院有感”的散套(散套指散曲里的套曲,与戏曲剧本里的套曲相区别),这《旧院有感》有七首曲词,曲牌分别是【北新水令】【驻马听】【沉醉东风】【折桂令】【沽美酒】【太平令】【离亭宴带歇拍煞】,这些曲牌的名目及排列顺序和《桃花扇》中的《哀江南》完全相同,且文字很接近,这应该是《哀江南》的原始版本。看来,《哀江南》的原创者是徐旭旦,孔尚任将《旧院有感》作了修改,借用在《桃花扇》的结尾,名其为“哀江南”。

徐旭旦,字浴咸,号西泠,浙江钱塘(今属杭州)人。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儒试,三十二年(1693)充副贡生。徐旭旦很有文才,诗词曲赋都擅长,也曾创作戏曲剧本,作有《灵秋会》杂剧和《芙蓉楼》传奇。著作有《世经堂诗钞》《世经堂词钞》《世经堂乐府钞》《世经堂初集》等传世。徐旭旦比孔尚任年少八岁,康熙二十五年(1686)至二十八年(1689),孔尚任奉命随工部侍郎孙在丰到淮扬疏浚海口,在海陵(今泰州)河署与徐旭旦共事三年。二人在泰州河署相识,志趣相投,成为挚友。

《旧院有感》的立意

旧院原是明朝初年设立的官营妓院,本名富乐院。后来,由于旧院所在的地方——十里秦淮河南岸的长板桥一带妓院丛聚,所以,旧院渐渐成为南京城里的一个有特殊含义的地名,大体为妓院的代名词。明末,旧院是文人雅士们迷恋沉醉的温柔销金窟、繁华风流地。清初人余怀(1616-1696)《板桥杂记·雅游》中记载:“旧院,人称曲中,前门对武定桥,后门在钞库街,妓家鳞次,比屋而居。屋宇精洁,花木萧疏,迥非尘境。”余怀本是福建莆田人,因长期寓居南京,便把自己称为江宁余怀和白下余怀,也即把南京看做家乡了。《板桥杂记》是余怀晚年的著作,描写了明朝末年南京城的风土人情,详细而生动,尤其是对长板桥一带的旧院以及在那里生活的青楼女子的描述,可感可泣。从上引余怀的那段描述可知,明末的旧院一带,房屋精致齐整,花木疏密有致;纸醉金迷其内,清静雅致其外;坐落红尘却似非凡境,是文人士大夫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孔尚任的《桃花扇》中多次写到旧院,因为剧中女主人公李香君所在的媚香楼就在旧院。最后一出戏《余韵》中,通过渔翁和樵夫的对话说到旧院的变迁:“渔翁:那长桥旧院,是咱们熟游之地,你也该去瞧瞧。樵夫:怎的没瞧,长桥已无片板,旧院剩了一堆瓦砾。”总之,旧院在南京城里是一处特殊的、引人注意的地方。

徐旭旦《世经堂诗词曲钞》卷三十的《旧院有感》套曲,集中描写鼎革后旧院衰败萧条的景象。全文引录如下:

【北新水令】山松野草带花挑,猛抬头翠楼来

到。荒烟留废垒,剩水积空壕。亭苑萧条,还对着

夕阳道。

【驻马听】野火频烧,绕屋长松多半消。牛羊群跑,买花小使几时逃。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谁洒扫,牧儿拾得菱花照。

【沉醉东风】横白玉阑干柱倒,堕红泥燕落空巢。碎鸳鸯瓦片多,烂翡翠窗棂少。舞西风黄叶飘摇,直入阳台一路蒿,住几个乞儿饿殍。

【折桂令】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沽美酒l你记得跨青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太平令】行到那旧院门,何用轻敲,也不怕小犬啐哞。无非是枯井颓巢,不过些砖苔砌草。手种的花条柳梢,尽意儿采樵,这黑灰是谁家厨灶。

【离亭宴带歇拍煞l俺曾见红楼翠馆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青苔碧瓦堆,曾睡风流觉,百十年兴亡看饱。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风流换稿。把俺那汉宫春一幅幅记到老。

大家对《桃花扇》中的《哀江南》比较熟悉,读了这《旧院有感》,也许第一感觉会是:这七首优美哀伤的曲词,用来描绘因朝代更迭而破败的秦淮旧院,竟然也是那么的恰切!不过,仔细品读,会发现其中几首曲词中有些关键的字词与《哀江南》里不相同。这些不同之处,实际上带给我们的是另一种审美感受,我们将在下面的部分逐一进行分析。

《旧院有感》描绘的是改朝换代之后旧院冷清寂寥的景象,感叹旧院从歌舞繁华地变成“青苔碧瓦堆”的凄凉。套曲里的每首曲词都颇有韵味,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描述旧院的残破,由残败寂寥映衬当年的热闹繁华。又因为曾经的风光,眼下的失落感伤犹显深重。曲中的景展现了凄清的美,曲中的情是失落的哀痛,最后一首曲词抒发了兴亡之感,凡此种种,都极具动人的力量。

从《旧院有感》到《哀江南》

首先,《旧院有感》和《哀江南》的标题就显示出二者视野的扩狭和立足点高低的差异,“旧院”变为象征江山社稷的“江南”,这决定了全曲咏叹对象的改变——描述重点从旧院变成了一个王朝的都城(南京是明朝的陪都,是南明弘光朝的都城),从而全曲的主旨也改变了,从感叹繁华易逝变为故国之思。

《哀江南》对《旧院有感》中的四首曲词作了改动,从改动的字词,可以清楚地看到《哀江南》的描述对象及其立意与《旧院有感》的差异。下面分别比较讨论《哀江南》与《旧院有感》的七首曲词,从二者的差异探究它们不同的审美内涵:

第一首是【北新水令】,《哀江南》中的【北新水令】文词如下:“山松野草带花挑,猛抬头秣陵重到。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村郭萧条,城对着夕阳道。”其中与《旧院有感》不同的字词如下:第二句“猛抬头翠楼来到”改为“猛抬头秣陵重到”,“翠楼”改成“秣陵”,歌咏的对象顿时变了,同是描写鼎革烽火造成的残败景象,秦淮河边的旧院,变成了明朝陪都金陵(秣陵指今南京。秦始皇时将金陵邑改名秣陵,故址在今南京市);动词“来到”改为“重到”,增加了回忆、怀旧及感伤的意味;第三句“荒烟留废垒”改为“残军留废垒”,“荒烟”改成“残军”;第四句“剩水积空壕”改为“瘦马卧空壕”,“剩水积”改为“瘦马卧”,“残军”、“瘦马”都在点明和强调金陵城曾经历的改朝换代的战火;第五句“亭苑”改为“村郭”,是呼应“翠楼”变“秣陵”,将咏叹的范围扩大;第六句“还对着夕阳道”改为“城对着夕阳道”,虚词“还”改为实词“城”,目的和效果与前一句相同。这首曲词共六句,除了第一句,后面五句都有改动,共改了十一处。留心一下可以发现,所改均是主语以及与其相连的谓语,也即均是关键的字词。这些改动使整首曲作境界和风格都发生变化,婉柔变得豪迈.境界更加阔大。

第二首【驻马听】曲词,《哀江南》中是:“野火频烧,护墓长楸多半焦。山羊群跑,守陵阿监几时逃。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谁祭扫,牧儿打碎龙碑帽。”第二句“绕屋长松”改成“护墓长楸”,也是描述对象的改变——旧院改成了前朝皇陵。于是,第三句的“买花小使”改为“守陵阿监”便很自然。后面的改笔也很精彩,“谁洒扫,牧儿拾得菱花照”,写旧院原先整洁的房屋没有人打扫,花木荒芜,镜子这类歌姬舞女们不可或缺的日用品随处丢弃,被牧童捡到。而《哀江南》中展现的是另一幅画面:皇陵毁坏了,战火烧毁了陵墓周围的古树,原先穆然矗立的墓碑破碎倒地,大殿上洒落着禽毛鸟粪,台阶上满是枯枝败叶,羊群在墓园里穿行奔跑。显然,皇陵早巳没有人守护祭扫,谁也不知道那些守皇陵的人是何时跑掉的。帝国毁灭了,没有人去领会这一切。皇陵毁坏是个标志:一代王朝的统续已经完结。

第三首【沉醉东风】,《哀江南》中的曲文是:“横白玉八根柱倒,堕红泥半堵墙高,碎琉璃瓦片多,烂翡翠窗棂少。舞丹墀燕雀常朝,直入宫门一路蒿,住几个乞儿饿殍。”这首曲词咏叹的是前朝故宫。就在不久前,这里还是帝国的心脏。可如今,庄严恢弘的宫殿倒塌了,白玉柱断,红墙残破,破碎的琉璃瓦片上和残破的窗棂门洞里,只见燕雀飞来跳去;宫门大敞,从宫门往里看去满是蒿草,居然住着几个乞丐。第一句将“阑干柱倒”改为“八根柱倒”。这个改动很关键,“阑干柱”改为“八根柱”,其实只改了两个字,就将民间建筑改成了宫殿建筑。这个改动与我国古代建筑礼制有关。古代社会,民间普通人(指所有没有贵族爵位的人)的住房,正房最多只能是三间、四根柱子。皇宫及皇陵建筑中最大的殿是九间十根柱子。北京故宫现在的[来自Www.lw5u.Com]太和殿有十二根柱子,是个例外。因为先前十根柱子的太和殿曾两次发生火灾,为了压住邪气,太和殿盖成了现在的规模。比皇宫低一等的王府,按规定正房可以有八根柱子。像《红楼梦》里贾府那样的公爵府,正房可以有六根柱子。这首曲词里写故宫“八根柱倒”,并不意味着孔尚任不明了古代建筑的等级规定,因为在皇宫宏大的建筑群中,一定有八根柱子的宫殿,而且还可以解释为只有八根柱子倒掉了。第二句“堕红泥燕落空巢”改为“堕红泥半堵墙高”,第三句“碎鸳鸯瓦片多”改为“碎琉璃瓦片多”,第五句“舞西风黄叶飘摇”改为“舞丹墀燕雀常朝”。这几句中将“燕落空巢”改为“半堵墙高”、“鸳鸯瓦”改为“琉璃瓦”、“西风”改为“丹墀”等,都是从宫殿建筑着眼。在古代民间建筑中,除了庙宇可能用琉璃瓦,住宅建筑都不用琉璃瓦。可以细想一下我们曾看到的明清民居,都用灰瓦。而琉璃瓦用于供人居住的建筑只有宫殿。另外,“丹墀”为皇宫特有,指宫殿前的石阶。如此种种,可见改作者很用心,每句都紧扣住故宫。第六句将《旧院有感》中的“直入阳台一路蒿”改为“直入宫门一路蒿”,是颇为有力的结束句。“阳台”变“宫门”,点明凭吊的是前朝皇宫,总写故宫的荒凉。

第四首【折桂令】,《哀江南》与《旧院有感》对比,一个字都没有改。原因何在?因为在《哀江南》里,这首曲凭吊的是旧院所在的秦淮河。前面巳提到,《旧院有感》中的七首曲词都是描写秦淮旧院,各首曲词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去描写,《哀江南》里既然仍是写秦淮河,就不改动了。这首【折桂令】描写秦淮河曾经的风光和眼前的萧条。秦淮旧院人去楼空、屋宇破败——“破纸迎风,坏槛当潮”;尽管春花秋月流转如常,秦淮河水流淌如故,端阳过了又到重九,可是不再有灯船酒旗,没有了欢声笑语一“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面对此景禁不住发问:“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物是人非、风光不再了,怎不让人黯然神伤!

第五首【沽美酒】,在《哀江南》中也是一个字都没有改。《旧院有感》里的这首曲词描写的是旧院所在地——秦淮河畔的长板桥。但这首曲词一向很引入注意,值得专门谈一谈。长板桥的风景原来很美,余怀《板桥杂记·雅游》记:“长板板桥在院墙外数十步,旷远芊绵,水烟凝碧。”这是从前魅力无限的长板桥风光。曲词中的长板桥已黯然失色,但曲作者的高妙之处是写长板桥却跳出了长板桥这个小景,凭借寥寥数笔,勾勒出一种悠远的意境,让人不由得产生更深远的遐想。这首曲画面感非常强,仅五句曲词就创造出了一种苍凉的意境,凄美无比。秋天的黄昏,溪水寒凉,长板桥残破得连一块桥板也没有剩下。放眼望去,行人寥寥。唯有一株弯着腰的老柳树,孤零零地站立在落日清冷的光线中。这画面让人想到什么?有人说表现了历史的宿命一盛极必衰,一种末世的感受;也许又可以解释为表现了人生的宿命:一定会繁华落尽,终究是孑然独立……总之,这首曲词的意蕴远远超越了它的本意——凭吊长板桥一带的萧条,堪称曲中杰作。

第六首【太平令】,在《哀江南》中是第三首没有改动的曲词,此曲在《哀江南》中凭吊的是旧院。到这里可以作一个小的归结:《哀江南》借用《旧院有感》套曲,共三首没有作改动,它们分别咏叹秦淮河、长板桥和旧院,秦淮河和长板桥都是旧院外、旧院附近的景物。显然,《哀江南》的改写目的,是通过凭吊金陵城的破败抒发兴亡之叹和故国之思。改写策略是将《旧院有感》中的四首曲词的内容改作咏金陵城、故宫和皇陵,原样保留了三首与旧院相关的曲词。这样,《哀江南》中咏叹旧院[来自www.LW5u.coM]的内容占全曲的比重较大,这一方面说明旧院在明代金陵城里的特殊位置,另一方面也可见孔尚任对《旧院有感》的看重。这首【太平令】取景具体,风格精巧玲珑:一个春日,有人重访旧院。走到门口,四面静悄悄,门虽然关着,但不用轻轻敲门,也不用怕小狗跳出来吠咬,因为这里早已人去楼空。推门进到院子里,眼前是枯井、老树和残破的鸟巢;青砖小路无人踩踏,长满了青苔野草,那些曾被人爱护的垂柳和花朵,可以随意采摘,没有人看管。还有一眼厨灶残留着灶灰,这是谁家的厨灶?何时用过?无从探问,其实也无须探问了。

第七首【离亭宴带歇拍煞】是全曲的结束曲,有总结全曲的意义。这首曲在《哀江南》中的改动是:第一句将“俺曾见红楼翠馆莺啼晓”改成“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仍是改变描述对象,将旧院的“红楼翠馆”改成标志着国家朝廷的“金陵玉殿”。第四句“眼看他起高楼”改成“眼看他起朱楼”,“朱”字与“金陵玉殿”呼应,强调楼是红墙。在古代,非皇宫王府是不能用红墙的,“朱楼”一定不是普通楼宇。第九句“百十年兴亡看饱”改为“五十年兴亡看饱”,体味这处改笔,“百十年”是个概数,将笼统的概数变成具体的定数,显得更有针对性。《桃花扇》写的是晚明至明亡以及南明弘光王朝兴亡的故事,虽然弘光王朝只存在了短短的一年,但如果加上明朝衰败的历史,把“百十年”改为“五十年”,显然针对性更强。更加关键的改动在后面,第十五句“不信这风流换稿”改为“不信这舆图换稿”,“风流”改为“舆图”,舆图即地图,一般指疆域图。地图换稿,就是明说改朝换代。不相信已经改朝换代,这表明对前朝的怀念是多么强烈。加上最后一句,将“把俺那汉宫春一幅幅记到老”改为“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悲歌到老,这么强烈的愤懑之情,情何以堪!所抒发的故国之思的力度不言而喻。

通过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到,尽管《旧院有感》和《哀江南》所用曲牌相同、文字相近,但由于所咏叹的对象不同,致使二者的意境和气势大不一样。也就是说,虽然《哀江南》对《旧院有感》文词改动不算太大,但由于歌咏及描述的对象改变,套曲的立意就变了。这在文学作品的改作中,应该是文词改动较小而境界变化大的一个特别的例子。

总而言之,《旧院有感》从头至尾紧扣凭吊旧院这个题旨,抒发的悲伤情感偏重于个人人生的失落,即使有兴亡之叹,也比较间接、含蓄。《哀江南》由于把描写对象改变成南京城中的皇宫、皇陵这些与皇帝朝廷、江山社稷相关的地点,于是,虽然仍然是描写朝代更迭后的破败凄凉景象,但此盛衰之叹与彼盛衰之叹显然不同,《哀江南》中对国家兴亡的感叹和对前朝故国的怀念之情成了全曲的主旨,明确而强烈。这就难怪在清代康熙三十八年(1699)夏天《桃花扇》上演后,第二年,孔尚任遭到了罢官的命运。

作者;李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辑:王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