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名作欣赏》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知网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11月:我是一个会写小说的农民
杂志文章正文
11月:我是一个会写小说的农民
发布时间:2018-02-08        浏览次数:52        返回列表

10月29日,第三届“中国(高密)红高梁文化节”在高密市文体公园盛大开幕。莫言在致辞时说:“我过去是、现在是、将来都是一个会写小说的农民,都是高密父老乡亲不太称职的儿子!”据《华西都市报》10月30日报道,“在非遗文化展区,在美食文化展区,莫言每走到一个展区参观,都会引起轰动……莫言与乡亲们接触,始终充满微笑。莫言所到之处,人群挤成一团,有的人连鞋子都挤掉了。”

10月下旬的喧嚣和热烈之后,“莫言热”进入了相对平静的11月。此时,天下已无人不知莫言,却也很难再找出多少新鲜的话题。新闻媒体显然有些用力过度,绝大多数报纸在整个11月只能零星地发一些关于莫言的报道。而文学期刊才刚刚开始发力,《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第11期推出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名篇精选”特辑,刊出莫言的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红高梁》和散文《漫长的文学梦》《我为什么要写<红高梁家族>》《一碗羊肉烩面与5万元红包》,同时刊登了莫言获奖后与各大媒体的连线实录。《上海文学》第11期推出特辑《莫言:被记忆缠绕的文学世界》,重发1986年莫言作品的评论文章《被记忆缠绕的世界——莫言创作中的童年视角》,重发2005年莫言的小说《小说九段》,而马悦然的同题仿作也一并刊录,其余则有创作谈以及演讲、讲话的片段选录。

整体来看,11月是祥和的、喜庆的。11日,中国话剧最高奖项“2012全国戏剧文化奖,话剧金狮奖”公布获奖名单,包括莫言、万方等在内的十四人获得编剧奖,可谓锦上添花。29日,“2012中国作家富豪榜”的主榜单公布,莫言以2150万元的版税收入位居第二,可喜可贺。30日,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成立,莫言将担任该中心主席,而揭牌仪式将在莫言领奖回国后的12月中旬举行。据悉,该中心将设立“莫言工作室”,为莫言在北师大工作、创作、讲学及交流提供便利。大量的金钱和荣誉正源源不断地流向莫言,这本是10月11日19时就注定了的事情,但它与“会写小说的农民”交合在一起,却总给人以梦幻不实的感觉。

激发起网友大众的兴趣的看点还是有的,11月9日,莫言的大哥管谟贤做客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杏坛”,透露说莫言正在准备赴瑞典领奖,还做了燕尾服,也要学习跳舞。莫言领奖到底应该穿什么,由此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甚至争论。此事说大可大,说小可小,除了能满足网友们参与公众讨论的积极性和猎奇八卦的热情外,深解一番倒也能说出些一二三四。《三匕京晨报》13日发表评论文章《莫言代表中国作家形象,请从服装穿起》:“让莫言‘代表’中国作家的形象,相信许多中国作家都不会同意。我们实在无法想象,莫言穿着燕尾服的样子会是怎样一个不伦不类的形象。窃以为,莫言如果真想‘代表’中国作家,其实压根不需要去迎合欧洲人的口味投其所好穿什么燕尾服,他完全可以向已故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学习怎么个‘代表’法。”《东方早报》19日发表评论文章《莫言该穿什么衣服领诺奖》:“莫言选择穿何种服装赴会,完全是他个人的事情。他既可以选择穿西式燕尾服,以表示对东道主的习俗的尊重,这跟所谓‘迎合西方人口味’的文化顺从问题毫不相干;他也可以选择穿中式服装,以强调自己的种族身份和文化身份,但这与后殖民理论强调的所谓‘文化抵抗’姿态毫不相干,否则,不如干脆拒绝这个奖项。”

就在网友为莫言着装的问题伤透脑筋的时候,与诺奖和莫言无关,但与文学和文人有关的两件事情发生了。11月15日凌晨,作家马原发出求援微博:“没想到洪峰的惨剧在我身上重演了!一个叫周[来自wwW.lw5u.com]海林的带领一伙恶徒在一小时前来到西双版纳南糯山姑娘寨原中心小学将我围殴到昏迷,全身多处受伤。向全国人民求援!现在是2012年11月15日凌晨3点20分。”11月17日晚,北京大学剧院上演昆曲专场,大师云集,演出结束时于丹被主办方邀请到台上进行总结,意外遭到观众起哄,于丹不得已尴尬离场。几个事件可互为参照,个中滋味,值得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