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名作欣赏》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知网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诺奖公布后24小时:惊喜并惶恐
杂志文章正文
诺奖公布后24小时:惊喜并惶恐
发布时间:2018-02-08        浏览次数:45        返回列表

【事件追踪】

10月11日

18时40分(瑞典时间当日12时40分) 在对外公布结果前二十分钟,瑞典学院常务秘书彼得·恩隆德致电莫言,通知其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表示“惊喜并惶恐”。

1 9时 彼得,恩隆德在瑞典学院会议厅,先后用瑞典语和英语正式对外公布,莫言成为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 9时03分 新浪官方微博发布莫言获奖消息。

19时12分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插播莫言获奖的报道。

1 9时30分 高密市主要领导带着鲜花赶赴莫言家中表达祝贺,并献上鲜花。

20时 当当网和亚马逊等各大网上商城,莫言的《红高梁家族》《蛙》《檀香刑》等代表性作品均显示缺货,需要预定才能购买。20时到21时,莫言官方认证微博的粉丝由258118人次上升到271084人次,平均每秒增加近四个粉丝。

21时 莫言在高密凤都国际大酒店举行了获奖后第一次记者见面会,现场有数十家中外媒体的记者,有些人数天前即已来到高密。莫言表示:“诺奖授予我最主要是因为我作品的文学素质,因为这是文学奖,授给我的理由就是文学,我的文学表现中国人民生活,独特的文化和民族风情,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我站在人的角度上,立足写人,超越了地区和族群。”

21时35分 莫言接受凤凰卫视电话采访,莫言表示:“我觉得不管在网上挺我的,还是在网上批评我的,都有他们的道理,这是一个可以自由发言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表达对一个作家作品的看法,所以挺我也好。批评也好,我都非常地感谢他们,我觉得我就仿佛是经历了一场洗礼。”

21时55分 中央电视台《新闻1+1》白岩松连线专访莫言。莫言表示:“得了这个奖,并不证明你就是中国最好的作家,这个我心里很清楚,中国作家有很多,写得好的也有很多,得了这个奖我很幸运,我自己心里很清楚,不会轻飘飘的。”

23时31分 中国作协在其官方网站向莫言发出贺电。

10月12日

7时30分 全国各地当日报纸新鲜出炉,莫言获奖的消息几乎登上了所有媒体的头版。

8时54分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致信莫言,祝贺其获奖。大江把邮件发至其中文译者许金龙处,托其转交。

9时30分 北京图书大厦三百余册莫言图书售罄。受莫言获奖消息刺激,文化传媒股盘初爆发,新华传媒、长江传媒、奥飞动漫、出版传媒、时代出版五股涨停,9时33分,大地传媒亦封涨停。

9时40分 上海福州路上海书城早上营业十分钟之后,莫言的书被一抢而空。10时,广州购书中心贴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品预订中”的告示。

10时19分 莫言在获奖后首度更新自己的微博:“感谢微博上朋友们对我的肯定,也感谢朋友们对我的批评。”

13时 新浪微博“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话题讨论量已达4300270条,居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排行榜第一位。

14时莫言文集出版新闻发布会举行,北京精典博维公司总经理陈黎明宣布,囊括莫言迄今为止全部作品的20卷本莫言文集将由该公司策划,近日起由作家出版社陆续出版,莫言从未出版的剧本集《我们的荆轲》将于月底面世。

14时44分 中新网转发新华社消息称,李长春11日致信中国作家协会,对莫言获奖表示祝贺。李长春在贺信里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

1 5时 莫言来到高密凤都国际大酒店,召开第二次新闻发布会。

16时 正和岛官方微博晒出三十二岁的莫言与张艺谋、姜文、巩俐的合影,照片中,莫言和张艺谋皆赤裸上身,与电影《红高梁》中的姜文扮演的男主人公造型相同。网友作打油诗说:“神奇红高梁,青葱岁月时,不拘一小节,终抱诺奖行。”与此同时,网友研究发现,在中国记者网上可以找到莫言的资料,其身份为《检察日报》记者。

18时39分莫言在接受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专访时笑着说:“我准备在北京买套房子,大房子,后来有人提醒我说也买不了多大的房子,5万多一平米,750万也就是120多平米。”此番笑谈引起网友的热议。

[头版新闻]

10月12日,国内媒体的头版几乎都刊登了莫言的照片,头版报道的标题更是费尽心思、五花八门,豪迈者有之,如“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莫言的”,“世界的莫言,莫言的世界”,“百年诺奖文学奖终于有了中国人”,“莫言获诺奖,一扫中国文坛百年之痒”,“中国莫言问鼎诺奖”;巧妙者有之,如“莫言空前,莫言绝后”,“此时莫言胜万言”,“干言万语 [来自WwW.lw5U.com]何若莫言”,“非言莫属”;风趣者有之,如“莫言,你幸福吗”,“莫言,真是你”,“言中了”,“果然莫言”;含蓄者有之,如“高梁红了”,“不魔幻,是现实”,等等。

获奖消息、授奖理由以及奖金,中国作协前一日深夜的贺词等,在10月12日清晨传遍了大江南北,传到街头巷尾,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让普通民众知晓莫言是谁,大多数媒体刊登了莫言的简介,成长与创作简谱,主要作品的内容介绍和点评等。反应迅速的媒体则整理了各方面的表态、微博上的评论,甚至刊出了与相关人士的访谈、关于莫言创作的评论。事实上,10月1 1日当天甚至更早即有大批记者赶赴高密,一旦莫言获奖就可占据先机,争取到直接采访莫言的机会。1 1日晚高密凤都国际大酒店新闻发布会的记者问答,成为次日各种报道中的亮点。准备更充分、着手更早的,则刊出了对莫言家乡亲朋好友的访问。

当然,更值得关注的则是各大媒体的评论,面对莫言获奖,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作出了回应,从而折射出复杂的社会生态。

《新京报》发表评论文章《以平常心看待莫言获奖》,指出莫言获奖,“是因为他个人的文学成就,而不是因为其他。大家既没有必要将其获奖过度拔高,也无须上纲上线”,“莫言获奖或许与中国今日之国际地位有关。近年来中国因为经济的腾飞,而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也引来了对中国作家的关注。如果以此而证明中国文学就怎样了,则仍然难以摆脱东方主义的窠臼,仍然没有摆脱‘被审视,的心理,还是缺乏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南方都市报》发表社论《莫言获奖:文学的,世界的》,指出诺贝尔奖情结背后深层的国民焦虑:“诺贝尔奖的符号意义,早已为舆论所津津乐道,它和奥运会、世博会等盛事一道,为民众所翘首以盼。而不同于后两者,诺贝尔奖情结维系了更为复杂、纠结的国民心态:崛起之中国并非简单的国力强盛所能支撑,不只是实现共同富裕之理想,更有待个体提升独立性与创造力。从这种角度看,诺贝尔奖情结背后的国民焦虑,可追溯至19世纪,启蒙与救亡之际,梁启超提出新民说,鲁迅致力于改造国民性,对于如何改善国家命运,中国精英先后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环球时报》发表社评《诺贝尔奖不可能永远拒绝中国主流》,从中西关系的角度探讨了莫言获奖所传递出的信号:“第一,在‘比较灵活的’非自然科学奖项中,中国人获奖的密度在增加,无论是‘刺激’中国的,还是‘正常的’,都反映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空前关注。诺贝尔奖在以不同方式接近中国。第二,莫言作为中国主流作家获奖,显示了随着中国继续崛起,并非只有反体制者才有被西方社会接纳的机会。中国的主流不可能长期被西方拒绝。”《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评论文章《此事不比奥运夺金》,冷静地看待国人热烈的情绪反应:“还真不是我小瞧跟着叫好的鼓掌爱好者,他们在看待所有‘争第一’性质的事儿,都跟看奥运会一个思路:争着了,就说明胜利者比别人强,‘代表我们争着了’就说明我们也一并比别人强,因此可以大张旗鼓地今儿晚上真呀嘛真高兴。殊不知,且不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古话,文学的独特属性和文学奖评奖的独特属性也决定了此事并不可与奥运夺金类比。一个早巳丧失文学阅读习惯、文学书籍被教辅厚黑成功学挤得奄奄一息的社会却在集体庆祝一位纯文学作家获得‘最大个儿’的文学奖,这本身已经比莫言的小说更加黑色幽默了。同理,当有关部门或行业把此次中国作家获奖视为一次‘文化盛宴’的时候,最好也再考虑考虑一顿饭以外的事情:谁在吃,吃什么,吃了这顿有没有下顿,满汉全席以外一日三餐是否能够保证营养?”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文学,回归我们的内心》,从现代汉语的成长和文学阅读本身来考量莫言获奖的价值:“历史不过百年的现代汉语书面语,也许还是一个孩子,他的成熟需要标杆性作品对语言表达可能性的探索,并为之树立界石。作为汉语的使用者,我们感谢鲁迅、老舍、沈从文那栏的‘先行者’,感谢像莫言一样在中国当代文坛独树一帜的贾平凹、余华、王安忆等汉语表达的‘探路人’,他们的‘粉丝’也许并不比莫言少,他们获得汉语读者的评价未必比莫言低这也印证了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推荐所有口味的精神‘美食’,更不是绝对的标尺。伟大的心灵超越语言,这话没错,只是,判断什么是伟大的心灵,人们不总是意见一致,也许这是一次例外。尤其是像莫言那样以语言见长的作家,我并不认为不熟悉汉语的评委和读者们能够通过具有创造性的外文翻译获得那种原汁原味的阅读体验,不过那些特定的读者一定是在其中找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对于真正热爱阅读的人,获奖与否并不会影响他们对文字的喜恶,他们会相信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独立判断,回归自己的内心。”

[各方声音]

阿来(作家):不管能否实现,但我真的期待,莫言得奖,能改善国人对国内当代文学的看法,真正意识到我们的文学价值和分量。

白烨(文学评论家):我之前不是很看好他,对此有点意外。过去,按西方价值观的政治属性来看,中国很多作家不合诺奖标准。他的获奖,让我感觉,这届诺奖评奖尺度开始淡化政治性因素,更看重文学因素,更具有世界性。

陈丹青(文艺评论家):我对莫言获奖并不感到奇怪,中国有很多很好的作家。我祝贺莫言,祝贺译者。

陈晓明(文学评论家):这些年媒体上很多对中国文学的批评和贬损是很不客观的,常常建立在没有充分阅读和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常常为了博取眼球而把一些片面的观点发挥到极端。莫言的获奖可以让我们冷静下来,回到对文本认真探讨的批评立场上来。

迟子建(作家):二十三年前,我与莫言同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学习。有天放映内部电影《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莫言见我进来,非常严肃地对同学说,迟子建还是儿童团的,不能让她看!同学们都笑。莫言获得诺奖,让我们这些同学,得以在不同的地方,获得了与二十年前一样的愉悦心境!这个夜晚的绚丽属于莫言,祝贺师兄!

陈忠实(作家):我替他骄傲,他多年的文学追求和文学成就得到了肯定和褒奖。

陈众议(社科院外文所所长):过去受邀为瑞典文学院推荐人选时,我曾多次推荐过莫言,但因为之前当选的大都是有着明显自由主义倾向的西方作家,对于中国作家当选,我并不乐观。所以,这次,莫言能得奖,我有些意外,也很高兴。觉得这可能是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个标志性的转折。

二月河(作家):莫言获奖是理所当然、当之无愧;同时,站在更高的层面来看,这次莫言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肯定。

范小青(作家):莫言的获奖没有让我特别意外,因为莫言作品的个性是如此鲜明,没有谁能取代他。这么多年来,他的许许多多作品一直保持这种特立独行的气质,这是与他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文学天赋分不开的。

葛红兵(文学评论家):莫言的获奖,显示了一种文化自信的可能:汉语究竟在什么意义上是汉语,汉语小说究竟在什么意义上是汉语小说?汉语小说如何对世界构成贡献?也许我们应该暂时抛开价值判断,从诺奖中学会如何来看待我们自己的语言和叙事。

何建明(中国作协副主席):人们认为文学似乎边缘化。但是,包括莫言、贾平凹、张炜等一大批当代中国作家,始终在默默地关注中国社会,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展现中国的时代、历史变迁。他们的视角、笔触、感觉,与国家的命运连在了一起。这种文学创作是严肃的,代表了文学创作的本质意义。因此,莫言的获奖,对中国文学发展意义重大。

韩少功(作家):祝贺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记者问有什么要对莫言说,我说:高兴一小时后继续写作吧。

雷达(中国小说学会会长):莫言的创作从整体上代表了近三十年来中国文学的长足进步,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肯定,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走向成熟、自我完善的一个象征。同时,莫言的获奖是多年来中外文化交流特别是文学交流的一次开花结果。

李洱(作家):最近关于莫言的争论很多,有些人冷嘲热讽,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中国的文化人对西方文化有一种自然的倾慕,如果将莫言与在世的西方作家比较,他非常非常棒。你不能要求作家成为一个纯粹的斗士,作家所有的努力都必须落实到语言层面,如果变成一个斗士,语言也是一种被污染的语言。

陆建德(社科院文学所所长):莫言获奖出乎我的意料,前一段赌博公司的新闻出来后,我觉得对莫言很不利,显然,评委会很独立地作出了决定。我为莫言高兴,也为中国作家高兴。莫言并不是一个孤零零的现象,他是中国作家的代表之一。

李敬泽(文学评论家):今天不论你的文学观点如何,都会是欢乐的时刻。如果让我想象一下,一个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那么我能想到的就是莫言。

鲁敏(作家):有一种论调说当代文学是垃圾,还有人宣称多少年都不看当代文学。这次莫言获诺贝尔奖,也许能将那些人重新拉回来。

孟繁华(文学评论家):莫言的“中国风格”和“中国经验”,使他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独树一帜。这是莫言获奖最重要的因素。

麦家(作家):一个小时前还是天知道,现在我也知道啦,莫言得诺奖了,恭喜恭喜!当一个人斩获这么大的奖时,荣誉已不再属于他个人,而是他代表的语言、民族和国家!祝贺莫言,祝贺中国!

欧阳江河(诗人):无论对作家还是读者,今晚过后,对诺贝尔文学奖太热的关注,种种压力,不正常的炒作、期待,甚至是谩骂,都一次性地排解掉了。鉴于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发规律,十年之内一般不会再花落中国,这也就意味着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文学不会再被诺奖“绑架”。这对汉语写作来说是一件好事,大家可以认真地来讨论作家和作品,关心文学本身,而非某个奖项。

邱华栋(作家):莫言是世界文学流转在地理学意义上转换的一个重要成果。他也是当代中国文学三十年发展的代表。我觉得诺贝尔文学奖看到了世界文学在大陆之间的转换、延续和发展。

苏童(作家):这简直是中国文坛开天辟地的事情,值得大家一起庆祝。如果要我来评价的话,我会把这件事情列为今年中国最大的一件事!

铁凝(中国作协主席):实际上,对于一个成熟的、把写作视为生命的作家而言,获得任何一种奖项,都不会是他写作的最重要的动力。在此,我衷心祝贺莫言获奖,同时也相信莫言和一大批中国作家,以及一批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优秀华人作家同行们将继续勤奋写作,积攒充沛的创造能量,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人类文化财富的积累作出应有的贡献。

唐晓渡(文学评论家):不管怎么样,这是一件让人振奋的事。基于莫言的写作性质,这对真正的本土作家是一种激励。

王蒙(作家):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说明中国当代作家以及中国当代文学成就已经获得了世界的关注。

王尧(文学评论家):第一,我觉得莫言和他的作品本身就有伟大的意义,已经在[来自WWW.lw5u.com]国内外获得了很大的认可,而不是诺贝尔奖本身赋予他的这种意义。第二,莫言的获奖,是中国新文化一百多年发展的结果,但是不能因为莫言的获奖而夸大中国的文化成就,其实我们一直有这种浮夸情绪。

西川(诗人):中国当代文学语境里,包括读者和批评家,提到外国作家和中国作家常常是两种眼光,对前者总是想当然觉得伟大,后者则不会这样想当然。莫言获奖,能对大家的文学眼光以及文学关注点有所调整,对那些货真价实的工作有更多的理解和更深入的认识。

谢有顺(文学评论家):莫言的写作,才华横溢,想象力奇崛,语言粗粝有力,他是一个精神体量特别大的作家。比起一些作家的精致,莫言的大气、质朴,以及对中国经验的独有表达,是一种气象,宽阔而有精神重量的气象。他的获奖,对中国文学扩大世界影响力大有.好处,向很多作家提示了一个中国文学的标高。

徐则臣(作家):莫言通过自己的获奖,会将中国年轻的当代作家呈现给世界文学舞台,引起他们了解和研究中国文学的兴趣。

余华(作家):祝贺莫言!我曾经的同窗和同室。

张大春(作家):实至名归,台湾媒体对此也很兴奋,有人说莫言早就该得奖了。他的作品见证了民间叙事传统,有神话传说、历史和现实的多重对话。

周国平(作家):莫言获诺奖,真好,诺奖由神话变成了身边故事,中国作家从此可以平常心对诺奖了,得和不得都没什么大不了了。

张闳(文学评论家):对于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来说,赞美之声无疑是不绝于耳。事实上,他更需要的是批评。不过,在真正的批评到来之前,先让我们祝贺一下,为莫言,为现代汉语文学。

张抗抗(中国作协副主席):莫言获奖我很高兴,中国文学终于获得了大家很关注的诺贝尔文学奖。这意味着中国文学不再是隔绝、封闭的,正在融人世界文学。

张清华(文学评论家):中国当代作家的整体水准和处理复杂题材的能力都远高于现代作家。莫言和许多当代作家已经使汉语文学变得更为多元且博大,也更具艺术创造性和魅力。莫言的获奖,可以说是汉语文学凭借自己的艺术水准和文化承载力获得世界承认的一个重要标志。

张颐武(文学评论家):他是中国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家。我一直认为莫言肯定能在十年内获得诺贝尔奖,没想到这么快。看来在这一点上,瑞典人看得比我们自己还自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