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名作欣赏》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知网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花蕊夫人研究综述
杂志文章正文
花蕊夫人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8-02-08        浏览次数:47        返回列表

江苏 罗璇

20世纪80年代以前,花蕊夫人还未引起学界的普遍关注,研究成果仅有浦江清先生的《花蕊夫人宫词考证》及孙荫昌先生的《花蕊夫人事迹考》。可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花蕊夫人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人物之一,她扑朔迷离的生平和影响深远的百首《宫词》-直为学者们所关注,对其研究渐呈繁盛之势,并出现了可喜的成果,如徐式文《花蕊宫词笺注》、曹明纲((满堤红艳立春风——花蕊夫人诗注评》两部宫词整理著作,及王文才《花蕊夫人氏籍辨》、缪志明((小议花蕊夫人宫女诗》、罗树凡((也议花蕊夫人及其宫女诗》、苏雷《花蕊夫人宫词研究》等数十篇研究论文。

综观20世纪以来的花蕊夫人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花蕊夫人生平事迹考辨;花蕊夫人《宫词》研究,包括《官词》的作者、数量、内容、艺术特色及价值诸方面;花蕊夫人《(述亡国诗》及半阕词研究。第一个方面的研究较为全面,如果没有新材料的发掘,一时难再有所突破,其他两个方面却仍然存在着不足。

花蕊夫人生平事迹研究

据《能改斋漫录》《后山诗话》《十国春秋》《新五代史》等史料所载,五代之时,被称为花蕊夫人者共有三人:一是前蜀王建次妃,徐耕女,前蜀王衍生母,前蜀被唐所灭时死于押解途中;二为后蜀孟昶妃,称费氏或徐氏,四川青城人,后蜀被宋所灭后即人宋,后亡;三为南唐宫人,或称李煜妃,雅能诗,归宋后,目为小花蕊。因三人所处时代相同,又都被称为花蕊夫人,故史料中有关她们的记载时有混淆,颇有张冠李戴之嫌。近人对其讹误也多有考辨,最有代表性的文章就是浦江清先生的《花蕊夫人官词考证》及王文才先生的《花蕊夫人氏籍考》。20世纪40年代孙昌荫先生也发表了《花蕊夫人事迹考》一文,但依然没有澄清讹误。后来,王瑛在此三篇文章的基础上撰写了《花蕊夫人事迹辨述》①一文,对花蕊夫人的轶事传闻作了一番全面的辨述,论据较为确凿。此外,关于花蕊夫人的其他论文对花蕊名称之来历,后蜀花蕊夫人的姓氏,花蕊夫人的各种轶事,花蕊夫人的死因、遗迹及后人评价等也都有所涉及,虽未有统一的结论,但研究资料已经达到了饱和,很难再有创新。

花蕊夫人《宫词》研究

一、《宫词》作者

对于花蕊夫人《宫词》的作者历来有两种观点,且至今仍然争执不下:一种是传统观点,认为《宫词》是后蜀孟昶妃所作,其依据为历代文史典籍。如《铁围山丛谈》六云:“花蕊夫人,蜀王建妾也,后号小徐妃者……及孟氏再有蜀,传至其子昶,则又有一花蕊夫人,作《宫词》者是也。”②《后山诗话》亦云:“费氏蜀之青城人,以才色入蜀宫,后主嬖之,号花蕊夫人。效王建作《宫词》百首。”③此外,《十国春秋》、《舆地纪胜》《能改斋漫录》等籍中亦有此记载,且多为宋人所言,与五代时较近,为历代文人所认同。因此,《全唐诗》《全五代诗》甚至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历代妇女诗词选》(张明叶编著)、《历代妇女著作考》(胡文楷编)、《中国女性文学史》(谭正璧编著)等著作也以此观点为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宫词》作者为前蜀王建妃。此意见最初是由浦江清先生在《花蕊夫人宫词考证》-文中提出,其依据是《宫词》中的一首诗,诗云:“法云寺里中元节,又是官家降诞辰。满殴香花争供养,内园先占得铺陈。”浦先生根据相关资料,考证出“中元节”是前蜀主王衍的生日,并考证《宫词》中言及的宫殿、楼台等建筑物,多与前蜀历史相合,并由此推断《宫词》的作者为前蜀花蕊夫人,诗中所咏皆为前蜀主王衍之宣华苑事,且其中或杂有前蜀后主、昭仪、宫人等辈的词章。④此后,学者多从此说,如樊-《“花蕊夫人”(宫词)作者是谁》、谢桃坊《花蕊夫人宫词试评》、苏雷((花蕊夫人宫词研究》等文。当然也有人对此观点不敢苟同,如赵晓兰就曾撰写((关于花蕊夫人(宫词)作者的再探讨》《<成都文类>花蕊夫人(宫词)考辨))两篇文章加以驳斥。

综合以上两种观点,笔者认为浦江清先生的推断虽然材料相对充实,论点精确,但有以偏概全之嫌,因此倾向于前一种观点,即<宫词》作者为后蜀花蕊夫人——孟昶之妃,具体论据已被众多学者阐述,在此不再赘述。

二,花蕊夫人《宫词》的数量

对于花蕊夫人《宫词》的具体数量,更是众说纷纭。《全唐诗》中收录花蕊夫人《宫词》共一百五十七首,但其中杂有他人的作品,如从第一百三十七首“树叶初成鸟护窠”以下二十一首与王建《宫词》相同,其余多出的三十六首《宫词》,一直让学者们迷惑不解,不知作者为谁。因此,花蕊夫人本人的作品数量,一直以来都是个谜。据宋代诗话载,《宫词》中有三十二首确为花蕊夫人所作,其余六十六首为好事者所续,宋刘攽《中山诗话》就曾记载:“孟蜀时,花蕊夫人号能诗,而世不传。王平父因治馆中废书,得一轴八九十首,而存者才三十余篇,大约似王建句。”⑤宋僧人文莹《湘山野录》、魏庆之《诗人玉屑》中均有相似记载。但是,迄今为止的宋本《花蕊宫词>已不可见,可见的明代以后的((花蕊宫词》皆定为百首之数。徐式文先生在其《花蕊宫词笺注》一书的附录中,任半塘先生在其《敦煌歌辞总编》一书中,均对花蕊《宫词》的数量产生过怀疑并进行过探讨。浦江清先生则依据诗的内容,认为这六十六首也是花蕊夫人所作。此外,董艳秋也撰写了(《全唐诗>中花蕊夫人<宫词>数量辨》加以总结,但都没有定论。目前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宫词》约有百首。

三、花蕊夫人《宫词》的文本特色

与传统的《宫词》相比,花蕊夫人的《宫词》在内容上别具一格,且有极大的史料价值。宫词是“五七言绝句的声诗,以记叙宫中生活及宫人们的感情为主要内容,其特点是语巧事细,深婉侧艳”⑥,最初主要是用来表达宫怨的,如汉班婕妤借团扇哀叹自己的见弃,隋侯夫人感叹自己“不及闲花草,翻承雨露多”(《自感》)。再如唐诗人王昌龄“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长信宫词》),白居易“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宫词》),均借女子的口吻表达宫怨,直至王建的《宫词百首》也经常表现出对宫人的人道主义同情,表达她们的痛苦。而从花蕊夫人开始,宫词的发展走上了另一条道路,渐渐偏离宫怨并更多地倾向于描写宫廷行乐、宫人的日常生活等。

从文化内涵上来说,花蕊夫人的《宫词》涉及到宫廷建筑、宫廷游戏、宫廷宴乐、宫中制度、宫女的日常生活等等,内容非常丰富。又由于花蕊夫人本身就处于宫廷中,对宫中生活非常熟悉,因此诗歌内容非常自然真实,尤其是其《宫词》中透视出的蜀地特有的宫廷文化和蜀地风俗特色是其他宫词作家无法企及的,甚至可与历史史料相互佐证,堪补史料之缺。周涛《(从花蕊夫人<宫词>透视蜀地宫廷文化》、郭祝崧《吟咏宫女生活堪补史籍缺载——谈花蕊夫人<官词>的史料价值》等文对上述内容均有详细的论述。此外,花蕊夫人的《宫词》也在一定程度上歌颂了封建帝王的富贵尊荣和升平景象,因此,它受到历代统治阶级的欣赏,贵族、士大夫、皇帝、皇后等竞相模拟,如后晋和凝、宋代朱白、宋徽宗、杨皇后等的官词都深受花蕊夫人的影响,皆夸耀帝室、歌颂升平。

从艺术特色上来说,花蕊夫人的《宫词》也是独树一帜的。据相关诗集及王伟《自然天真、清婉可喜——试论花蕊夫人宫词之美》《王建与花蕊夫人宫词之比较》、曾晓梦《试论花蕊夫人的宫词创作》等文,可以看出花蕊夫人的《宫词>在艺术上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宫内人写宫内事”,真实、详尽;2.“女性写女性”,自然、细腻;3.取材琐细,善用白描,语言清新,格调既哀怨又欢快。古人对其艺术上的成就评价颇高,如《宋诗钞》赞花蕊夫人《宫词》:“清新艳丽,足夺王建、张籍之席。盖外间摹写,自多泛设,终是看人富贵语,固不若内家本色,天然流丽也。”⑦但也如浦江青先生所言,花蕊夫人《宫词》伤于纤巧,在笔力才气上稍逊王建。

花蕊夫人《述亡国诗》和半阕词

陈师道《后山诗话》云:“国亡,(花蕊夫人)入备后官。太祖闻之,召使陈诗。诵其国亡诗云:‘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太祖悦。盖蜀兵十四万,而王师才数万耳。”④宋人魏庆之《诗人玉屑》也有相同记载。因此,这首《述亡国诗》历来被认为是花蕊夫人所作,甚得后人的称赞。但一些传记杂编,如郎瑛《七修类稿》,却言此诗是“前蜀王衍降唐时,兴圣太子作”,而非花蕊夫人。由于正史中未见记载,所以此诗的真正作者一直是个疑问,今人也未见令人信服的考证。

除了这首《述亡[来自www.lw5u.Com]国诗》外,还有半阕词也像花蕊夫人的生平一样扑朔迷离,即《采桑子》: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来自wWw.LW5U.com]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

三千宫女皆花貌,妾最婵娟。此去朝天,只恐君王宠爱偏。

这首词见于《能改斋漫录》,但后世历来认为,此词前半阕确为后蜀花蕊夫人随孟昶入宋时,行至葭萌驿所作,词未毕,为军骑催行,后半阕则为后人所续。如《升庵词品》就云:“花蕊见宋祖,犹作更无一个是男儿之诗,焉有随昶行,而书此败节之语乎?续之者不唯虚空架桥,而辞之鄙.亦狗尾续貂矣。”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此词非后蜀花蕊夫人所写,而是另有其人。

综而论之,此诗此词历来是争论不休的话题,今人也不免争讼其中,如孙亚慧《蜀中女儿多志气一谈花蕊夫人和她的半阕词、一首诗》、王瑛《花蕊夫人事迹辨述》、王文才《花蕊夫人氏籍辨》等文中都多有涉及,但都没有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尚待后来者作进一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