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名作欣赏》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知网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冰心佚诗
杂志文章正文
冰心佚诗
发布时间:2018-02-07        浏览次数:49        返回列表

江苏 陈学勇

依稀记得,冰心早年在一本作品集的序里说过,她对于新诗,不了解,很怀疑,也不敢尝试,乃至不承认《繁星》《春水》是诗,还说她不是诗人。到了九十多岁,有人为她编了大厚本的《冰心诗全编》,对此她竟称自己“啼笑皆非”。翌年又说:“我不会作诗填词。”老人何以一再这么说,说了一辈子呢?颇值得学者们探讨——这不是本文的话题。不过,我以为这话不能太当真,不妨看做老人的自我调侃。读者,学者,谁能说她不是诗人呢?冰心的诗歌创作和她的小说、散文差不多是同时起步的,而且,自二十岁在《燕大季刊》发表三首新诗起始,至八十六岁写下《愿从今年开始年年都是国际和平年(且不计两年后那篇分行的《郑振铎》),没有哪一创作阶段她离开过新诗,诗集出过几回,甚至为小说、散文集《往事《撰写序言时,也“以诗代序”。她一生还翻译了不少外国诗人的作品,译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园丁集》、纪伯伦的《先知《乃众所周知了。《繁星》《春水《创“小诗”体,风靡一时,成为载入新诗史的耀眼的文学风景线。虽效仿“小诗”的作者众多,却无有出其右者。

冰心诗歌,如同她的诗句所言:“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欲语又停留。”这些诗歌.以晶莹、蕴藉著称,亦如其优美、清婉的散文。然而也有逸出常情的时候,写于1941年和1942年之交的《送迎曲》便另添一股豪情。此诗分上下篇,一送旧一迎新,于惯写短诗的冰心而言,算是篇幅稍长的诗作了。《送迎曲》未收进《冰心全集》和《冰心文选·佚文卷》,是新发现的佚诗,不妨迻录:

别一九四一年

你站住,我走,

让我们再握一次手,

这已是山路的尽头——

你莫在晚风中挥袖,

斜阳下我也不停留。

我走,朋友,

撇下了生命最冷酷的温柔,

我走,朋友,

带去了生命里最甜蜜的忧愁。

这忧愁,这温柔,

一年来也够人禁受:

有窗外的轻风弹指,

檐前的细雨微讴;

有破晓的木鱼凄切,

黄昏的横笛寂寥;

有山半的湿云沉郁,

松间的新月娇羞;

受不了,我走,

我本是军人的儿子,

我要挣赴奋斗与自由!

远远的战旗在招,

战鼓在敲,

战场上站满了

英勇的同仇。

看九天的风云在峨眉山峰上聚首,

碧绿的嘉陵江水也奔涌着向东流。

迎一九四二年

朋友,我来了,

请你拉一下手,

这山头好陡。

你看我这一身血垢——

我提着心,噤着口,

闭着气,低着首;

踏过荆棘,

跨过田沟,

满天烽火红影摇摇,

满山风雪黄叶萧萧——

为赶上进行的队伍,

我拼着血汗双流。

朝阳下看大家精神奋发,

我形容消瘦,自己含羞!

我没有刀枪献朋友,

我只有罪恶求赦宥,

请莫问缘由,

请将我收留。

我不能冲锋陷阵,

也还会牧马牵牛。

我本是军人的儿子,

我要挣赴奋斗与自由。

看九天的风云在峨眉山峰上聚首,

碧[来自Www.Lw5u.com]绿的嘉陵江水也奔涌着向东流。

此诗原刊元旦的《中央日报》,《妇女新运》杂志又予转载。到了岁末,冰心往往留下送旧迎新的文字,或诗或文,这是受副刊编辑欢迎的,《除夕的梦》《除夕》《新年试笔》《默庐试笔》《元旦试笔》《新年杂感》,以及四五篇同题的《新春寄语》,皆是。

抗战烽火中留下的《送迎曲》,当然披载着烽火硝烟。诗人不再是作《繁星》《春水》的诗人,一变以往“甜蜜”、“忧愁”的柔情,一派金戈铁马气概。上下篇都有的这一句“我本是军人的儿子”,亦实亦虚。她父亲曾是海军军官,[来自www.lW5u.CoM]自是军人子女,不过非子而女。如此处理与冰心以前的诗作大异,往日诗人的性别十分显豁,这回所以如此表述,显然意在强调民族集体情感,也有助表现无畏气概。《送迎曲》在只从《繁星》《春水》认识冰心的读者,必是一个纠偏,激荡的岁月里她还有另一面,巾帼亦英雄,恰似八九十岁时她多有针砭时弊的文字。当然,时过境迁,今天读来,它的感染力不及当年发表的时候。但不难设想,当敌机飞掠重庆上空之际,以信奉“爱的哲学”著称的诗人,这铿锵、刚烈的诗句定然给了读者很大鼓舞。

作者:陈学勇,南通大学文学院教授,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一

编辑:孙明亮 mzsul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