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名作欣赏》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知网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几段过去说过的话
杂志文章正文
几段过去说过的话
发布时间:2018-02-07        浏览次数:46        返回列表

续小强

[来自Www.lw5u.com] 一

我想,写作诗歌的人并不全然可以用诗人的名号来称谓。“诗人”让我们浮想联翩,想起太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可能和诗歌并没有发生任何关系,它们有可能(这些东西)再次让我们浮想联翩,想起更多的东西(致诗歌于死地的绝坏的隐喻),言语如此疯狂的连绵,让“诗歌”告别诗歌,诗人告别“诗人”。

我们不是缺乏语言的想象,也不缺乏想象的言语,我们缺乏的,可能是想象的劳动——不仅想象,而且具体地劳动、扎实地生活,而且是富有想象地劳动、生活;让言语自然地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参与精神小屋的建设,压抑其雕饰的欲望和四处游走漂流欲往天堂的企图,用我们的坚韧和耐心磨碎,成为甜蜜的烟丝,是的,这时候你便看到了老农烟锅里的火光,微弱、轻盈,但是,实在——在生活的温暖的大炕上的这副情境,可能比花园里的玫瑰更容易让我想起诗歌。

写作诗歌的人无法确定自己到底看到了什么。他“走路”的姿势那么难看,让造人的上帝都无法不惊讶。一个茫然的“拾垃圾者”,一个自信的盲者。

所说的诗歌的形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在诗歌发生的最初,形式是不存在的。它与语言的联系是如此的紧密——形式的火车在随语言的铁轨一路奔走,终点站就在语言停下的那一刻。

诗歌之于个人生活让人绝望。诗歌将改变很多,使现实发生错位对于它来讲是最为容易的。诗歌的致幻性仍旧存在,只是我们已变得无所谓或是还有从容的物质依托可消解。诗歌不是指南针,在诗歌中你找不到生活的方向。诗歌也不是望远镜,所谓理想,所谓意义,所谓彼岸的追求,都只是短暂的过程,是瞬间的挣扎的体验——诗歌完成之后,你只剩下了自己,一个虚无的躯壳,“生活将无比继续”,而你,依旧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囚徒,寻找着下一次的小的破坏和短暂的安息。

[来自Www.lw5u.coM] 四

诗人不为。是一个无比贫穷的年代,但诗人不为。不去改变,没有必要去改变,安静,安静。厚厚的土层,诗人既不在最上一层,也不在最下一层,诗人只属于诗人的那一层;即便用推土机一样的家伙去推,让诗人这一层成为地面,成为野草以及有足动物生长爬行的地面,也不会长久,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就是:灰尘及枯枝败叶四处飞来,从而形成一个在上的新的土层。